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标展现荆楚文化魅力——湖北省档案馆新馆概览

发布时间:2024-01-25 14:38:50被阅览数:596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1.jpg

湖北省档案馆新馆外观

  文/汤群

  湖北省档案馆新馆位于东湖高新区花山生态园,占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60053平方米,建筑高度63.7米,总投资约5.08亿元,2018年4月开工建设,2022年6月建成,是湖北省政府“十三五”规划重要工程。新馆建设先后荣获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奖、武汉市建设工程黄鹤奖金奖、湖北省建设优质工程(楚天杯)和国家优质工程奖。

  设计精美,彰显荆楚历史和档案文化特色

  湖北省档案馆新馆作为湖北重要的公共文化场所,在建筑设计上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重点突出荆楚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荆楚文化的历史和风貌,展示了档案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整体配色采用荆楚建筑常用的红黑色调,樱花红与楚国古典红棕色搭配,具有浓郁的浪漫神秘气息。建筑主体分裙楼和主楼,两者各具特色又浑然一体,裙楼空灵舒展,主楼挺拔耸立,高大的主楼耸立在连绵的裙楼屋面上,像一艘巨轮昂首航行在波涛起伏的历史长河中。

  裙楼设计充分借鉴楚国鹿角立鹤造型,两端微微翘起,楼顶连续完整地铺展开来,形似摆满卷宗的书案,空灵古朴。流畅的曲面屋顶与古代青铜器的造型有异曲同工之妙,寓意悠久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

  裙楼主入口设计借鉴荆楚古建筑中深挑檐的建筑理念,将之转化为现代的入口灰空间。裙楼主入口处设置一个长17米、宽46米的巨大灰空间,恢弘大气,完成了室外喧嚣环境到室内宁静文化氛围的自然转换,是传统建筑屋檐的抽象表达,具有模糊内外空间的功能,使内外空间形成自然有机的整体。

  主楼方方正正,犹如一枚精致的玉玺印章,通体采用层层垒叠的档案卷宗纹理。印章是档案密不可分的组成元素,卷宗纹理、印章元素作为建筑语言符号,表达档案文化蕴含着社会文明、历史底蕴与民族精神等文化要素。

  新馆建设将古朴的荆楚风韵用现代的建筑手法进行演绎,与档案特色融会贯通,在建筑设计中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融通古今践行中华文化自信。

  布局精细,紧扣“五位一体”功能需求

  新馆具有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电子文件备份中心“五位一体”的国家综合档案馆功能要求,集中统一管理全省的重要档案资料,为新时代湖北档案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内外有别,布局合理。裙楼入口宽幅矩形灰空间,作为主大厅外的遮荫大门廊,避免了阳光对主大厅的直晒,形成一个半室外的开放式活动空间。该空间采用自然采光,节能环保,场地宽敞,功能灵活,可举办开幕仪式、宣教、演讲、表演等各种活动。2022年国际档案日之际,中国档案学会、湖北省档案馆联合举办的档案新技术新成果新机遇交流活动就在此举办。进入新馆一楼主大厅,是17.5米高、面积约1025平方米的高大空间,主大厅东侧是1849平方米的对外开放固定展厅,大厅西侧是943平方米的阅档大厅,设置有120个查阅服务座位。阅档大厅西侧设兰台文库书刊资料展示阅览区,同时为社会公众提供书刊资料查阅利用服务,展示特色档案书刊资料、文创产品、编研成果等。一楼主大厅楼梯直通二楼展览和三楼学术报告厅。所有对外服务功能区域设置共享空间,将展览厅、阅档和阅览厅、报告厅与展示和交往空间紧密串联,营造连续、流动、开放、亲民的空间形态,布置蕴含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突出“档案文化”特色等内容,充分展现现代化的开放型档案馆。对外服务功能区将为群众提供查阅档案、观看展览、读档学史、聆听讲座、文化社交等档案文化体验。

