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06 17:46:59被阅览数:92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网 作者:福建省泉州市档案馆 黄金泽
福建省泉州市档案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找准档案工作和市委中心工作大局的契合点,深挖活用档案讲好泉州故事,有力彰显档案工作的政治担当、历史主动和支撑作用。
一是增“富”馆藏,提升档案“硬实力”。在全市统一部署、联合实施“红色档案”普查工作,广泛深入全市13家综合档案馆和43个革命遗址现场查看现有红色档案,登记红色档案3000余件。开展全市侨批档案资源大调查和备案登记工作,创新性将侨批资源调查工作接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智慧平台,推动“点面结合”。开展市直单位“十四五”期间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大调查,充分摸清现有“家底”,确保市档案新馆投入使用后能及时大批量接收档案。依法有序推进到期档案移交进馆工作,馆内现有全宗246个,馆藏档案33万卷33万件。精准发力民生档案资源,系统收集市级有关公民社保、婚姻、出生、教育、安征迁、信用、医疗等各方面的原始凭证,接收民生档案近10万卷。建立健全重大活动档案工作机制,与重大活动主(承)办单位共同做好申遗、脱贫攻坚、土地确权、海丝艺术节、世界闽南文化节等重大活动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聚焦泉州红色文化、海丝文化、世遗文化、侨台文化等,按照“征集一批、购买一批、复制一批、寄存一批”的思路,抢救式收集保护本土珍贵特色档案资源,累计征集侨批档案4409件、红色档案3205件、涉台档案3052件。对进馆后的珍贵特色档案实施“专业化整理、专库化管理、专题式共享”,建立市、县共享的档案文献资料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高标准整理、高规格收藏、高水平共享。
二是用“活”媒介,赋予文献“生命力”。成功申办中央档案馆珍贵档案文献专题展览,吸引全市党员干部2万余人次参观。赴新疆昌吉市举办“两地书·家国情”——泉昌侨批档案文献展,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赴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举办“海丝情忆铸牢情深”侨批档案暨海丝社科文化展,大大增进两地人民友谊;赴印尼首都雅加达举办“世界记忆海丝珍遗——泉州侨批文化展”,并展播侨批主题MV和沙画作品等,有力拉近海外侨胞与祖国的情感距离。启动民营企业走访服务专项行动,梳理14条企业需求,提出22条服务举措,并专门研发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供40余家企业免费使用。联动县(市、区)档案部门,多渠道开发馆藏档案资源,举办档案中的家风文化全市巡展,联合鲤城区举办“最泉州”摄影展,联合洛江区举办“洛有所忆”洛江老照片展,联合南安市编纂《成功颂》书籍等,并向全市各镇、村赠阅5600余本《泉州市乡村记忆文化项目汇编》。
三是助“燃”古城,展示侨批“真魅力”。扩大泉州侨批馆影响力,指导鲤城、洛江、石狮、南安、永春等地建设泉州侨批馆分馆,指导永春建成全省首个侨批主题广场,形成“1+8”全市侨批网状展示格局。争取省档案局、省档案馆支持,积极筹建规模更大、规格更高的福建侨批馆。整合全市“迁台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协调争取国家重点档案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惠安县在国家4A级景区崇武古城核心区内创新建设“泉州市侨台档案展示馆”,为台胞回泉开展宗亲联谊、寻根谒祖、互访交流等活动搭建平台。以打响“泉州侨批”档案品牌为目标,设计侨批主题IP形象阿批仔和小侨妹,推出一系列侨批周边文创产品,获评第二届全国档案文创作品展示交流优秀作品奖;联合泉州文旅集团,设立全国首家泉州侨批文化主题公馆(民宿);推出首部侨批主题原创沙画视频作品《侨批》,拍摄全国首部侨批主题网络微短剧《漂洋过海只为你》,拍摄《跨越山海的侨批》侨批主题宣讲片。以泉州侨批馆为阵地拓展宣传展示功能,先后组织开展档案展、夏令营、书写侨批、主题音乐会、“馆长讲侨批”等近10个不同主题的档案文化宣传活动,使泉州侨批馆成为全市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实践基地,市民、学生的研学宝地和广大游客的打卡胜地,“到泉州游古城、游古城打卡侨批馆”成为文化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