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特大事件档案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基于三种主要开发利用模式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4-07-22 19:13:27被阅览数:106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代林序 熊小芳 朱明龙 杨 曈 郭映彤 陈淑涵

  重特大事件档案蕴含丰富信息,可为政府决策、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提供重要参考。而这些作用的发挥,需以有效利用为基础。2020年,国家档案局发布《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管理办法》,明确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利用与开发的基本工作内容。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要求统筹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等档案专题数据库建设,建立相关档案利用调度机制。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的通知》,提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重特大事件档案资源整合,加强深度开发,不断提升利用效能等要求。可以看出,重特大事件建档后,档案资源服务于何处、如何开发利用等是应有之义和重要实践方向。本文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案例调查与梳理,展现实践动态,梳理相关经验,提出推进策略。

  综合现有实践,可将开发利用模式归为3类。一是建设开放的重特大事件专题资源集,从馆藏中梳理出与该事件相关的档案资源,并将其开放。二是建设完善的重特大事件数字档案馆,在实现档案资源网络化整理与保存的基础上,提供多层次利用渠道。三是建设叙事型重特大事件数字记忆,面向重特大事件记忆留存与呈现的需求,利用数字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系统性建设与开发。

  模式一:建设开放的重特大事件专题资源集

  这一模式下,档案馆将馆藏作为主要来源,梳理出与某一个或某一类重特大事件相关的档案,并将之汇集到一起,开展数字化、著录、分类等初步组织、整理工作,最终以专题资源集形式面向公众开放。

1.jpg

收录于“1918大流感”资源集的医院入院记录 图源美国国家档案馆官网

  美国国家档案馆开放的“致命病毒:1918大流感”资源集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1918年席卷全球的流感大流行袭击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待两年后流感大流行消退时,共计造成约5000万人死亡,死亡人数超过了一战,后者约为1700万人。然而,美国的历史教学中却少有提及此次事件。由此,该馆启动了相关档案资源集的建设工作,以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事件始末,引起公众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视。

  该馆首先对1918年流感大流行事件进行梳理,并汇集了本馆及地方档案馆的相关馆藏资源。紧接着开展了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对来源、题名、时间、责任者、编号(分类号)等数据项进行记录,并简要描述档案的形成背景及主要内容。同时,为每一件档案添加其馆藏机构的网页链接,用户可通过链接获取该机构的地址、联系方式、工作时间等信息。最后,开发专门网页,用于提供专题资源集的开放阅览,以在线展览的形式呈现数字化成果,如图片、PDF文档等。

  模式二:建设完善的重特大事件数字档案馆

  档案馆联合相关组织、记忆机构、专业院校、协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在馆藏资源的基础上对图书馆、博物馆、历史中心、社区及个人等主体所持有的重特大事件档案资源进行收集,形成资源聚落。同时,在充分考虑公众利用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平台,提供检索、查看、获取、辅助研究等服务,建设起完善的重特大事件数字档案馆。

  如,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主导的“东日本大地震档案馆”项目对日本大地震相关的档案资源进行全面收集,通过建立面向国内外的、开放的系统平台,将相关历史记录和蕴含其中的经验教训传递下去,为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主要做法包括:首先,项目主导方与各相关行业、社会团体携手合作,对相关档案资源进行调查和收集,并对部分受损档案进行修复。其次,开展数字化处理,如屏蔽个人隐私信息、校正图片方向、清理无关数据等。在此基础上,对档案资源进行著录和分类。一方面,确定需要创建的元数据项,并为每个元数据项赋值,包括标题、材料类型、关键字、提供者等。另一方面,按照文件材料类型、地区、日期、来源、语言和可用性等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建立数字档案馆平台,将档案资源按事前准备,事中灾害情况、紧急救济、紧急情况应对,事后恢复与重建等主题加以系统化呈现,并提供多样化的检索利用渠道,包括网站首页的地震档案馆接口、图片与音视频类档案的查询接口,以及站内组合简单检索、高级检索、分类别检索的接口等,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模式三:建设叙事型重特大事件数字记忆

  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合作,围绕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展节点等叙事要素对重特大事件档案资源进行组织整理,并进一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更为丰富生动的形式呈现档案信息内容,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立体化的多维感官体验,建设叙事型的重特大事件数字记忆。

  以卢森堡大屠杀记忆基金会和卢森堡大学当代和数字历史研究中心共同创建的“数字浩劫纪念馆”项目为例,该项目旨在通过建立数字纪念碑,回顾和还原纳粹占领期间卢森堡的历史,以纪念二战前和二战期间生活在卢森堡并受到纳粹迫害的人。

  该项目有3个主要特点。首先,以数字叙事展现历史记忆。借助古老传统——在所爱的人的墓上留下石头作为永久记忆的象征,将之作为可视化呈现的逻辑基点,对受难者个人档案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围绕受难者个人经历的数字叙事内容,通过内容之间的叙事关联,汇集成一个完整的数字纪念碑。其次,以叙事关联构建检索语言。在受难者个人叙事关联的基础上提供资源检索,用户可通过页面所呈现的数字纪念碑进行检索,根据建立的资源链接将用户引导到受难者个人传记和相关文档,用户的资源检索过程亦会被记录成为受难者故事讲述的一部分。最后,建立用户贡献渠道以丰富档案来源。用户可为项目贡献个人档案,对已建成的数字纪念碑进行资源补充,同时鼓励建立个人数字纪念碑,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记忆构建,促进项目可持续建设。

  开发利用的推进策略

  整体而言,重特大事件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实践正在稳步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的积极推进重特大事件档案的资源收集,规划建设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专题档案数据库。有的依托记忆工程,系统性地整合开发重特大事件历史档案。未来,应进一步探索重特大事件档案资源的创新利用空间和实践模式,全面提升管理和利用水平。

  结合当前实践特点,可提出以下重特大事件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推进策略——

  建立多元主体的合作机制。加强档案馆、科研机构、媒体、社会组织、公众等之间的合作,形成重特大事件档案资源的建设、共享和开发网络,并推动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如,基于重特大事件的利益相关者扩大档案资源的收集范围,优化资源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如,加强跨领域、跨行业合作,碰撞并探索重特大事件档案资源的多样化应用场景、提升资源的利用效果。

  提供高效便捷的利用渠道。围绕事件收集多视角、多类型的资源,全面系统地反映重特大事件原貌,并通过对资源内容的深度整理、分类及多样化检索等,提升资源获取效率,促进充分利用。如,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平台,使研究者和公众能够方便地检索和访问相关档案。同时,提供多语言支持,为更大范围利用提供便利。

  对档案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一方面,借助数字技术,对事件的起因、发展、结局各阶段进行深度分析,生动再现事件场景,全面总结重特大事件的历史经验教训,增加公众的沉浸感和参与度。另一方面,在开发利用中注重事件与社会之间记忆属性的挖掘,在与公众的双向互动中,持续发挥重特大事件档案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

  确保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一方面,合理配置资源,结合经费预算、技术支持等各种社会因素,选取适合重特大事件档案的提供利用方式,以最大程度促进档案资源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基于利用效果评估,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如,根据用户需求和体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进档案资源的提供方式和内容,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利用效率。

  (“档案那些事儿”供稿)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7月22日 总第4165期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