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区:以“三个细化”破解旧村改造归档难题

发布时间:2025-03-27 09:14:13被阅览数:29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网  作者: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委办(档案局) 韩良

  旧村改造主体多、周期长、材料杂,档案归集一直是困扰基层的难题。近日,广东省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黄埔区制定《旧村改造档案管理工作指引》,为黄埔区旧村改造档案归集提供了解决方案。
  一是细化职责分工,理清“谁来归”。明确区档案局、区城市更新局根据各自职能负责监督指导全区旧村改造档案工作。各镇街负责做好本单位旧村改造档案工作,监督指导所属村(社区)开展有关工作。村(社区)负责做好村级组织(包括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旧村改造档案工作,加强对项目合作公司掌握材料的后续收回和归档。通过细化部门、镇街、村(社区)归档责任分工,有效理顺旧村改造档案归属流向,切实扫除归档“责任盲区”。
  二是细化归集范围,明确“归什么”。坚持为基层“减负”,让服务“增效”,编制《旧村改造项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供镇街、村(社区)使用。首次将旧村改造实施方案审批、拆迁补偿安置、集体土地专用、合作企业招商、批后实施建设、资金监管等全流程材料纳入归档范围,确保旧村改造档案应收尽收、应归尽归。此外,还鼓励镇街、村(社区)围绕文化典故、口述历史、新旧影像、老旧物件等拓宽采集范围,为记录城市记忆留存更多特色档案资源。
  三是细化整理方法,指导“怎么归”。为解决镇街、村(社区)档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档案整理不够规范的问题,同步编制《旧村改造档案整理规范》配套印发,针对旧村改造档案分类、组卷、排列、编号、编目、装订、装盒分步骤进行实操指引,方便基层档案人员掌握规范的归档整理方法。同时,积极推动镇街、村(社区)开展旧村改造档案数字化加工和管理,最大程度为后续查考利用提供便利。
  下一步,黄埔区将持续加大档案服务中心工作力度,积极探索新模式下城中村改造档案归档路径,在留住乡村记忆、展现发展成就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黄埔样本作出档案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