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档案的多种“打开方式” ——北京市用好用活红色档案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4-06-17 19:32:57被阅览数:159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文/北京市档案馆馆长   程勇   副馆长   梅佳

  北京市档案馆馆藏丰富、涉及广泛,历史跨度490年,截至2023年年底,保存有档案资料总计290多万卷(册)件,主要包括明清档案,民国时期北平地区旧政权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形成的档案,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其中,馆藏红色档案主要有记载在北京(平)发生的历次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运动,如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一二·九”运动、北平民众的抗日斗争等的档案,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北京共产党组织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以及邓中夏、王荷波等革命先驱在北京从事革命活动的档案;中共北京(平)地下党领导北京(平)及周边地区的工人、学生和各界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档案,以及北平和平解放过程中形成的档案。

  做好编研开发文章,彰显红色档案独特价值

  北京档案资源开发选题多样、覆盖面广,涉及历史与现实、重大事件与社会发展、人文与自然等各方面。开发途径主要包括编研出版专题性史料书籍、刊物和系列丛书,编写资政参考,整理出版日记、笔记及口述史料,举办展览展示,组织档案文化讲座、论坛等主题活动,在主流媒体和行业期刊开设专栏、特刊等。近年来,市档案馆借助多种传播介质,多样化立体开发展示档案内容和价值,贴近社会热点和多样化公众需求的开发成果不断增多,呈现方式覆盖电子出版物、专题片、纪录片、短视频、VR展览、“两微一端”等。目前,实现了和16家区档案馆开放档案目录“一站式”检索共享,以及馆藏民国北平市政府等机构170余万页档案原文的在线阅览。

  聚焦中国特别是北京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编研出版了《北平和平解放前后》。随后,又编研出版了《北平的和平接管》《北平的新生》《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学生运动图集》《“七七”事变前后北京地区抗日活动》《绝对真相——日本侵华期间档案史料选》《北平抗战图史》《证据:日本侵华暴行调查档案全编(京津冀卷)》等,《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2020年7月,创办了为市领导提供决策参考的文化刊物——《档案参阅》,聚焦国家和全市中心工作,突出档案特色,围绕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把脉热点问题策划选题,内容鉴古观今、温故谋新,版式风格图文并茂、清新朴实,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市委主要领导先后3次作出批示,并称赞“《档案参阅》办得好”。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编发了《浴血斗争的北京(平)共产党》《李大钊在北京的革命活动》《档案里的五四运动》《党旗的故事》《中共北京党组织早期领导人群像谱》。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编发《青年毛泽东在北京的红色足迹》。《档案参阅》刊发多篇稿件,被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号”重点推荐,取得不错反响。

  结合重大活动、重要纪念日,编研出版《辛亥革命后的北京》《档案中的北京五四》《档案中的北平抗战》《档案中的北京党史与党建》等专题史料书籍,影印出版《五四运动档案史料选编》《北平地区抗日活动档案汇编》《中国共产党北京(平)党组织活动纪实》等档案文献。2023年,通过对馆藏红色档案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分析,收录具有研究价值和典型意义的珍贵红色档案66组301件,编辑出版《北京市档案馆红色档案图录》。

  近年来,北京市先后打造了以卢沟桥、宛平城为中心的“抗日战争主题片区”,以香山革命纪念馆、双清别墅、天安门为中心的“建立新中国主题片区”,以北大红楼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片区”。在三大主题片区建设中,市档案馆提供了大量馆藏红色档案资源,发挥了独特的价值作用。2019年,为香山革命纪念馆“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提供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和平解放和接管北平相关档案44件,制作北平市军管会临时通行证、入城纪律守则等167页仿真复制件,充实展览资源。2021年,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提供五四运动火烧曹宅痛打章宗祥的调查、许德珩等爱国学生被捕斗争、陈独秀被捕及获释、李大钊被捕就义等档案共计136件。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提供档案34件、图片27张。为中央档案馆“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山河岁月》《国家记忆》、北京广播电视台《旗帜》《我志愿》、上海东方卫视《时间的答卷》等提供馆藏红色档案资料。2023年,依托“立心铸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北京篇章”主题展览,拍摄《走进北京市档案馆追寻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纪录片,荣获北京市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一等奖,入选中央组织部举办的第十七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作品。

