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展览的跨界合作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06 19:25:27被阅览数:274 次信息来源:《四川档案》

  □林红   赵书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跨界合作已经成为档案策展的一种趋势。通过跨界合作,档案展览内容更加丰富,展陈手段更加现代,给观众带来良好观展体验的同时,档案工作的公众知晓度和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鉴于档案馆、图书馆与博物馆在资源属性、服务对象、社会定位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点,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跨界合作案例,总结提炼档案展览跨界合作策略,为档案部门高质量办展提供参考借鉴。

  1   紧扣展览主题,选择跨界主体

  选好主题是办好档案展览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展览的成败。《“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指出,“引导支持地方各级综合档案馆重点围绕‘四史’教育、历史研究、工业遗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一带一路’与跨文化交流等进行专题档案开发”,为确定档案展览主题指明方向。根据不同选题,档案部门应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单位)的合作,充分发挥多元主体优势,扩大档案展览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1.1   紧扣“‘四史’教育”主题,擦亮红色底色,服务中心大局

  主动加强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等部门(单位)的沟通联系,争取多部门联合办展。如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上海市档案局(馆)、市级机关工委、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主办“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红色珍档见证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之路”档案展,四川省档案馆与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文物局共同承办“壮丽史诗伟大飞跃”——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取得良好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1.2   紧扣“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主题,深化“两个结合”,坚定文化自信

  加强与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部门(单位)跨界合作,打破行业边界,整合优质资源,提升服务效果。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北京市档案馆与首都博物馆合作推出“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展览,长沙市档案馆、市图书馆等单位联合打造《烟火深处是吾乡——长沙老字号档案展》,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1.3   紧扣“工业遗产保护”主题,点亮时代记忆,致敬“中国制造”

  与工(经)信部门、工业遗产单位及相关企业跨界合作,整合档案资源,搭建共享平台,形成聚合效应。如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工业和信息化部、各展览地相关部门共同主办“不忘初心奋发图强——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河北省档案馆主办,河北省工业文化协会、河北博物院协办“历史见证工业之光——河北省工业遗产档案展”,再现党领导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1.4   紧扣“‘一带一路’与跨文化交流”主题,坚持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

  对接不同国家、地区文化机构,通过跨国界、跨地域合作,推动文化资源互通共享。如中央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现代历史档案馆、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共同举办“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外公共文化机构合作促进文化交流的迫切愿望。上海市档案馆与中印两国外交部和文化部合作,在上海和印度3座城市分别举办“泰戈尔的中国之旅”展览,并最终将展览留在印度泰戈尔故居,档案展览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2   聚焦展览内容,确定跨界元素

  举办一次成功的档案展览,不仅需要丰富的展品,也需要专业的设计和先进的技术。档案馆文书档案数量多,实物档案相对较少,若只以纸质档案的形式办展,会让档案展览较为枯燥乏味,还需要通过模型、沙盘、绘画、雕塑、场景等辅助展品让档案展览更加立体多元,同时运用科技手段营造沉浸式氛围感,再加以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让跨界元素更丰富,展览更生动鲜活。

  2.1   坚持兼收并蓄,选择多元化展品

  同时展出来自不同时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展品,资源的异质性和互补性能够让展览同时产生质和量的放大效应,达到1+1>2的效果。

  一是基于时间维度的跨界。将不同时期的档案呈现在一起,通过历史与当下的碰撞,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举办“兰台翰墨家国春秋——明清历史档案展”“盛载千秋——明清档案装具陈列”,透过历史档案纲要式呈现五百余年历史变迁、文明演进的情况,让参观者同时领略明、清两朝的珍贵档案文献。

  二是基于空间维度的跨界。受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人文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因素影响,各地文化资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携手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如,长江、黄河流域17家综合档案馆共同主办“江河奔腾红色追寻”——长江黄河流域红色珍档展,集中展出来自不同档案馆的300余件珍贵档案,提炼红色元素,汇聚红色资源,有力增进观众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2   秉持开放包容,开展特色化设计

  与学术机构、文化艺术机构合作,围绕展览主题,借助场景和道具,创新展览形式,策划开展系列活动,优化受众观展体验。

  一是基于场景设计的跨界合作。档案部门单独举办展览,容易受到思维惯性和已有经验的影响,展览的宣传策划、商业化运作及展厅的艺术性陈设还有待加强,这方面可以多借鉴其他行业经验,如洛阳博物馆“上洛:新·乡土志系列展之一”融合了文物、艺术、音乐、舞蹈、建筑、时尚等艺术形态,结合传统与现当代艺术、精英与草根艺术、可视的艺术与可多元感知的艺术、视觉形式艺术与表演艺术、艺术与设计、艺术与生产生活等,推动破壁、对话、共创的实现[1]。

