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9 14:49:51被阅览数:337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文/杨建梁 吴君灵 何彦睿 林致远
随着数字化在我国各行各业的不断深化以及各机构对释放数据价值的需求不断加码,档案事业正在面临来自业务和技术的双重挑战。管理对象、需求和场景的变化对档案技术应用及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全面落实的背景下,我国档案工作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稳步提高,档案技术应用与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档案科技事业正在进入新阶段。为了全面了解和分析2022年我国档案技术应用与创新发展状况,笔者采用编码统计、文本挖掘、主题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立项、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档案科技专利和典型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描绘2022年我国档案技术应用及创新发展的整体特征。
2022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立项分析
国家档案局档案科技项目立项是我国档案技术应用及创新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体现了国家对于档案技术发展的需求和导向。2022年度立项的141项科技项目包括常规项目131项、重点项目10项。如图所示,在项目承担单位中,由各级档案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档案馆参与承担的项目数量占比最高,共计88项,其中有9个项目为重点项目。也有如城建档案馆等专业档案馆、高校(研究院)档案部门、企业档案部门的参与。企业同样参与承担了一定规模的科技项目,在所有立项项目中,企业作为直接主体参与承担的项目共计65项,这些企业以档案技术服务商为主。除档案主管部门及档案馆和企业外,高校也是重要的科技项目承担机构。高校参与承担项目共计46项,其中重点项目6项。
2022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主要包含数字档案、技术创新、智慧服务与管理、档案保护、档案数据挖掘、自主可控的档案技术、电子文件归档、档案利用、档案治理等主题词。相关主题涉及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大数据、区块链、档案保护相关技术以及自主可控的档案管理技术。2022年度的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主题有2个特点:一是更加注重自主可控的技术研发,这与我国《“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有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要求相呼应。二是更加注重有关档案数据的开发、利用和长期保管,提示我国档案科技研发及应用的关注点逐渐由数字化向数据化转移。
2022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立项关键词共现K核心网络图
通过构建主题共现网络并利用网络社群分析法,笔者发现2022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立项主题可以分为8类。第一类是以档案数据为核心,涉及档案数据的治理、开发、安全、长期保存等主题。第二类是以电子档案为核心,涉及自主可控的国产化平台、区块链技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等主题。第三类以归档为核心,涉及单套制归档、专门档案的归档技术、流程和策略等。第四类以档案资源数字展陈为核心,涉及数字化展陈技术、历史档案展览技术等。第五类以档案保护为核心,涉及档案修复技术、突发灾害下档案保护应急策略等。第六类以红色档案资源为核心,涉及红色档案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服务的相关技术。第七类以档案参与国家及区域治理为核心,涉及档案参与区域发展、档案优化公共服务等。第八类以档案资源价值挖掘为核心,涉及智能技术、数字人文技术、决策支持技术等。
2022年度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分析
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是国家档案局为了鼓励在推动档案科学技术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调动档案工作者从事科技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而设立的档案科技奖项。获奖成果体现了该年度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推广性,科学水平和技术难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档案科技成果。2022年度共有48个科技成果获得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1项。
从获奖单位分布来看,获奖单位主要由档案主管部门及档案馆、档案科技企业和高校构成,各类档案主管部门及档案馆和企业占据大多数,由档案主管部门及档案馆作为获奖单位的成果有33项,企业作为获奖单位的成果有32项。高校相对较少,仅有9项。从获奖单位的合作关系来看,档案主管部门及档案馆与企业合作的获奖成果有24项,占全部项目的50%。档案主管部门及档案馆与高校合作的获奖成果有5项,占全部项目的10.4%。高校或研究院所和企业合作的获奖成果有6项,占全部项目的12.5%。还有13项成果为单位独立申请。
