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静瑜建议 深挖档案数据知识价值赋能企业创新

发布时间:2025-03-10 17:13:27被阅览数:92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艳方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如何带领企业持续在“第一”“唯一”等领域取得突破,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创新航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静瑜长期思考的问题。

  “我们公司名叫‘中创新航’,创新就是我们的血液和基因。”对她来说,“2021年11月16日《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这件档案有着特殊意义。这一年,为更好服务全球市场,公司决策层着手启动品牌战略升级。在同年召开的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中创新航”作为新的名称和品牌正式通过审议。会议决议成为第一件写有这一新名称的档案。

  透过档案,可以看到其技术创新之快、频率之高:2018年至今,作为“电池专家”,每一年都有引领行业的关键性技术和产品发布。最初,以动力电池领域的突破为主,这与公司的业务战略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需求相匹配。此后出现新动向,2023年,突破性的创新主要发生在储能电池赛道。现如今,呈多点开花之势,从新能源汽车制造、储能项目延伸至低空飞行、人形机器人等新场景。

  事实证明,市场竞争大浪淘沙,唯有创新才能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韩国电池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创新航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上升至全球第四位,是榜单中唯一排名有所提升的企业。在储能领域,作为业内最早从事储能领域电池技术与市场开发的企业之一,先后参与国家示范性项目20余项,有着长期技术积累。据咨询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发布的2024年储能电池全球出货量榜单,其位居全球第五。

  在刘静瑜看来,创新的根本,在于对客户需求的洞察与满足。档案数据作为企业重要的知识资产,能够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帮助企业“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把对的事一次做对”,赋能业务发展——

  研发人员开发新产品时,根据过往产品项目总结报告、问题及防错清单、工艺过程等提取有效信息,避免出现类似问题,使新产品研发更为高效。销售部门制作标书时,通过展示经脱密处理后的销售订单、产权证书、奖牌等,证明公司的业绩和实力,为赢得订单提供支持。工厂、质量等部门利用完整的量产产品追溯记录,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降本增效、提升质量。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中,技术成果鉴定、专利研发、标准参研、应用证明等材料有力证明了成果的创新性,助力公司获奖……

  随着数智时代全面到来,刘静瑜表示,要全力实施数智化战略,进一步加强海量档案数据全生命周期应用,开展更高阶的档案知识价值挖掘,赋能企业创新。下一步,将积极尝试企业自有智能体建设,将档案管理平台等相关系统数据接入智能体中,推动档案工作新跃升。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3月10日 总第4260期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