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个服务” 展现主动作为 浙江档案部门大力推进“浙档精品”建设

发布时间:2024-05-22 19:03:43被阅览数:349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胡元潮 莫剑彪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浙江省档案馆于2023年起在全省档案馆系统部署开展“浙档精品”创建活动,组织引领全省各级档案馆主动站在服务中心工作、主导产业、文化标识和地方特色的维度,着力打造一批聚焦聚力全局工作、具有鲜明辨识度和含金量的档案工作品牌,进一步提升全省档案馆的创新能力、改革能力和开放能力,推动全省档案馆实施高质量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首批15个“浙档精品”建设成果已于去年向社会公布并进入深化提升阶段,第二批“浙档精品”已完成基础申报并正在培育完善,将于今年年底评审公布。如何让档案“活”起来,让档案和档案工作更好服务现实需要、更快走近群众生活?浙江档案部门正在努力践行。

  资政有为有效   助力全局发展

  档案有着天然的政治属性和资政底色。浙江省档案馆将服务中心工作放在“浙档精品”选树的第一位,引导全省各级档案馆有效激活、努力释放出符合社会时代需求、党委政府期待的档案价值,将之转化成助推全局发展的基础保障。

  地处浙南沿海的温州、台州两市,民营经济是其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宝贵的财富。为探索实现档案工作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温州市档案馆和台州市档案馆在多年工作的基础上,分别聚力建设“温档暖商”“档案助力民营经济”两大工作品牌,在推动民营企业档案规范化建设和有效发挥作用方面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温州市档案馆先后为山东、四川、湖南等13个省的29家温州商会开展“点对点”建档指导培训,组建民营企业(商会)档案工作协作组和档案专家服务团,开设温商档案查阅“绿色通道”和商会重要档案容灾备份等免费定制服务,建设“温档暖商”品牌专题数据库。台州市档案馆持续完善《台州市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创建标准》,已培育20家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示范单位,在企业上市、维护合法权益、文化建设、员工培训培育、品牌塑造传播等方面提供有力档案支撑,使企业档案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和重要财富。

  杭州不仅是“旅游城市”“互联网之城”,也曾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现在也依然有强大的工业动能。杭州市档案馆着力建设“杭州工业印记”工作品牌,积极打造“杭州工业印记”档案数据中心,为企业职工提供职务、工龄、劳模待遇、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等民生便捷查档服务,举办“杭州工业发展档案史料”专题展览,并积极通过资政渠道服务新型工业化“杭州方案”,为浙江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贡献省会力量。

  基层矛盾纠纷千头万绪、牵涉众多,还常常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困境。衢州常山县档案馆积极打造“矛盾纠纷‘档’在前”工作品牌,充分发挥档案在研判基层社会治理形势、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方面的独特作用,针对重点建设项目征迁、破产企业处置、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各类矛盾,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调处档案查阅服务机制,实现调解单位统一主张、县档案馆统一查档、人民群众一致认可,确保矛盾纠纷证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切实提升矛盾纠纷调处的权威性、公信力和调处率,助力各类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

  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点难点在乡村。浙江省档案馆持续打造“跟着档案去旅行”工作品牌,聚焦乡村文化发展、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等重要课题,以“档案文化+”助力乡村共富。该品牌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制作播出6季共155集长视频电视节目和35期短视频,总时长超过2000分钟,收视率在同时段同类节目中名列前茅,已成为全省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互融发展的一个可资借鉴的窗口,受到各地的广泛欢迎。

  开放为民便民   回应民生需求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档案工作就覆盖到哪里。浙江省档案馆积极引领全省档案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断变革工作理念、引入现代技术、创新档案服务利用模式,使相对“小众”的档案馆彰显服务民生的大作为。

  档案记录着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一旦缺失便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如何让人一生的数据有“档”可寻?浙江省档案馆上线“浙里档案”应用品牌,只要打开手机,即可轻松实现人生重要节点档案的掌上查阅,这背后的支撑是全省档案数字化改革的系统推进。“浙里档案”贯通了人社、民政、教育、卫健等12个省级部门的31个数据接口,打破“时空”上的数据壁垒,目前已有注册用户44万人,调用信息2102万余次。