通过构建主题共现网络并应用主题社群分析法,笔者发现2022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成果主题主要分为5类。第一类是围绕档案馆综合建设的相关成果,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平台、安全保障、目录编制、职能定位等。第二类是围绕档案管理的相关成果,主要包括管理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标准化、安全隐私保护等。第三类是围绕工程数据、空间数据归档的相关成果,主要包括三维模型数据归档、基建项目文件归档、空间数据归档等。第四类是新兴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开发、利用中应用的相关成果,主要包括档案展示、档案遗产开发、智能化归档、音视频档案整理、智能化挖掘等。第五类是关于档案保护和修复的相关成果,主要包括纸质档案保护、档案字迹修复、乡村记忆档案保护、档案墨水研制等。
2022年度档案科技专利分析
发明专利是一个领域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也体现了整个社会对该领域的技术需求和关注点。2022年度档案技术领域的科技专利在数量规模上少于2021年,共计1090项,其中外观设计专利113项、实用新型专利472项、发明专利505项。
2022年省级行政区域的档案科技专利申请规模整体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整体特征。2022年我国档案技术专利申请规模最多的5个省市(山东、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与2021年一致,共计申请专利612项,占全国档案科技专利申请数的一半以上,达到56.15%。华东地区是档案科技专利申请的主要阵地,其次是华南和华北地区,然后是华中、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这种分布形态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以及人口分布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档案科技的发展需要以经济和人才为基础和支撑。
通过初步的主题词词频分析,笔者发现在2022年度档案科技专利申请中,针对档案存放设备的科技专利,包括新型档案柜及其部件设计与研发、新型档案盒设计与研发、各类存放设备设计与研发、智慧档案馆硬件设施设计与研发等具有比较明显的数量优势。除了档案存放设备外,有关档案管理系统图形用户界面、电子档案保管技术等主题也占有一定的比例。通过构建主题共现网络并应用主题社群分析法,笔者发现2022年度档案科技专利主题可以分为4个类别。第一类是档案存放设备的相关主题,包括档案柜、档案盒、智慧档案馆硬件设备等。第二类是电子档案管理技术的相关主题,包括电子档案(文件)管理系统、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等。第三类是有关电子档案管理和展示系统界面设计与交互的主题,分别包括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展示屏幕设计等。第四类是有关区块链和档案存证的主题,分别包括区块链、哈希算法等。相对于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立项聚焦于档案数据、电子档案管理、档案保护等主题,2022年度的档案科技专利更多地关注档案保管设备的设计与研发,更偏向于档案管理的实际业务中的问题。
对策与建议
1.推动档案数据治理的技术体系发展
随着数字化在我国各行各业的不断深化以及各机构对释放数据价值的需求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可能面临着来自上游业务和下游利用的双重数据压力。电子文件和档案的形态也逐渐从数字态跃迁到数据态。面对档案数据这样一种既具备档案特性又具有数据属性的新型管理对象,传统的归档、保管、存证、利用等业务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档案数据的数据属性也决定了对其治理需要依托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笔者认为,推动和建成档案数据治理的技术体系是应对上述挑战的必要手段。只有明确档案数据治理的主要问题,形成档案数据治理的技术体系,才能够良好地应对数据态档案所带来的新场景和新问题,才能够更好地挖掘和发挥档案数据的价值。
2.攻关面向重点问题的自研档案技术
无论是《“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还是2022年度国家档案科技项目立项指南,都特别强调了自主可控的档案技术研发。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也是《“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对各行各业提出的重大要求。从发展历史来看,在档案领域,技术应用相比技术研发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广。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自主可控的技术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该面向结构化数据归档、档案保护和修复、档案数据存证、电子档案长期保管等重点问题开展自主可控的技术研发工作,进一步鼓励高校和研究机构、企业、档案馆开展档案智能技术研发类合作项目,提高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资助水平。
3.打通从技术研发到落地的双向路径
从2022年度国家档案科技项目立项、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档案科技专利申请情况来看,高校、企业和档案馆之间的跨机构合作规模较低,档案科技的产学研融合程度十分有限。这种情况不利于档案技术研究的落地,不利于档案科技的创新,更不利于档案科技的长期良性发展。产学研合作不足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科技项目立项、学术论文发表、专利研发三者存在脱节,专利研发要落后于学术成果和科技项目。只有让产学研深入融合,才能营造档案技术研发、应用、创新和育才的良性循环。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提高档案科技专利申请在档案科技人才评价遴选中的比重,强化档案领域的专利意识。围绕档案领域的重大问题,采用政策工具推动档案科技创新企业的孵化及自主可控的技术研发,以技术升级产业,以产业反哺创新。
[本文摘录自《中国档案事业发展报告(2023)》,内容略作调整]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周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