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档案工作的方法论思考

发布时间:2024-02-29 14:35:22被阅览数:201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文/吴建华  周欣然  梅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档案事业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提出以来,学界业界纷纷围绕其内涵与发展路径进行研讨。有学者特别指出:档案事业面临新形势、新情况与新挑战,包括观念障碍、制度缺陷、技术瓶颈、理论滞后、方法陈旧等在内的现实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档案工作迫切需要在分析、解决问题上提供系统、深层的理论支持,并探索具有创新意义的方法论作为指导。鉴于此,笔者从对档案事业现代化、方法论的认识入手,提出构建档案现代管理模式、全维度破解档案工作中的难题、全过程建立档案工作的时序体系,以期为档案事业现代化的推进,特别是档案工作中“难题”的破解助一臂之力。

  关于档案事业现代化和方法论的基本认识

  1.档案事业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要求档案事业现代化不仅要符合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要求,也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属性和特征,即具有两个基本内涵:一是从世界整体范围看,档案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二是从我国档案事业与其他各项事业的关系看,须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起到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二者处于协调、匹配的状态。这对档案事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定位、根本遵循等提出要求。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档案事业现代化不仅要求档案工作实现理念、制度规范、管理机制、技术手段等全方位的现代化,而且也要求在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档案事业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不竭动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明确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宗旨;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解决档案实际问题;发扬斗争精神,在档案工作方法上力求突破。

  2.方法论

  档案事业现代化建设原则的贯彻、目标的实现需要方法论的支撑。方法论是在具体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方法的理论体系,涉及方法的原理、原则、结构、功能、目的。方法论的本质是理论,通过和具体问题的结合产出解决方案。作为总结、提炼系列方法得到的成果,其源于对问题底层逻辑的深入挖掘、问题内在矛盾的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探究,兼具一定的广度与深度,既能为实际工作中问题的分析、解决指明科学、根本的路径,也可为方法整体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加强档案事业现代化推进的方法论研究,须从多角度入手对方法论进行创新。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档案学研究的心得体会,逐步形成了具有方法论层面意义的成果:一是构建区别于档案传统管理模式、契合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的档案现代管理模式;二是从管理、技术、法规3个维度破解档案事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三是围绕顶层设计、平台建设、绩效评估3个阶段建立档案工作的时序体系,共同助推档案事业现代化的健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构建档案现代管理模式

  档案管理模式是对档案工作内容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规范化描述,在特定历史时期和档案业务环境中产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以档案管理“六环节论”“八环节论”“三字论”为核心的传统管理模式源于早期档案学者对实践工作的总结,其对各项环节的明确划分使档案工作得以技术化、概念化,为各级各类单位中档案部门的设置、档案人员职责的划分提供了依据。然而,这种边界清晰、顺序固定的线性思维连同其对档案业务实践的描述结果,面对新时代背景下档案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被赋予的新发展要求已日益失去解释力,并暴露出孤立、简单、静止、封闭的特点。

  鉴于档案工作表现出向文件形成阶段前移,向数据管理、知识服务深入,与社会发展融合的多维发展趋势,构建档案现代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档案现代管理模式具体由超前管理、实体管理、信息管理和数据管理四大板块构成。其中,超前管理是一种前端控制手段,主张将档案管理工作的起点移至档案形成之前,对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进行有效管理,从源头确保档案资源的质量。实体管理和信息管理板块的设置,对应了档案是载体和信息内容构成的统一体的事实,前者以传统手工管理为主,强调档案的史料价值和凭证价值;后者是突破档案的物理局限,直接针对档案信息进行独立管理、深层加工和利用的表现,其贴合业务背景的转变,引入信息技术作为管理手段,强调档案的信息价值。数据管理是核心,其紧跟国内大数据发展步伐,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档案工作的新生长点。作为信息管理的延伸和拓展,其将电子文件、数字档案资源、网络环境下重要的网页资源和社交媒体文件资源、业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切具有档案属性的数据均纳入管理范畴;并通过对数据价值的提取,将档案资源提升至知识、智慧的高度,提供具有问题导向的精细化服务,实现档案知识与现实需求的匹配,具备管理对象更广、价值挖掘层次更高、技术手段更智能、服务面向更宏观等特征。对上述管理模块的设计,系统贯彻了档案事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和重要原则,是统筹并助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全维度破解档案工作中的难题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赋予档案工作以架构现代化格局的目标,要求以档案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使档案事业完成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战略转变,这项历史性的挑战势必会导致档案工作积弊的暴露和新问题的凸显。聚焦实践问题提出新理念、思路和方法以寻求破局之道,将有效增强档案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与活力。