  二是基于活动设计的跨界合作。将研讨会、讲座论坛、文化沙龙等学术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与档案展览相融合,形成文化矩阵,让观众从多个视角理解档案展览内容,档案展览更具教育意义。如伦敦交通博物馆举办海报档案展览,联合艺术家、策展人和历史学家开展访谈活动,观众在展览现场还可以与艺术家合作设计海报,搭乘伦敦微型铁路,学习创意艺术课程[2]。档案馆还可以与文化艺术领域合作,将音乐会、歌舞剧、非遗体验等文化活动融入档案展览,增添档案展览的文化性和趣味性。

  2.3   坚持创新驱动,运用现代化技术

  与专业的技术机构合作,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档案展览,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展览视听效果更加丰富。

  一是实体展览多样化展示。在展厅实建或充分利用投影技术增添标志性、时代性较强的实物或多媒体特效模型,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将展览“情景化”。如荷兰国家档案馆“眼球捕手”展览,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在虚拟地图的基础上,将照片档案与数字化的书籍、手稿等历史档案叠加,翻转照片就能获得更多背景知识,将二维照片变成真实场景,为参观者提供身临其境的观展体验[3]。

  二是举办云展览。与网络技术公司合作,依托网站、微信公众号举办档案虚拟展览,公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线上参观,不受物理空间限制,观展更方便快捷。如,上海市档案馆联合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黄浦区档案馆等单位共同呈现“跟着档案观上海”,依托1.7亿幅海量数字化馆藏档案资源,线上多元呈现,成就上海时光机。英国将档案展览教学化,对展览内容设置小测试,采用动漫等轻快活泼的形式进行展览,部分档案展览还配有童音讲述。日本线上档案展览内容获取便捷,公众可以按需下载利用。

  3   锚定目标观众,开展跨界宣传

  为切实加强档案展览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档案部门应当加大与媒体、商业机构、街区等的跨界合作,充分借助外部力量,加大档案展览宣传力度,融入大众生活,延伸档案展览的文化传播功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1   与传统媒体跨界合作,提升档案展览传播力

  档案馆与传统媒体的合作由来已久,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户外媒体等前互联网时代媒体上登载档案展览相关信息是较为常见的做法。如北京市档案馆办公室和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签署《档案宣传战略合作协议(2021—2023年)》,2021年重点宣传报道“播火——李大钊革命活动档案史料展”等活动。江西省档案馆与江南都市报社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江南都市报社将对江西省档案馆的档案展览等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宣传推广。

  3.2   与新媒体跨界合作,增加档案展览吸引力

  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个性化服务、海量信息、多媒体化等优势,与新媒体合作,能够进一步创新档案展览的普及方式,让档案展览获得更大的访问量。如上海市档案馆在举办“城市记忆——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档案陈列”主题展之前,与东方网联合举办“寻找消失的城市记忆‘城市记忆@上海’”网络文化节活动,还通过东方网官方微博号召用户转发“城市记忆”话题,取得很好宣传效果。档案馆也可以拍摄网络宣传片、开设网络直播、制作能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平台传播的特色档案小视频,在小红书、新浪微博带话题等方式,让社会公众参与分享、参与传播,成为档案展览的义务宣传员和推广员。

  3.3   与商业机构跨界合作,探索展览宣传新路径

  随着会展产业的极大发展,商业应用展览作为宣传手段已非常普遍,在一些文化街区、书店、商场等场所,时不时都会举办各类展览,吸引众多观众,赋予城市公共空间更多可能性。如,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将展览“搬”进大型商场——武汉荟聚中心;中国古动物馆和龙湖长楹天街合作举办“奇妙的进化之旅”科普展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携手龙湖商业旗下7座购物中心、上海中华老字号企业协会等单位带来“摩登世代国潮兴起——海派老字号文化联展”,联展遍布上海全城6座天街和1座星悦荟。档案部门也应当摆脱传统思维,推动展览+商业跨界合作,让观众在购物的时候也能领略档案文化,扩大展览受众群体,叠加档案展览影响力。

  4   拓展资金来源,争取跨界经费

  档案馆属于文化事业机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这也是档案展览获取经费的主要途径。经费总额有限,档案展览难以出彩出新。在举办大型档案展览时,档案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解决经费难题。一是积极申报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等专项经费,争取财政支持。如福建省侨批档案展览展示申报2022年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获得用于档案展览的专项补助资金。二是通过合作获得经费支持[4]。接洽与展览内容关联度高或有意向参与的部门(单位),由档案部门提供场地、展品、展陈设计、讲解服务等,合作方提供经费等资源,以缓解经费紧张问题。

  参考文献

  [1]史明立.博物馆策展新实践与幵放式展览[J].博物院,2022(1):94-101.

  [2]管清潆,吴彦洁.跨界联动让档案展览更加生动鲜活[N].中国档案报,2022-10-03(03)

  [3]张宁、李飞燕编译.“记忆宫殿”:荷兰历史馆藏的利用[N].中国档案报,2016-01-21(03)

  [4]林林,叶娜芬.档案策展与跨界合作模式研究[J].浙江档案,2016(10):7-9.

  本文系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全媒体时代档案展览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2 - X - 065)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四川省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