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 红色印记——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崔莉自述

发布时间:2024-07-16 19:39:40被阅览数:92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文/ 崔莉

  一页纸张承载一段历史,一片绢帛续写一段记忆。档案,淡如兰草、雅如修竹,正如人们印象中深居简出的闺阁少女,神秘而清冷。而在一颗火热匠心的不断雕琢下,曾经清冷的档案如今也有了暖暖的温度。

  我所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其前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诞生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红六军团、抗日战争时期开发南泥湾的八路军120师359旅、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大西北的二军步兵五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发塔里木的农业建设第一师,现在是南疆兵团中心城市。作为“兵三代”,我正是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熏陶下慢慢成长起来的,见证了军垦新城一-第一师阿拉尔市的飞跃发展,见证了第一师阿拉尔市的档案工作从无到有的风雨历程,也见证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工作者戍守边疆、艰苦创业、奋起勃发开创今日档案工作新局面的精神风貌。

  爱岗敬业,用青春拓荒未来

  2007年,我刚调到档案部门工作时,第一师阿拉尔市城建档案工作处于无人、无序、无基础的“三无”状态:没有从事城建档案收集工作人员、档案室硬件基础差、项目资料杂乱无章。建设项目档案没有归档,文件资料零散,大量的工作需要开展。

  面对这种状况,我的思想压力很大:一方面我从未接触过城建档案工作,其是全新的专业领域,不知从何下手;另一方面所有的一切要从零开始,工作量之大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又很担心完不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当时我所想的是,既然组织把我安排在这个岗位上,就是对我的充分信任,作为一个根红苗正的“兵三代”,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已经深深铭刻到了我的血脉中、精神里。先辈们都可以在一无所有、漫天飞沙的沙漠戈壁中建起一座花园城市,我同样可以从无到有,开拓城建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同年单位派我去四川学习,我充分利用这个大好机遇,虚心向同行学习请教,不懂就问,认真做好学习记录,对项目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案卷标题、卷内目录和案卷号、案卷目录以及装订、装盒等一系列城建档案立卷方法进行系统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了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及立卷的基本技能。回到单位后,我主动与上级部门取得联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总结出一套工作方法,既可以提高业务水平,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档案整理要求,结合实际,先后制定《城建档案工程移交要求》《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档案归档的通知》,然后以点带面在全市推广,逐家单位上门安装软件,手把手进行业务指导。2007年一年时间,我把从2001年第一师阿拉尔市建市初期的建设项目档案全部归档。

  善于琢磨,让档案走向荧幕

  随着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了解的馆藏故事越来越多了,但从前给孩子们讲红色革命故事的老爷爷、老奶奶却越来越少了。看着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作为第三代兵团人的使命感和档案人的责任感,促使我产生了“让历史照片动起来”的想法。

  在征得领导同意后,我和同事们先从熟悉的人家开始走访。几个月时间,就整理出了第一师阿拉尔市老军垦名册、部分上海支边青年名册等多份珍贵档案。随后,按照名册奔赴各地采访。一连好几个月,我们跑遍了全国各地,完成了200多位老同志的采访,抢救性地收集了大量影像资料,整理转化录音文字稿达百万余字。

  如今,根据这些采访素材整理拍摄的纪录片《三五九旅是模范》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联合当地媒体制作的《红色记忆 述说一师》栏目已播出300多期,发扬了兵团精神,传承了三五九旅精神的红色基因,为南疆兵团中心城市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近两年,我又先后完成第一师阿拉尔市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时期红色档案梳理工作和兵团发展时期相关红色档案资源梳理工作,形成了红色档案专题目录,并充分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使红色档案成为师市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名片。

  勤于钻研,让平凡臻于非凡

  长期从事档案工作,我坚信真正的非凡蕴藏在平凡的日子中,就如同无垠的大海是由无数平凡的水滴汇聚而成。在单位中,我既是管理者又是业务骨干,也是馆内工作时间最长的老同志。多年来,我始终坚持以老带新,在做好馆内业务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档案编研工作中去。2020年至2023年完成了《口述历史》一书的出版发行,并将采访的80多位上海支边青年采访录音全部转化为文字稿,用于后期编研开发。

