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视角下档案资产属性强化对档案价值实现阶段演进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20 13:16:10被阅览数:220 次信息来源:《四川档案》

  □谭娅

  1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向档案领域渗透,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逐渐有了市场的参与,档案价值实现呈现工具化、产品化、产业化“三阶段”的演进过程[1]。本文分析档案价值实现呈现“三阶段”跨越的过程及原因,并抓住档案资产属性在这一过程中初显、扩张、渗透的演进趋势,研究市场经济对档案价值实现阶段性演进的影响。

  2  促使档案价值实现呈现“三阶段”演进的因素

  档案,通常作为一种维护自身权益最有力的凭证工具、学术研究的参考工具或组织机构的管理工具发挥价值。档案的产生不以成为信息、文化产品为目的,即“档案天然不是信息、文化产品”但档案的内在属性和基本价值使其具备成为信息、文化产品的天然条件,即“信息、文化产品天然是档案”。

  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文化属性、资产属性,这三种属性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使得档案天生就具备成为信息、文化产品产品的“原料”条件。档案资源的稀缺性、档案信息的资产属性和档案产品价值的稳定性也催化其价值实现从产品化向产业化阶段演进。

  3  档案资产属性与价值实现“三阶段”的关系

  资产属性作为档案打开市场大门的“钥匙”,为企事业单位带来经济效益的能力是档案资源向档案资产转变的关键,其资产属性贯穿于它在市场中实现价值的全过程,并随阶段性演进逐渐增强。

  3.1  工具化阶段:初显

  档案的资产属性在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过程中首先被承认。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认为其档案具备资产属性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档案被认为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主要通过发挥凭证、管理工具的作用实现价值。例如企业某时期现金流量表记录企业该时期内资金的流动方向、来源、去处、流量及其变动幅度等信息,可作为企业资金流动状况的凭证资料;必要时档案也是企业维权的有力武器。

  3.2  产品化阶段:扩张

  产品化阶段是档案价值实现的必要转型,市场化运作的档案企业和新型档案机构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丰富了加工方式。产品本身具备资产性质,开发档案产品有利于高效盘活、使用和管理档案信息资源。以“经济上更有效的”方式发挥“社会效益”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档案价值实现途径。[2]

  现阶段,档案产品是该“经济上更有效的方式”的体现。档案产品不仅能为档案资产持有、经营和管理主体带来一定经济利益,更让档案信息以产品的价值形态集成、直观、主动性地进入社会公众的经济生活,档案资产价值实现而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惠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提升档案资产属性对价值实现过程的贡献度。

  3.3  产业化阶段:渗透

  邢会洪早在1996年就提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必将成为我国最有权威、最有效益的信息产业。”[3]彭明发、万先杰对“档案产业”一词作出的解释:“所谓档案产业,就是以满足社会对档案或档案对社会的某种需求,通过对档案的物化劳动和活化劳动过程,向社会提供一种特殊的“产品”和满足档案生存发展的物质需求,带动与档案有关的系列生产要素的过程。”[4]这一表述将档案产业的形成过程看成一个通过运用有关生产要素集合,生产档案产品满足用户需求及档案事业发展需求的过程,档案产业意识和观念随之深化。档案资产理论进步和档案产业观念深化同频共振,二者共同作用,大大强化了档案资产属性在档案价值实现演进阶段中的渗透力。

  4  市场对档案价值实现“三阶段”的影响

  资产属性充当了档案打开市场大门的第一片“钥匙”,档案资产属性强化则推动了档案价值实现“三阶段”演进中的两次转折,档案由此走向市场。离开了市场,就谈不上档案资产属性,故而档案资产属性强化对档案价值实现阶段性演进影响的实质是市场对档案价值实现“三阶段”的影响。

  4.1  市场是“三阶段”演进的催化剂

  档案与市场的关系本质上是资源与市场的关系,档案价值则是连接二者的桥梁,档案资产价值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依托于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大部分档案资源可得到最大限度盘活;依托于市场的供求机制,档案资源开发和产品研发工作能更加精准地对接社会需求;依托于市场的竞争和激励机制,促使档案产业更快地市场中找到自身定位和价值所在。

  人们对档案信息价值的认知深入,使得工具阶段的档案价值发挥与现实档案价值需求之间出现缺口,这促使市场相关权利主体按照资产运营的模式,组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所需的生产要素,研发高质量的档案信息产品和服务,以此获取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档案信息资源已然在信息产业中充当生产要素的角色。

  4.2  市场经济对档案价值实现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市场经济对档案价值实现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辩证看待。

  市场经济对于档案价值实现的积极影响在于:第一,市场经济的淘汰机制能有效提高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第二,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资金流充分交织,促进政府档案部门职能转变和档案管理企业经营机制调整。第三,提高全社会档案意识,为档案创造并发挥更多价值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第四,推动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增强档案工作的效益观念、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第五,传统档案机构的市场化转型和市场自身孕育的盈利性信息生产与服务机构也为档案事业发展开辟出新的道路。

  其消极影响在于:第一,市场运行的各机制和功能还不完善,档案行政管理的宏观调控与监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经济存在排斥作用[5],可能出现诸多不安全因素。第二,市场的逐利性并不能与档案所有的属性和价值相适应,盲目自发、急功近利等因素,可能导致开发主体忽视对档案本身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保护与尊重。第三,市场的高速节奏可能造成档案工作缺乏主动权、有量不保质等问题,打击生产积极性,由此出现供需错位或供给质量低等现象。这些消极影响都成为档案价值实现向产品化、产业化转型跨越的阻力,不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4.3  市场经济与档案价值实现演进过程相互融合

  档案价值开发与实现过程与市场经济相融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直接且必然的结果。无可置疑的是,市场经济确实为开发与实现档案价值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更多元的加工主体和加工方式、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和更强大的发展活力。人们对档案价值的认知与需求已经从“向档案要证据”向“向档案要效益”转变,档案工作检验标准也扩展至以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贡献来评判档案工作优劣[6]。以“产品”的眼光检验档案价值,以“产业”的胸怀发展档案信息、文化产业[7],是档案价值认知、实现的重要转型和跨越。随着档案价值实现“三阶段”成功跨越,档案融入市场经济是必然趋势,也是档案更充分、更深入地发挥它对社会、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世界发展的价值的需要。

  5  结语

  档案价值实现的阶段性演进过程,就是档案走向市场、融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仍需突破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公共属性与档案实现价值的市场途径之间的阻碍[8]。档案价值实现演进过程中,“工具化”是基础,“产品化”是转型,“产业化”是跨越,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演进并不代表着前者的消失或后者的独大,而是档案价值实现方式和价值体现形态的多元与进步。现阶段,档案工作应主动适应产业化的运营方式,抓住市场经济为档案事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为国家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运彬,王小云.档案价值实现的基础、转型与跨越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7(01):11-16.

  [2]王小云.档案与资产:历史的轮回、社会的渐进、数据的未来?[J].山西档案.2021(02):1.

  [3]邢会洪.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应加强档案资产管理——浙江省浦江县部分改制企业档案资产管理状况的调查[J].档案与建设,1995(03):24-27.

  [4]彭明发,万先杰.关于档案产业意识的思考[J].湖北档案.2001(03):20-22.

  [5]孟世恩.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1).

  [6]张海平.档案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东档案,2006(03):33.

  [7]王运彬,王小云.档案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开发模式与未来展望[J].档案学通讯,2018(06):98-102.

  [8]王小云.新社会环境下的档案价值观嬗变——基于多学科视角的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3(02):28-31.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