  档案工作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紧密关联,造成其所涉及因素的多样性及相应难题的复杂性,这意味着要解决档案工作的现存问题,须从多维度入手。通过对《“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上的报告等政策文本中有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部分的梳理,结合笔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诸多难题的解决须包含管理、法规、技术3个维度,不可偏废,缺一不可。以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为例,“存量档案的数字化”是其重要的内容。针对存量档案中各种模拟态的档案在数字化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不仅要从技术上解决问题,如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的更新优化,也要从管理上加强招投标各个环节的管控,优化评标体系,特别是改变单纯按“投标金额”决定结果的做法,更要从法律法规方面从严要求,如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低价竞标”、扰乱市场的企业严格“禁入”。

  构建全过程档案工作的时序体系

  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须建立在对档案工作现有难题的有效破解上,这既要求从全维度入手,即从宏观层面明确解决角度,也要求从微观层面对档案工作的具体流程进行优化。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总体规划、业务管理,并形成及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即从顶层设计、平台建设、绩效评估3个阶段着手,全过程构建档案工作的时序体系。

  顶层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地对系统各层次、构成进行统筹协调,使其能围绕总目标产生预期的整体效应,以全局性、前瞻性、发展性、持续性、长效性为特征。在档案事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难题,都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的,离开了顶层设计,必然会顾此失彼,以偏概全。因此,在档案工作中,顶层设计的作用既体现在其战略性,即落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遵循的重大原则,确定当今及未来一段时间档案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基本格局和推进步骤;也体现在其全面性,即细致规范档案工作的管理、流程、功能、空间等层次,为现存难题的解决提供具体指导。

  平台是指集成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知识服务产品、管理及交流活动等要素的综合环境。平台建设以资源交流和共享为主要任务,与单纯服务于特定对象及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不同,它们之间呈现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且作为系统建设的依托,在档案工作中,平台可通过对各系统资源、业务、技术的集成、共享,集合多项有利条件解决问题。为有效发挥平台在档案工作中的作用,须以适用性、前瞻性、安全性、渐进性为原则,即在讲求实效、顺应发展趋势、保障信息安全、依照需求内容有计划地进行业务部署的前提下,有序开展基础性建设工作,包括明确管理对象与基本职能活动,梳理业务要素与活动流程,设置集成、动态、应急、全员化功能。基于此类平台的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无论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各级各类档案馆,均应成为今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绩效评估指基于工作的效率、能力、质量、效益等方面的考量,对工作过程中投入、产出所反映的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的活动。在档案工作中,绩效评估作为检验工作成果、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主要起到精细化管理、综合衡量投入与产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一方面,档案管理需要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将档案工作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挂钩,讲求档案业务与外部环境、数量与质量等的有机统一,这既符合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内核,也是通向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档案事业以现代化建设的使命任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档案工作迫切需要科学方法论的正确指导和有效统筹。新时代背景下,构建档案现代管理模式,全维度、全过程破解档案工作的难题,是破旧立新,助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使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常大伟.中国式档案事业现代化的时代内涵与发展路径[J].中国档案,2023(7).

  [2]郑金月.“三个走向”是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档案与建设,2023(5).

  [3]金波,晏秦.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J].档案学研究,2019(1).

  [4]吴建华,归吉官.论档案现代管理模式[J].档案与建设,2015(2).

  [5]薛四新.数字档案馆的顶层设计探究[J].档案学研究,2008(5).

  [6]蔡立辉.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与方法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周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