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档案品牌 讲好城市故事——关于“成都·城市记忆”工程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4-03-13 14:37:44被阅览数:708 次信息来源:《四川档案》

  □蒙艳姿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提出了26项主要任务和7项重点工程。其中一项重点工程就是“新时代新成就国家记忆工程”,分别从“记忆项目”“主题目录和数据库”“宣传展示”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

  1  “成都·城市记忆”工程介绍

  结合《“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和专业档案工作实际,成都市城市建设和自然资源档案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持续努力构建“成都·城市记忆”工程。成都市城市建设和自然资源档案馆自2011年起启动该特色工程构建,依托城市建设和自然资源专业优势,深度挖掘馆藏档案价值,打造开发构建城市记忆项目,充分挖掘并宣传展示城市建设特色记忆,实现城市记忆共建共享。

  2  “成都·城市记忆”工程构建路径

  “成都·城市记忆”工程充分融合“记忆项目”与“宣传展示”两大——关于“成都·城市记忆”工程的思考功能,在不断充实持续更新城市记忆库的同时,通过展览展陈形式将这些库藏“宝藏”分享呈现、再焕新生。

  2.1  在“记忆项目”方面,不断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一方面依托档案馆专业优势和人才队伍,结合城市建设重点和亮点,有计划、分主题地开展城市风貌采集工作[1],捕捉最新城市记忆,让城市记忆库与城市发展线保持同频生长。另一方面结合城市记忆主题活动,适时开展专题档案征集项目,持续补充年岁久远的城市记忆,丰富城市记忆库的内容和层次。

  2.2  在“宣传展示”方面,努力挖掘呈现记忆共鸣点

  “成都·城市记忆”工程的主要呈现形式为主题展,基于丰富的馆藏资源储备,充分挖掘利用档案价值,以视听展览点亮历史文脉,致力于客观记叙城市建设发展面貌,烘托城市独有的记忆风韵,做好城市档案记忆支撑。该主题展览已于2014年、2017年、2019年、2021年、2022年连续举办五届,每一场主题档案展都是献给市民群众的一次文化成果盛宴,共同品味新旧蓉城印象。

  3  思考与建议

  为了更好的讲述城市故事,打造专业档案特色知名品牌,“成都·城市记忆”工程的构建可以在现有基础上,以更立体的记忆内容、更丰富的活动支撑、更多元的输出技术,突破原有单一图片展形式,向立体化、系统化、智能化发展,争取跨部门跨领域跨馆际合作,逐步打造独具特色、丰富多元的“主题数据库+主题展览+主题活动”城市记忆工程体系。

  3.1  以“成都·城市记忆”主题数据库为基础,不断丰富馆藏结构

  习近平指出:“要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运用现代化技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2]。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搭建“城市记忆”主题数据库,依据城市建设专题分类探索建立数据库组织结构,有效整合馆藏资源,积极征集社会资源,丰富馆藏档案结构,把城市记忆主题相关文书档案和照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档案分类保管好、利用好[3]。尤其是专题分类探索,应充分考虑编研开发、展览展陈等后续工作的实际需求,让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开发利用相互统一。

  3.2  以主题展览为主线,充分呈现成都故事

  以城市记忆主题档案为表达载体,尤其是突出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档案,通过光影艺术聚焦成都地标建筑、街道片区以及城市建设发展风貌,挖掘、讲述蓉城故事,品味成都城市空间美学,在传统平面展呈基础上尽可能探索尝试互动、多元、新技术媒体应用等方向[4]。主题展需要根据展览主题进行具体设计、制作实施,根据展览风格定位进行元素融合和材质考量,注重设计与主题的契合度,并考虑续展的延续性。同时,应线上线下同步策展呈现,线下实体展览借助实体场馆平台策划打造,线上展览借助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模拟线下展厅场景空间,内嵌H5、VR、虚拟讲解等新兴技术,全景式呈现展览内容[5]。

  3.3  以主题活动为副线,直观展示成都发展成效

  在主线的牵引下,结合重要专题、重大活动、关键节点等(如成都城市规划沿革专题、国际档案日活动、暑寒假等),配合主题展做好选题规划,充分挖掘相关档案资源,提前策划、适时开展面向不同社会群体的专题活动,在丰富直观的活动场景中讲好城市故事。副线主题活动可视具体情况每季度开展一次,包括但不局限于讲座、访谈、研学、技能体验等各类丰富的活动形式。活动过程应包含主题策划、活动设计、文案撰写、场地选择、嘉宾邀请、推广组织、现场执行、总结反馈等环节,并同步开展好线上推文、主流媒体造势等前期预热和后期宣传工作。

  3.4  跨部门跨领域跨馆际协作联动,挖掘和释放档案价值

  力求将“成都·城市记忆”品牌带出去,积极探索与综合档案馆、规划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其他文化机构的创新合作交流新模式,基于双方馆藏内容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策划推出主题展及配套系列活动,加强馆际文化交流和馆藏资源互动,更好释放档案资源价值,探索建立合作机制,搭建档案资源互联共享平台。例如可以利用“4·23”世界读书日与图书馆开展互动活动,互换宣传阵地、共享馆藏资源。或者主动邀请规划和自然资源、城市建设、档案等领域的专家,通过主题活动搭建平台,共同协作服务社会和人民,普及专业领域知识。还可利用“5·15”国际家庭日时间节点,邀请档案学专家教授讲授家庭档案知识。

  3.5  多渠道多元素宣传推广,促使品牌文化深入人心

  主题展和主题活动的宣传推广应提前制定宣传推广方案,策划宣传活动,对接媒体资源,撰写展前展后宣传稿以及制作宣传海报、视频,充分运用好社交媒体平台推文、主流媒体新闻通稿等渠道,做好展前活动准备和宣传预热。宣传形式除了线上宣传还可以适当运用线下宣传,尽可能地走进市民群众的生活。例如2022年“成都·城市记忆”主题展通过联动成都地铁,在国际档案日活动期间利用地铁站点LED屏和车厢电视屏进行主题展宣传展映,以市民群众喜闻乐见和更易获得的方式推广展览活动。同时在宣传推广中尽量增加互动元素和环节,市民群众可通过现场打卡、评论点赞等形式参与活动互动。例如成都市城市建设和自然资源档案馆2022年策划推出的“品建筑·观成都”主题邮票系列文创作品,可以通过互动方式融入2023年“成都·城市记忆”主题展活动,在活动宣传推广中点赞数较高的评论者可获赠一套主题邮票,既可以提高活动参与积极度,又能与市民群众共享档案文创成果,创新宣传城市建设档案文化。

  4  结语

  “成都·城市记忆”工程是成都市城市建设和自然资源档案馆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对外宣传档案文化的重要窗口。下一步,我们要擦亮“成都·城市记忆”档案文化品牌,更加聚焦新时代主题,充分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市致力城市建设发展的系列成就,展现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系列成就,以城市建设和自然资源档案者的角度记录好、留存好新时代成都城市建设记忆,讲好新时代成都故事。

  参考文献

  [1]何纯全,张娟,卿柔.激活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谈城市风貌声像档案采集[J].四川档案,2022(4):3.

  [2]米亚文,徐能武.习近平关于档案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核心意涵与实践向度[J].档案学通讯,2023(1):28-38.

  [3]周玲凤.档案资源征集实践与探索——以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档案征集工作为例[J].档案与建设,2017(11):3.

  [4]张连星.以观众需求为导向的档案展陈与策划[J].北京档案,2017(5):3.

  [5]魏秀芳,沈显明.虚拟现实技术在档案展陈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档案,2019(3):2.

  作者单位:成都市城市建设和自然资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