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技术赋能 高效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

发布时间:2024-03-07 13:57:18被阅览数:273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文/洪桂荣

  为加快数字东昌府建设,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以数字档案馆建设为契机,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全流程优化系统功能,全力丰富数字档案资源,档案信息化服务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

  高起点谋划,建设现代化档案馆

  建设现代化数字档案馆是东昌府区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确立的重要目标任务,是将数字档案融入数字东昌府建设的具体举措。2016年9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的意见》《国家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组对山东省执法检查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在档案馆建设中同步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为落实相关政策,东昌府区委区政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着手建设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档案馆新馆。2019年8月,占地15.83亩、总建设面积12850平方米、总投资7000余万元的区档案馆新馆开工建设。新馆严格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融标准化和信息化于一体,各功能区域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通,动静结合、布局合理。主要分为档案保管区、对外服务区、业务技术区和办公区。档案库房配备智能密集架、恒温恒湿系统、高压细水雾消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子监控系统、人脸识别门禁控制系统等。智能化中心控制室实现了各区域全自动实时监控,冷冻杀虫灭菌、自动消毒除尘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2021年年底,一座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和电子文件管理中心“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档案馆拔地而起,东昌府区档案事业从此翻开新篇章。

  高标准配置,健全各项基础设施

  区档案馆将信息化建设融入新馆建设全过程,按照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的标准,高标准建设各项基础设施,满足各项功能需求。建成符合国家B级标准的主机房,完成局域网、政务网、因特网平台建设,实现三网物理隔离;配置服务器、存储器、终端设备、数字化及音视频设备;建成规范化的档案库房、标准化的数字加工房、开放化的自助查档区;建起具备数据收、管、存、用全流程管理的数字档案馆系统,能够满足各项业务需求。

  高质量要求,从严管控数字资源

  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要求,自2016年开始,区档案馆每年申请专项资金,有序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在统筹考量资金运用、全面分析档案利用价值的基础上,采用“利用优先,逐步推进”的方式,制定数字化工作实施方案,对利用率高、涉及民生和重点工作的档案优先进行数字化。

  为规范数字化工作,区档案馆制定《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著录规则》《档案数字化加工技术规范》。为解决人手不足和设备欠缺等问题,通过公开招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为确保档案信息安全,数字加工房采用门禁系统,全程监控,选派业务骨干对数字加工进行全流程跟踪、全方位监管,建立数字化工作监管台账。为保证数字资源质量,要求承包方建立数字加工全流程随工单,同时区档案馆成立数据质检小组,对数字化成果随时进行抽检,确保条目著录、影像抽检正确率达到98%以上,数据挂接正确率达到100%。

  区档案馆建立了全部馆藏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和全文、照片、音视频数据库,构建起涵盖档案收、管、存、用各项业务的数字档案资源总库、管理库、利用库、数据保全系统。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率达到90.92%,照片档案、音视频档案数字化率达到100%。数字档案馆系统已接入61个区直单位,实现了智慧东昌OA系统原生电子档案的接收,目前已完成11个单位电子数据接收进馆。

  高效率推进,创建进程提速增效

  2021年新馆建成之际,区档案馆制定《东昌府区数字档案馆建设规划》,对数字档案馆建设作出周密部署和系统安排,全馆同志齐心协力、分工协作,全身心投入到建设工作中。2023年年初,区委区政府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列为全区重点改革创新项目,成立由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建设工作步入快车道。

  为加强业务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区档案馆采取集中办公的方式,按照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认真解读测试标准,逐项分析测试细则,建立工作进展台账,对标对表、挂图作战。多次组织业务骨干到此项工作做得好的地区学习交流,多次邀请省内专家现场指导,攻破技术和业务上的难关。通过线上预测评后,创建工作进入攻坚期。围绕专家组反馈意见和测试过程中指出的问题,区档案馆逐项整改完善,实行销号处理,补齐工作短板,为数字档案馆建设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为数字东昌府建设贡献档案力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

  责任编辑:公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