  担当有为,以诚心坚守使命

  2019年机构改革后,我带领全馆人员提前制定方案并组织各单位人员培训,对机构改革中涉改单位档案的处置提出明确要求,采取现场办公、电话联系等方式指导档案归档工作,确保了机构改革中各类档案齐全完整和安全管理。要求进一步加大重点档案接收力度,突出抓好相关民生档案管理,把精准扶贫档案、低保档案、土地确权档案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档案纳入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使之成为档案资源建设的重点。同时以改革为抓手,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档案、环境污染源普查档案和地名普查档案等各类档案纳入档案资源建设的整体范畴,以保证第一师阿拉尔市档案馆档案资源的完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第一师阿拉尔市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类档案”收集归档工作,做到了“应归尽归、应收尽收”。在守住了历史、留住了记忆的同时,档案馆每天收集的各类疫情防控信息为第一师阿拉尔市党委在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等方面作出正确研判和工作部署提供了高效、准确的服务。

  截至目前,第一师阿拉尔市档案馆已收录各类档案资料30多万卷,成为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的思想库、知识库、资源库。

  服务群众,用奉献捍卫誓言

  为人民服务是档案工作的宗旨,是档案工作者的行为准则和自身价值的根本追求。走上管理岗位后,我更加重视档案的查阅利用服务工作。结合单位的党建工作,在接待查档工作中,我积极打造“服务零距离、百姓连心桥”档案服务品牌,广泛推行“预约查档”“电话查档”服务,努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在第一师阿拉尔市档案馆档案利用服务大厅,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通过查工作年限、招工通知、工资单等档案,到相关部门办理退休社保等手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破产企业下岗职工。2021年年底,第一师阿拉尔市档案馆接待了一位姓左的老同志,原为大光毛纺织厂的一名普通工人,在相关部门为她办理退休手续时,无法从她的个人档案材料中确认其曾经从事车间工作的经历和年限,左女士焦急万分,四处奔波。经多方打听才知道第一师阿拉尔市档案馆接收了该企业所有档案,她前后两次来到师市档案馆查找档案。根据她的回忆,我带着工作人员在200多卷(册)企业档案中,近百张工资登记表中逐一查询她的姓名,帮她找到了1979一1980年的两份工资表,两份工资表都注明了她的工作经历,找到档案后的她如释重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截至目前,第一师阿拉尔市档案馆相继为各类破产企业300多位下岗职工查到了相关资料,为破产企业下岗职工的“回家”之路指引方向。

  事后,我与同事们在民生档案收集和查阅利用服务上发力,不仅要保管好民生档案,更要用好、用“活”民生档案,将档案馆的查档重心从为党政机关、学术研究,编史修志服务,逐渐向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转变,查阅档案的内容也从以前的单一政务服务为主转变为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为主。

  档案工作的核心在于利用,当我们将档案的意义和价值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当我们的默默付出得到档案利用者的理解和尊重时,档案工作才是真正有了价值,这就如同丝丝春雨润心间,缕缕阳光满胸怀。这时,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对自己说一声:谢谢了,我们可敬可爱的档案工作者们。

  档案是沉默的,亦是生动的。17年的勤耕不辍,让档案工作在经济发展中更加举足轻重:17年的不懈努力,让档案在大众生活中更加耀眼夺目:17年的风霜雨雪让第一师阿拉尔市的档案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如今,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之路上,我们依然不改初心、昂首阔步、自信奋发地向前走着。

  坚守,无论风霜雨雪;奉献,任凭岁月流转。

  档案之任,其责重哉!兰台之行,其路远哉!

  作为新疆兵团的档案人,我们使命在肩,无怨无悔!

  作为新时代的档案人,我们行稳致远,不负韶华!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档案馆

  责任编辑: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