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04 18:59:09被阅览数:321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文/张巾
2024年5月8日下午,蒙古乌兰巴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十次全体大会的会场,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秘书长郑重宣布,我国申报的“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徽州千年宗姓档案”“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3项档案文献遗产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现场掌声雷动,所有人都在庆祝和分享这份喜悦。至此,中国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的项目由14项增加至17项。
精挑细选、优中选优
2023年3月28日,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发出接受2023—2024年度《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提名申请的通知。为了从《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选出适合申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的档案文献遗产并帮助其成功申报,6月27日,国家档案局交流合作司在福建泉州举办了《世界记忆名录》申报培训班,来自全国各文献保管单位的31人参加了培训班,涵盖30项已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文献遗产。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学员们逐渐了解了什么是世界记忆项目、如何撰写申报文本,通过项目展示、已入选项目的经验分享和一对一交流指导,大家对《世界记忆名录》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
这30项档案文献遗产都已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在珍贵程度和意义方面都是不容置疑的。但《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每个国家每轮只有3个名额,需综合考虑档案文献遗产的亚太意义、文献价值和社会影响。经多方考虑,我国最终选出“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徽州千年宗姓档案”“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3项档案文献遗产申报本轮次《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1 “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
“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收录了1903—1949年间与成都老茶馆相关的档案文献资料,有手稿、业务文件、图表、照片、印刷品等,共6345件。该组档案见证了近代茶文化的发展和城市的变迁,从各个方面反映了老茶馆日常经营、行业管理、商品贸易、文化交流的多元功能,是研究以成都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历史发展的珍贵史料,与同类档案相比,“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最完整、最系统,极具代表性。
成都市茶社业商业同业公会股票
2 “徽州千年宗姓档案”
“徽州千年宗姓档案”是记录徽州民间社会从春秋战国到民国(公元前770年—公元1949年)2700多年间宗姓源头世系、人居环境、族规家训、名人传记、财产权属、艺文著述等的民间档案。此次申报的档案共427部、2235册,涵盖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宗姓档案,反映了“汉字文化圈”国家、地区的宗姓文化,是世界民族构成和发展研究的珍贵档案。以宗姓文化为基础构建了官府、氏族、乡绅传统社会基层治理体系,是血脉传承与精神传承、物质创造与文化创造紧密结合的历史见证。
民国《朱氏重修宗谱》
3 “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
德格印经院始建于1729年,是藏族聚居区三大印经院之一。该院的雕版印刷工艺流程复杂、分工精细、管控严格,在人类雕版印刷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目前,全院完整保存雕版档案325520块,包括古印版和画版,其中古印版有228814块;画版分为唐卡、坛城、大型典籍函授插图和灌顶所需图片数千幅:大型典籍丛书函首左右均有插图,即《甘珠尔》212幅、《丹珠尔》421幅、《旧译十万续》54幅、《三体般若经八千颂》文中65幅、《大宝伏藏灌顶图片集》(札哩)3272幅。这些雕版档案主要雕刻于18—20世纪中叶,囊括了11世纪以来的各类重要藏文经典文献,内容涵盖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雕版档案虽然历经多次天灾、虫鼠害等,但至今仍保存完整。其中,《般若波罗蜜多经八千颂》以3种文体对照雕刻,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体现出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包容共存;《旧译十万续集》《修法总集》《续部总集》等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孤版”;《甘珠尔》《丹珠尔》版本享有“范本”的盛誉;还有国内外已失传的《印度佛教流源》《汉地佛教流源》等珍贵文献雕版尤为世人瞩目。
德格印经院木刻版《甘珠尔》版架
精心打磨、反复推敲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申“忆”之路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长跑。申报成功的背后是许多人夜以继日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在申报通知发出之前,一些文献保管机构就已针对有潜力的项目开展挖掘和研究。例如,德格印经院从2015年就开始启动《世界记忆名录》申报工作,在准备申报文本的过程中,72岁的藏学专家嘎玛降村教授有时凌晨还在修改申报文本。
3项档案文献遗产的申报团队深入研究了大量资料,为使申报文本能够更好地被外国专家理解和接受,国家档案局交流合作司的相关同志与项目申报负责人反复沟通,指导其多次修改和打磨申报文本,文本中的一句话、一个词都要反复推敲,逻辑不顺的地方还要推翻重写,历经修改的版本不计其数。评委在评审过程中提出修改意见后,申报单位又立即组织专家按照评委的意见对文本进行完善,力求无可挑剔。
在拍摄和制作宣传视频的过程中,各项目申报团队也付出了很多心血。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要求每个项目的展示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为了尽可能充分地展示档案文献遗产,申报团队珍惜每一帧每一秒,最终将视频严格控制在5分钟内,得到了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的肯定。
精彩呈现、收获硕果
2024年5月7—8日,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十次全体大会在蒙古乌兰巴托召开。8日上午,在《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投票环节,通过现场播放宣传视频,展示了我国提名的3项档案文献遗产。视频中展示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档案文献遗产配上专业的解说词和人文风景使得在场的人都沉浸其中。视频播放完毕,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有与会者表示,在所有项目展示中,中国的项目展示给她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副主席戴安·麦卡基尔特别点评,视频制作精美,展示效果良好,进一步增进了观众对档案文献遗产的了解。
评审专家对我国申报的3项档案文献遗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涵盖1903—1949年间成都老茶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对研究以成都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城市史具有重要意义;“徽州千年宗姓档案”是官府、氏族、乡绅等传统社会体系综合治理的见证,档案不仅对于“汉字文化圈”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家谱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是研究世界民族构成和发展的珍贵文献;“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的传播促进了中国、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文化交流与繁荣,丰富了全球档案文献遗产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会后,许多代表向我国表示祝贺并表示渴望获取视频,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秘书长表示将把视频上传至亚太地区委员会网站作进一步宣传。
对于申报单位来说,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为这些珍贵的档案文献遗产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由此,这些档案文献遗产可以得到更好地展示和传承。相关文献保管单位应该利用好“世界记忆”这个金字招牌,更好地保护、研究和宣传档案文献遗产并提供利用,如此才能不负当初申报的初心。
目前,我国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的项目有17项,入选《世界记忆(国际)名录》的有15项。未来这一数字将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珍贵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将走向国际舞台,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而今迈步从头越,申“忆”之路将越走越长、越来越宽广。
文章来源:《中国档案》2024年第5期
作者单位:国家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