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推动新时代档案学术研究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1-12 14:22:40被阅览数:306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文/张卫东 高梦凡

  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将档案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了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的目标要求,提出了新时代档案工作发展路径,为新时代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高瞻远瞩、意蕴深远。档案学人要加强对批示精神的学理阐释和深刻解读,引领档案学术研究,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坚持党的领导,构建中国特色的档案学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聚焦到档案学术领域,档案学人应坚持党的领导,以档案学术研究回应时代之问、体现中国之路、注重中国之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理论体系。

  一是把握数字时代特征,探研档案学理论与实践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的深入推进阶段,数字转型作为社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特征,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档案学人需深入探讨数字时代档案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思考档案如何驱动业务、治理赋能和服务提升,锚定新形势和新需求,积极开展电子档案管理、数字记忆、档案数据治理等档案学理论创新研究,探究实践现象背后的档案学理。另一方面,加强传统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提升档案理论体系创新性和创造性。

  二是深耕中国管理情境,从实践经验中挖掘并创新档案学理。我国特有的管理情境为档案学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孕育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四个体系”建设、人民至上理念、档案治理现代化等多元理念,以及“放管服”改革、“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检查手段等新模式。档案学人既要在实践中坚持创新理念,又要在学理上加强深入挖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理念与模式理论化、体系化,整体推动中国特色档案理论体系建设。

  三是凝结中国档案学智慧,推广创新本土档案学理论。我国的档案事业、档案研究和档案教育成果卓著,现阶段档案学人需加强对中国档案学术史和档案学术思想的总结和梳理。首先,凝练推广本土档案学理论,推动中国档案学创新发展,如覃兆刿教授和曲春梅教授的《档案事业“三字经”》英文版的面世,是中国档案学研究成果向世界推广的重要尝试,充分彰显中国档案学者的智慧和实力。其次,对于档案记忆或数字记忆理论、档案双元价值论等本土档案学基础理论的杰出代表,应大力提倡发扬和创新,加强中国档案学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坚持法治思维,持续推进档案治理体系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体现了系统化的法治思维,指出档案事业要坚持依法治理,贯彻好新修订的档案法。档案学人应切实运用依法行政、问题导向等法治思维,通过学术研究深入阐释档案法制体系的科学规范,促进档案治理体系现代化走深走实。

  一是着眼全局,拓宽档案法治研究范畴。档案学术研究应始终与国家法规政策同向比翼。目前党和国家全方位落实新修订档案法,全系统推进《“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随着档案法治工作的推动落实,档案法治思维的融合深入,档案学术研究应围绕档案开放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检查评估等工作内容,关注“互联网+监管”和编制权责清单等行政管理手段,发挥部门、区域、行业、单位以及社会力量等多元参与主体力量,立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探讨档案理论与实践相应内容与环节,为新时代档案治理体系和档案法治研究贡献专业智慧。

  二是协调推进,推动档案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提高档案工作法治化水平离不开科学的工作制度和有效的技术手段。档案研究者应紧紧围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精神,群策群力完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确保档案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发展。各地区应坚持党的领导原则和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全面推进省级档案行政法规和科技档案等领域法规规章的修订,确保档案工作在法律框架内稳步前进。

  三是强化落实,加强档案工作调研评估。档案学术研究深入到实践中去,通过实地调研、线上评估和访谈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相关单位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档案人员管理水平等内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量化分析或质性分析,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学术建议与改进措施,辅助档案部门、单位与机构履职尽责,同心协力见行动开新局。

  坚持人民立场,推动以人为本的档案服务研究

  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民立场的重要论述,新时代档案学人应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守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一档案服务理念,在学术上推动对档案服务的研究。

  一是以扑下身子、沉下心来的档案服务理念落实好“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工作目标任务。首先,档案学人应传承好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领悟好广泛深厚的群众情怀,践行好做实做细的工作作风。其次,把握好“以用户为重心,运用多样信息资源,提供主动深层次服务”的数字化档案服务理念,借以推进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创新发展,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档案服务体系。