  市档案馆成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来,先后举办了近70个不同类型的展览,其中红色主题展览数量多、效果好,如“见证抗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京津冀档案文献展”“古都新生人民胜利——纪念北平和平解放70周年”展等。2019年,配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策划推出“不忘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中共北平党组织活动”展览,成为全市党员干部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基地。围绕建党百年,开展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包括“举办三个展览、推出一套丛书、组织一个论坛、开放一批档案、主办阅读活动、拍摄多个视频”,让丰富的红色档案资源“活”起来。推出“播火——李大钊革命活动档案史料展”和“破晓——中共北平早期党组织活动”两个红色主题展,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预约电话应接不暇,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展览推出2个月,参观人数突破7万人次。举办“李大钊革命活动”学术论坛,通过与会人员的讲述,再现李大钊同志的光辉一生和艰辛探索的峥嵘岁月。与北京出版集团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联合主办“阅启红色北京”主题系列活动,通过主题演讲、专题讲座,营造充满红色书香的全民阅读氛围。开放了一批有关北京(平)地区党组织活动的档案,出版《中国共产党北京(平)党组织活动纪实》。依托红色档案,制作《档案里的五四运动》《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禄米仓的红色记忆》《档案中的票证记忆》等短视频,参加国家档案局微视频征集活动,在国际档案日期间开展京津冀红色档案短视频联播,拍摄的《红色报人邵飘萍》等12集短视频和《北京红色档案》专题片点击率不断提升,多次登上“北京号”热文榜,在《北京时间》平台点击观看量达52万次,一时成为红色文化现象级传播热点。市档案馆入选“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荣获“北京号最具成长力奖”。

  加强征集保护,提升红色档案在新时代首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贡献力

  北京文化内涵包括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红色文化是最鲜亮的底色,传承和发展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编研图书、解读档案、举办展览、制作视频短片等,市档案馆打造了富有北京特色的红色档案文化品牌。

  在《北京市档案馆红色档案管理办法》基础上,制定《北京市红色档案管理办法》,对红色档案的定义及范围进行界定和划分,为全市各级档案馆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指导,建立起全市性的红色档案资源保护利用长效机制,构建保护利用工作的闭环机制,提升保护利用精细化管理水平。紧密对接北京红色文化研究会重点任务,规范红色档案文化遗产的价值依据和保护标准,确保红色档案保护利用和遗产申报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更好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打下坚实基础。加大对红色档案的征集,创新征集路径,从后台到前台,变被动为主动,善用新媒体新技术助力征集工作。所征集到的档案中,有反映李大钊被捕和公祭、北平学生运动、北平和平解放及解放军入城式等照片,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地下党绘制的北平城防图、刘清扬回忆李大钊革命活动的手稿等。

  2021年,市档案馆对14位省部级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进行口述史料采集拍摄,整理编印了《追忆峥嵘岁月重温奋斗历史》一书。建设红色档案专题数据库,收录2.8万余条红色档案目录,90%的目录实现了与档案原文挂接,在数字档案馆系统内实现红色档案的内部在线查阅利用。

  依托国家档案局设置在市档案馆的华北地区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对馆藏新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历史档案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采取消毒、脱酸、修裱、数字化抢救、仿真复制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红色档案进行全方位保护和抢救性修复,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确保红色档案齐全完整。

  下一步,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将联合开展红色档案资源专项调查,建设全市统一的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以便更高效地实现对红色档案资源的科学统一管理。深入推进红色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安全保管保护管理制度,为红色档案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和设备保障。

  构建宣传矩阵,扩大红色档案传播力影响力

  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纪念活动、重要节庆活动为契机,发挥市档案馆辐射带动效应,多点铺开,全方位推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红色档案文化传播的深度融合,打好红色档案文化政治引领的“组合拳”和“整体战”。

  整合开发16家区档案馆红色档案资源品牌,加强馆际间的联动互享,在档案展览、图书编研、文化课堂、基地建设、新媒体传播等方面形成合力,打造以市档案馆为主体和龙头、16家区档案馆多点联动的多维一体的红色档案文化传播联盟,实现“1+16”的幂次方效应。充分挖掘、盘活红色资源,与党校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开发教学资源、开展课题研究、合作编研、举办专题展览、打造党性主题教育课堂等,将红色档案纳入党校培训课程,实现“以档助教、以档促训”。加强与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长辛店二七纪念馆、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文博系统以及在京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合作,建立结对协作机制,在红色档案资源编研开发、档案展览、新媒体推广、品牌运作等领域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以“北京市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为主体,构建“1+16”信息资源媒体平台,聚焦社会热点和公众兴趣点,推送市档案馆和16家区档案馆红色故事、历史文化类文章和工作动态,实现信息联通互动。推动建立编研成果全文信息库,实现红色档案编研成果资源共享和档案价值的增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