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发档案文化的时代光芒——山西省霍州市档案馆档案文化建设探索

发布时间:2024-04-06 20:06:45被阅览数:472 次信息来源:《四川档案》

  □郭丽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档案是历史过程的原始记录,是历史文化的永续积淀。档案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不是尘封的故纸堆,而是珍贵的活宝藏。档案资源因开发而鲜活,因鲜活而传承。而如何让档案活起来,把文化带回家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1   档案资源开发应挖掘深度,扩张广度,注重档案开发的精深和普惠

  档案资源具有分散性和非系统性,只有善于“挖深井”,使之变得系统和完整,才能使档案开发得到最大化。档案资源开发要为文化建设和民生工作服务。

  2021年,为纵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霍州市档案馆在深度挖掘馆藏红色档案资源的基础上,征集收集1921年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霍州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珍贵档案,秉持“边挖掘、边宣传、边打造、边教育”的原则,为霍州市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注入了源头活水。

  霍州市档案馆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工作专班,他们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对要打造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进行前期考察拍摄走访。从5月12日开始,“霍州档案”微信视频号每日推出一期“开展党史学习,助力乡村振兴”霍州市党史学习教育50+教学点的视频介绍,先后推出了张英烈士故居、中国共产党七大代表张鉴故居、杜苏沟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司令部旧址、中国共产党山西临时省委扩大会议旧址等51期,浏览量达27.4万次。该馆运用档案工作的独特魅力,不断扩大档案文化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把50+党史教学点建设成了霍州人理想信念的“加油站”,党史教育的“大学堂”。

  2021年6月,霍州市档案馆被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和中共临汾市委党史研究院共同授予“党史学习教育联系示范点”的称号。

  2   档案资源开发应挖掘地方特色,注重档案资源的独特性

  地方特色是指一个地方独有的突出特点。只有建立健全地方特色档案工作,才能更好地为本地建设服务。

  2022年,霍州市档案馆在举办“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中国一大到二十大档案图片展的过程中,了解到霍州市张鉴同志曾被推选为党的七大代表,并曾获得“特级战斗英雄”的称号,新中国成立后,拖着仅有的一条左腿为煤炭事业一干就是26年。档案馆同志第一时间从网上查找到张鉴的相关信息,并将范围缩小到霍州市李曹镇。通过联系曾在李曹镇工作过的同事,得知张鉴的爱人与儿子现在就居住在西安,而且还找到了其儿子的联系方式,又立即踏上前往西安的列车,与张鉴的儿子取得了联系。当他听说家乡档案馆要在“档案图片展”中展出张鉴的档案时,表示一定会积极配合。果然,第二天下午,他就把张鉴的照片等提供给霍州市档案馆。两天的时间,从得知信息到展览的完善,他们争分夺秒,以惊人的速度,将党的七大代表张鉴的故事呈现在参观者的面前。面对这样的英雄,参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对他肃然起敬,也为自己是一个霍州人而深感骄傲。

  身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我们要将名人档案文化基因深植人们心中。梁衡先生为我国著名学者、作家、新闻理论家,霍州市档案馆早在2003年前就为梁衡先生建立了名人档案。目前霍州市档案馆收藏有梁衡各门类档案500件,其中包括创作于1983年4月的《酒与诗的联想》手稿、个人毕业证、珍贵照片等,我们将征集回的“梁衡档案”在梁衡研究会(地址是霍州市第一中学)及下马洼文化园(梁衡故乡)实行集中管理,分室陈列。这样把名人文化与校园文化、乡村文化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名人文化的社会效应。我们以“可以带走的档案文化”为主题,设计制作了包含梁衡作品的鼠标垫等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宣传馆藏档案文化。鼠标垫以梁衡先生在档案馆即兴创作的《何处是乡愁》为主题,将名人档案元素附着于人们易于接受的产品之中,使大众更加关注文化产品背后的名人档案故事。

  3   档案资源开发应与时俱进,注重档案资源的时代性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乡村振兴其中一个重点就是乡村文化振兴。

  2021年10月,山西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就是本次受灾损失较为严重的村庄之一。霍州市档案馆实施了“一户一档”工作制度,精准收集农户和房屋基本信息,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工作台账,指导农户使用“今日水印相机”留存照片档案,真实记录了受灾房屋拍摄时间、地点、受损程度。霍州市档案馆对农户实行一户一档、一户一册,根据所在村镇、受损程度等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并对重建修缮房屋列出详细清单,严格做到完成一户,销号一户。这种做法为全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档案数据保障。202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冒着风雪严寒,专程来到山西省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视察。

  如何利用档案先行思维,使冯南垣这个小村庄涅槃重生,成为摆在霍州档案人面前的首要问题。霍州市档案馆开拓思维,建立了“两院一馆一室”的新模式,即初心小院、知青大院、乡村记忆馆、契约档案室。

  3.1   档案+党建,实现档案工作与党建工作同频共振

  为增强党建阵地吸引力、党员教育感染力和群众凝聚力,霍州市档案馆从加强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入手,通过走访老村民,寻找村史典籍,征集反映村史民情的老物件、老照片,对档案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将村史文化和党建文化有机结合,重新整理修缮了初心小院,建成乡村记忆馆,充实了初心讲堂的档案资料。如今,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建网红打卡点,每年接待各地学习参观者数万余人次。

  2023年1月,冯南垣村被临汾市委组织部授予“临汾市党员教育基地”。

  3.2   “档案+乡愁”,把农耕文化根植人们心中

  留住乡村的原始味道,要让百姓看得见乡村变化,也留得住乡愁。体现地域特色的档案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通过名人档案的进一步宣传,使乡村文化深植人们心中。

  霍州市档案馆以霍州籍梁衡先生即兴创作的《何处是乡愁》作为宣传海报,带领大家进入乡村记忆馆。档案馆精选出见证了师庄乡枫栖村变迁的部分展品,通过传统农耕工具、老式小推车等一件件实物档案,以及展馆墙上电视滚动播放收集人陈新华讲述实物档案背后的故事,顿时使这些实物档案活起来、动起来、亮起来,使参观者更加了解古驿道长久以来乡村农耕文化、传统村落变迁等文明进程。

  3.3   档案+文化,提升地域知名度

  霍州市档案馆第一时间对总书记视察过的三号院档案进行还原。对霍州年馍不易保存这一问题,采取硅胶材质三D打印技术。从2022年7月18日开始,通过近100天时间,“霍州档案”微信公众号推出了以冯南垣为中心的“古驿道上的故事”。它跨越古霍城北20余公里的千年古驿道,共收集整理了沿线及周边的16个村的奇闻轶事、神话传说、庙宇民宅、红色故事、历史人物等。它启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古驿道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拼搏、砥砺前行。同时,霍州市档案馆还制作了以习总书记来到山西省霍州市冯南垣村考察为主题的档案文化创意书签,印刷了《冒雪访山村》一书。

  2023年春节,据央视、山西卫视等媒体报道,冯南垣村吸引游客突破近10万人次。大家在契约档案室感受古驿道上的一诺千金,在“初心小院”“知青大院”里追寻旧时岁月,在“乡村记忆馆”触摸和感知农耕文明......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霍州档案人也将乘着党的二十大的东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增强档案文化的魅力、活力、公信力,档案文化必将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作者单位:山西省霍州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