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22 19:18:09被阅览数:149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赵彦昌 宋 娜
《后现代语境下的档案与身份认同》封面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闫静老师新著《后现代语境下的档案与身份认同》于2023年11月出版。该书是作者近几年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升华,是其主持的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后现代语境中的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结题成果,由中国人民大学徐拥军教授作序。该书充分论证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下档案与身份认同之间的紧密联系,以档案与身份认同的逻辑关系互辨为理论之基,从而探索出档案动态参与身份认同建构的实践疆域,既有理论创新又有实践应用,是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领域内的一部高水平著作。
主要内容:系统梳理与研究“档案与身份认同”
该书共5章。第一章主要阐述对后现代语境下的档案与身份认同进行研究的缘由。论述了后现代主义对档案学的冲击,并认为这种冲击回应了后现代语境下的身份危机与认同焦虑,从而衍生出档案与身份认同议题。第二章与第三章系统论述了档案与身份认同二者之间的互辨关系,认为档案之于身份认同具有“建构”与“呈现”作用,而身份认同之于档案具有推进理论与实践革新的促进作用。第四章主要采用文本分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创新性提出档案动态参与身份认同建构的策略。第五章探讨了后现代语境下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的前景与困扰。
理论之基:明晰档案与身份认同的互辨关系
作者认为,身份认同可以作为新的档案价值形态,并且档案与身份认同之间富有魅惑性的辩证关系,使得这一议题充满了理论探讨的诸多可能。不仅要关注档案之于身份认同的效用,还要关注身份认同理论对档案学的影响,从而深化档案学的理论内涵,拓展其实践疆域。
档案之于身份认同的效用。一方面,参与身份认同的建构;另一方面,建构起来的身份认同又可以通过档案呈现于世人。
书中提到,档案是建构身份认同的信息载体。档案所蕴含的身份信息可以为追溯“我是谁”“我属于哪个群体”提供重要凭证。档案是人类社会的原始记录,真实记录了个人、群体、国家的历史活动与历史事实,因此,档案不仅是建构身份认同的凭借与表达,同时也是建构身份认同的历史文化承载。
档案是呈现身份认同的记忆凭证,不仅可以将瞬时记忆与短时记忆捕捉、固化、转换为长时记忆,还可以通过档案叙事实现对身份的“再现”和对认同的“生产”,所以档案既是朴素的记忆承载,又是“再现”“生产”的重要媒介。但不可忽视的是,档案之于身份认同的效用并不总是正向的。由于集体权力作用以及个体主动放弃等原因,档案在建构身份认同时存在消解、抹去与隐藏个体差异的可能。档案虽然是朴素的记忆承载,但档案所承载的记忆却是选择性的结果,遗忘不仅发生在档案形成时,也存在于档案的选择性鉴定与销毁中。档案中的消解、隐匿与遗忘对身份认同的建构和呈现而言,有时会带来一定的负向影响。
身份认同之于档案的影响。一方面,身份认同理论深化了档案理论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身份认同理论拓展了档案实践的职业疆域。
作者认为,在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中,身份认同理论潜移默化地对档案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具体而言,在学科发展方面,认同范式逐渐成为档案理论的新兴范式。在价值理论方面,认同价值逐渐成为档案载体的衍生价值。在思想文化方面,档案叙事逐渐成为文化领域的新兴议题。
书中提到,身份认同理论不仅对档案理论产生了影响,也引发了档案实践的变革。“记忆转向”之下,档案记忆工程方兴未艾。档案实践在其带动下,迎来了身份认同转向下的社群建档热潮以及收、管、存、用等各环节一系列的变革。
具体而言,一是拓展了档案实践的关注面向,在档案收集方面,反映公民身份感、归属感、家园感的社会档案资源应收尽收。在档案管理方面,拓展档案管理方式,在档案管理缓解革新中凸显公民权利。在档案开发利用方面,拓展其方式,增强档案资源与社会公众的情感联结。二是加速了档案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档案工作深度融入社会,共同参与社会中个体和集体身份的塑造和身份认同的建构,档案人不再是“守门人”,而是社会记忆的积极“建构者”与公民身份认同的能动“塑造者”。在档案实践创新中不断挖掘档案的价值内涵、延伸档案的价值属性,使其职业价值不断彰显,职业认同度和职业满意度不断提升。
实践归宿:多维度探索档案动态参与身份认同的建构
该书从多个维度对档案与身份认同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维度的典型建档行为,及其档案中的身份诉求、身份呈现与身份表达,从而论证了档案的身份认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档案动态参与身份认同建构的相关策略,内容丰富、层次鲜明。
个人维度。以华北乡绅刘大鹏的私人日记和吴宝康的人物档案全宗为例,探讨了档案中所呈现的身份诉求与认同的想象性建构。如,在对刘大鹏的私人日记中所体现的身份塑造与认同想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了“时间+空间”的双重视域。在时间视域下,描绘出刘大鹏身份转变与认同的逻辑之链,从而体现其5种身份状态下的人生景观。在空间视域下,作者采取身份认同的“本体叙事+公共叙事”,体现出其传统到现代转型的认同焦虑。通过“时间+空间”的双层视域,该书充分展现了个体身份认同的艰难确认,以及个体身份认同中的“自我”“他者”与“时代”的关系。
群体维度。以侨批档案和知青档案为例,探讨档案中的身份呈现与认同的有效性建构,并基于具体案例剖析档案中身份认同建构的策略。如,在对北大荒知青档案中的身份认同与群体书写的研究过程中,首先介绍了北大荒建设历程中的知识青年及其档案的保存现状。其次分析了北大荒知青档案中的身份认同价值。再次分析了北大荒知青档案中的群体书写,从知青档案中获得从个体到群体的身份呈现与从历史到现实的精神承载。最后根据知青档案的保存、开发现状及其所呈现的身份认同价值,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开发利用对策。
女性维度。以家谱档案与女书档案为例,探讨其中或显性或隐性地呈现出女性的身份表达以及她们为了争取合法身份与地位而进行的认同建构活动,从而让我们看到有关女性身份认同的力量。如,作者以甘肃条城《吴氏家谱》为例,探讨家谱档案中的女性叙述及认同建构。在对《吴氏家谱》中的女性叙述与女性地位的嬗变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家谱档案中的女性身份认同的建构,进而提出修谱活动中女性话语权提升的策略与建议。
国家维度。提出在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使命下,要充分利用好档案史料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东西分野并构建富含骨气与底气的东方身份表征。作者先是论证了用档案史料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四个自信”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档案史料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四个自信”的有效策略,倡导以档案史料作为“自塑”的原料,绘制可信、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
世界维度。聚焦后殖民下的“多元档案”与身份认同的“塑造”,探讨了后殖民主义下世界范围的少数族裔的认同建构与档案实践。首先说明了后殖民少数族裔的“抗拒性认同”建构,以及少数族裔的社群档案实践起源及发展。其次阐述了少数族裔社群档案实践的社会意义。最后提出少数族裔社群档案实践的创新策略。由于后现代主义对多元化的追求,作者从档案的视角出发,探析世界范围内少数族裔如何通过档案实践缓解后殖民下日益兴盛但却隐于无形的文化控制浪潮。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身份认同为大家广泛关注,档案与身份认同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成为档案学界研究的焦点。该书内容丰富、层次鲜明,不仅延展了有关档案与身份认同方面的理论内涵,还为后续的档案动态参与身份认同建构提供实践指导。总之,书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术价值深厚、实践价值深远,能够为此方面的后续研究与探索提供建设性帮助。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7月22日 总第4165期 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