  二是以求真务实精神掌握档案服务现状和公众需求,探索档案服务创新模式与创新方法。为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档案学术研究应聚焦档案服务模式运行,掌握公众多元化档案服务需求。档案服务研究需围绕“异地、异人、异事、异方法”服务需求,辅以访谈、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等研究方法展开针对性探讨研究,并持续关注档案馆档案服务与开放情况,推进婚姻档案、人事档案、健康档案等民生档案与数字服务的深度融合,从档案“远程查询服务”“最多跑一次”和“一网通办”等不同地区档案服务措施中把握社会化、网络化、便捷化的公众需求特点。

  三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构筑档案数字化服务研究体系。档案服务模式创新应坚持“走在前、开新局”,在提供利用方面,借助微信公众号、档案网站等多种线上方式拓宽档案利用渠道;在档案编研方面,推进主题档案展、特色文创展示等数字化、网络化宣介展示,满足公众档案服务需求,并结合实际走访调研,梳理公众的档案利用现状,加强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历史特色的档案编研,创新动态档案服务运行模式。

  坚持红色资源观,提升开发能力促进档案增值

  红色档案蕴含着独特的红色基因、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档案部门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如何用活红色档案、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档案学术研究的重要命题。

  一是挖掘红色资源内在价值。现阶段我国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仍主要停留在编纂和研究层面,其成果主要以材料汇编、大事记、图片展览为主,多数编研成果属于一次文献编研,而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编研的成果数量较少、深度较浅。档案学人应从资源整合开发、红色文化宣传、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档案专业能力,从文化、历史、精神、教育等多维度进行基于内容的数字化开发。同时,加大红色档案抢救保护征集力度,进一步推动抗战档案的梳理、鉴定和汇编工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二是打造红色资源服务共享平台。档案学人应围绕“党的思想引领、资源系统化建设、技术智能化引入”这一发展目标,通过建立红色档案目录数据库、推动开办党史主题档案展览、提议增加德育教育基地等方式,以线上和线下、远程和实地等多种不同服务模式,突破物理意义上的统一平台,构建出服务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域的全社会公众红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实现红色档案资源服务共享,促进党史学习走深走实。

  三是探索创新红色资源利用模式。聚焦红色档案资源编研是创新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目前,利用多种可视化技术实现情境化展示已初见成效,以VR等数字技术为支撑的虚拟展览促进了沉浸式文化体验。基于可视化技术,档案学人可探究“红色资源+革命区域”的“虚拟+实地”旅游模式,开展多元化的红色资源利用活动,形成文化产业IP,发挥红色资源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江西瑞金的《少年家国梦》的红色IP,以IP产业链孵化平台助推城市文创产业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播。

  坚持创新理念,推动档案学术研究持续创

  新学术研究是学科发展重要的考察指标。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技术环境中,档案学术研究应坚持创新理念,保持研究活力和成果影响力,推动档案学科整体不断前行。

  一是要探索前沿技术、拓宽研究领域,通过掌握新技术、探明新领域推动档案学术研究。一方面,档案学人应了解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关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交叉学科技术,尝试新技术与现代化档案工作的融合“碰撞”。另一方面,应从宏观上把握国家数字战略,持续关注国内外档案工作最新动态,拓展档案学科的研究范畴和深度,扩展研究方向和研究场域。

  二是要整合研究方法与研究机制。多样化的研究方法、科学高效的合作机制是学术研究创新动力的重要支撑。档案学术研究创新的持续迸发源于许多极具时代特色的研究方法,如基于数字人文的可视化研究、基于田野调查的少数民族档案研究以及智能挖掘分析研究等。此外,档案学术研究应关注档案研究机制的有序创新,加强与心理学、传播学等跨学科合作,开展与医疗、计算机等跨领域研究,促进档案学科交叉融合,提高档案学术研究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三是要推进实践研究与人才培育。注重档案工作实践研究,加快人才培养是档案学术研究得以创新的重要举措。档案学人应紧密结合档案实验室建设、记忆项目开发、查询服务平台建设等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和新时代发展意义,提高档案学术研究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此外,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人。新时代档案学术研究应从政治、技术、安全等多个层面,以内在思想和外部业务为抓手,双重加强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周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