  在这方面,各地也在持续探索实践。湖州市档案馆积极打造“湖档直通车”工作品牌,聚焦档案“收、管、用、治”核心业务流程,打通全市三县两区区域数字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查档贯通,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方便百姓查档。同时,依托平台归集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专题数据库”,让沉淀的档案数据跑起来、用起来、活起来。绍兴嵊州市档案馆建成“人生档案智治”工作品牌,联合市大数据中心探索打造“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综合智治应用,将贯穿个人生命周期的数据进行融合、治理、归档、溯源。每个人以前、现在、今后产生的几乎所有公共数据,都能以身份证为索引进行检索、调用。以中小学生招生报名为例,家长只要登录“浙里办”应用的网上报名系统,所有信息会自动匹配,“一键”报名。目前该品牌已从“一人一档”向“一企一档”提质扩面,为增值化服务、社会治理、资政决策、区域发展、普惠金融等各类场景提供档案数据支撑。

  随着社会档案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对档案工作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多元。嘉兴海宁市档案馆精心打造“童心向档”工作品牌,面向中小学生量身定制讲解档案小知识、查阅“人生第一档”、制作成长档案和家庭档案、“梦想留存档案”等专项体验活动,让未成年人主动走进档案馆,与档案亲密接触,感知档案文化,让档案浸润童心,在探索和了解档案的过程中寻访家乡文化和历史记忆,同时也通过未成年人让档案“出圈”,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赓续共同记忆   汲取精神力量

  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是可阅读、可感知的文化源泉,在集体记忆传承、社会认知建构、精神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浙江省档案馆坚持守正创新,鼓励引导各地档案馆用新时代的眼光去探寻档案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浙江各个档案馆中珍藏着大量历史、人文变迁的档案资料,经过系统整理和综合保护,零星分散的片段串珠成链,焕发出独特的光芒。

  宁波市档案馆打造“档案见证+”工作品牌,保存重要档案史料,传承商帮文化,留住城市记忆,多方位、多视角讲述档案背后的故事,让岁月深处的档案历史“活”起来,成为永不消逝的甬城芳华。

  台州市档案馆和台州市椒江区档案馆共同建成“大陈岛垦荒红色档案”工作品牌,立足大陈岛垦荒精神,以征集、开发利用、深度挖掘垦荒档案价值为抓手,建设“红领巾学院”垦荒研学实践基地,开发“垦荒精神第一课”精品思政课,联合开展大陈岛垦荒精神系列编研展陈,充分凸显红色根脉档案传承的应用价值。

  绍兴市上虞区档案馆打造“红色记忆”工作品牌,围绕《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全译本这一镇馆之宝,通过与高校共建思政课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红色家庭档案研学实践基地等方式,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在铸魂育人中的作用。

  义乌市档案馆塑造“传奇义乌”工作品牌,整合义乌独特的市场资源和红色资源,建成“传奇义乌”展陈和侵华日军细菌战史实陈列馆,创新教育基地管理和服务机制,以丰富的档案史料揭秘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发展密码。

  衢州江山市档案馆建成“红润江山”工作品牌,以一套清代《清漾毛氏族谱》使清漾这个普通江南小村落成为闻名遐迩的“江南毛氏发祥地”,以一组“浙江抗日军民救护遇险盟军档案”留存江山民众救护杜立特行动美军飞行员的感人事迹,推出“1+5”红色研学精品专线,让红色文化浸润江山大地。

  档案中蕴含的独特历史文化,是一个地方、一个区域的特殊精神纽带。舟山市档案馆建成“海岛记忆”工作品牌,以“一岛一档”模式将海岛建档延伸至全域,以开放联动促进档案资源整合,以档案文化助推海岛开发利用,让档案成为舟山建设海洋文化的坚实力量。桐乡市档案馆擦亮“名人珍档”工作品牌,持续20余年主抓名人档案征集,茅盾、丰子恺、王会悟、徐肖冰、侯波等300余位桐乡籍知名人士档案入馆珍藏,并通过展览、出版等多种方式,让时代风雅在人们心中激荡。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是浙江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县档案馆打造“‘畲韵景宁’档案活化”工作品牌,通过对畲族特色档案的采集整理,最大程度地还原细节,让畲族文化得以传承,并在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中得到活化利用,恒久留存畲乡文化印记。

  品牌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续深化、久久为功。今后,浙江省档案馆将持续推进档案工作品牌建设,坚持高点定位、争先创优,精准服务、提质增效,三级联动、系统发力,加快形成全省档案馆工作品牌矩阵,合力打响“浙档精品”省域品牌。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5月20日 总第4138期 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