立足需求 放眼未来——档案灾害预防与应急抢救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4-07-22 20:36:15被阅览数:222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文/张红霞 范璟玉 焦李柯

  2023年,河南省档案馆成功申报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档案馆针对档案行业需求进行科学研判,精准捕捉档案保护领域研究短板,确定“档案灾害预防与应急抢救”为申报方向,以河南省档案馆为依托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共建单位,河南省应急管理厅、河南工业大学、高新技术企业等为合作单位,共同开展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申报及创建工作。

  河南省档案馆积极与共建单位、合作单位沟通,整合优势资源,全面分析各自在人才队伍、设施设备、科研成果、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对各单位的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在有限的时间内,如期完成了申报材料的梳理与撰写、实验室升级改造、现场考察汇报材料的撰写、审阅材料的收集整理、宣传视频的拍摄等任务,最终顺利通过现场考察。

  档案灾害预防与应急抢救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河南省档案馆档案保护中心为基础,整合新老档案馆技术用房3405m2,郑州航院档案文献保护实验室500m,并对实验室硬件进行了改造升级,使功能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设施更加完备,具备纸质档案修复、脱酸、字迹保护、消毒、仿真制作、纸张性征检测分析、虫霉防治研究、数字化、缩微技术、特殊介质存贮等功能,能够完全满足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需要。

  近年来,河南省档案馆档案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档案保护力量不断壮大,抢救修复了明代黄氏宗谱档案、清代档案丝帛“寿屏”、镇馆之宝《拂晓报》、革命历史时期大型地图、中福公司档案、民国照片档案等一批珍贵馆藏和《太行朝晖》《万壑松云图》等巨幅书画作品,近5年累计修复档案16.2万页;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先后帮助郑州、安阳、濮阳等18个市、县档案馆抢救修复档案资料;持续开展不同形式的档案保护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编写《全省档案修复技术》培训教材、讲义和修复案例汇编,举办了多期档案修复技术培训班,培养了128名档案修复技术人才,获得了国家档案局领导的肯定和基层部门的好评。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中,河南省档案馆在开展自身应急抢救工作的同时,帮助某单位抢救受灾档案,通过紧急抢救,使受灾档案脱离危险,为后续的修复整理赢得了时间,积累了水灾档案抢救修复的成功经验。

  重点实验室聘请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张美芳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时邀请了应急管理、档案保护、仓储害虫防治,档案修复等方面的专家,共同组成了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多位成员参与过汶川地震、“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等灾害受灾档案的抢救工作。重点实验室现有国家级档案专家4人,国家级档案工匠人才1人,博士30人,其中高级职称24人,长期关注档案学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的前沿,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

  重点实验室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围绕重点实验室方向,立足实际工作需求,科学谋划选题。2023年,重点实验室开展了重大自然灾害中档案抢救保护实践研究,结合档案灾害调研情况,分析调研数据,开展实验研究,探讨可行的档案抢救保护方案,项目通过了国家档案局科技立项:组织开展以App为载体的展陈数字融合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对档案的保护与开发进行更多形式的探讨,项目通过了国家档案局科技立项;与河南工业大学联合开展常用物理杀虫方法效果研究,对河南省多个市、县级档案馆进行虫霉采样,分析低氧、低温冷冻和臭氧3种杀虫方法的杀虫效果及其对纸张性征的影响,探索杀虫效果最好和对档案纸张性征影响最小的最佳结合点,从而制定出最佳消毒方案,项目通过河南省档案局科技立项。2024年,重点实验室计划开展档案灾害预防与应急抢救数字化实验实训平台研究,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BIM、GIS、物联网、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为主线,探索建立档案灾害预防与应急抢救技术体系,赋能档案灾害预知预警、应急响应、保护实训和人才培养。

  未来,重点实验室将以档案灾害预防与应急抢救为方向,交叉融合档案学、应急管理、计算机科学、档案修复、虫霉防治等学科,从理论探索、标准规范、技术保障、实践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灾害预防与应急抢救中心,培养一支档案灾害预防与应急抢救人才队伍,创建档案灾害预防与应急抢救理论研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在提升国家、行业、区域防灾减灾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力量。

  作者单位:河南省档案馆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