  主次分明,结构严谨。新馆良好的档案保管保存环境和条件,致力于打造功能完善的档案实体保管基地,构建现代化档案馆。新馆档案库房位于主楼的2~15层,总面积31672平方米,用于保管档案实体,库房区域与其他区域严密分隔,确保档案实体安全。二楼设370平方米的抗疫档案特藏库房,三楼设兰台文库书刊资料存储库房,面积303平方米。新馆共设置了10部楼梯和7部电梯。新馆一层南侧是主出入口,设接待大厅、查阅区、大型固定展区、音像档案阅览室、接待室。工作人员通过东侧业务技术入口进入技术用房区。档案通过北侧档案入口进入,在一层接收整理后送到库房。中心控制机房设置在一层南侧主出入口右侧。各功能区结构严谨,互不干扰,流线组织清晰合理,形成有机统一高效运行的整体。

  新老结合,功能互补。新馆投用后,老馆仍继续保留。把新馆打造成功能完善的档案实体保管基地,把老馆打造成高效便捷的档案信息利用基地。新馆将承载“先行区建设档案大数据中心”等,启动十大档案专题数据库建设。这既是档案资源建设,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既是传统业务,更是创新业务,将为湖北“先行区”建设提供及时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档案库房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讯安防系统等保证库房安全高效运行。同时,新馆按照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测评标准,搭建了智能化软硬件平台,建成数字档案馆系统。馆内实行物业全包服务,严格落实消控要求,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防,建成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中心机房配备了全新的高性能服务器、交换机、磁盘阵列等硬件设备。各类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运用,必将推动湖北省档案事业踏上新时代发展的快车道。

  工艺精湛,打造档案文化精品工程

  新馆建设融入绿色档案建筑理念,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实施路径,积极推进档案馆库的绿色低碳建设。灵活应用各类创新的节能技术和材料,从各个环节对整体能耗进行合理优化,最大限度实现创新、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

  采用新材料,满足多功能需求。大楼主入口的对外服务大厅运用铝板呈现了竹简简化的折扇样式,运用现代材料展现了中国古文化韵味。为了更加轻盈,采用了大冲孔率的铝板,采用点式玻璃幕墙的不锈钢拉索形式,使铝板内外美观,整体轻盈,为整体空间增添了文化氛围和现代感。裙楼采用预应力坡屋面和钢结构构架形式,保证建筑空间及双曲屋面造型。里层采用中空玻璃,外层采用仿石材料进行遮阳,既达到立面纹理的效果,又满足室内的采光通风需求。从外看与石材纹理浑然一体,从室内看透如一层窗纱,实现材料与立面设计的虚实结合。档案库房外墙采用双层加气块轻型墙体,带内外双层岩棉保温设计,有效保证库房内的温湿度控制。库房入口设置缓冲间,采用保温门,外墙采用双墙和双层保温材料,最大限度确保库房温湿度恒定。

  运用新工艺,有效节能降耗。主楼幕墙通过不同厚度的樱花红石材组合拼接,石材幕墙采用开放式结构,不打密封胶,生态环保;雨水能冲刷积灰,自洁效果好,避免密封胶老化后对板边油性渗透污染,持续保证建筑外立面整体效果。裙楼幕墙采用断热铝合金双层中空低辐射玻璃,采用竖向、横向格栅,遮挡西晒,保证遮阳、通风、采光等物理性能。绿地面积达35%,室外采用透水性地砖铺设人行道、孔型混凝土砖铺设室外停车场地,综合场地内透水地面达45%,有效改善了地表水渗透能力,减轻了排水系统负荷。

  采用新技术,推进可持续发展。在档案馆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采用新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通过部署雨水回用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等绿色可再生能源系统,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积极响应了国家“双碳”战略。档案库房采用高压细水雾消防系统,办公区采用喷淋系统,机房采用洁净气体灭火系统,3种消防设施因地制宜、按需配备,满足不同场地消防需求。采用新的消防技术,一次性安装,可持续永久性使用,降低运营成本。针对档案保存、保管、利用及安全保护,采取整体性和系统性措施,落实国家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举措,推进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应用智能化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对设备、物业设施、环境状况、能耗等进行监控调节,满足节能与舒适的要求。中控室开放式的集成平台能够集成馆内各种建筑设备的信息,物业监控档案馆建筑内部总体运维状况,实现建筑设备、物业设施、环境状况、能耗等智能化集成监控。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馆建成并全面投入使用是湖北省档案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湖北省档案馆将以新馆全面启用为契机,全面加强档案馆“四个体系”建设,推动引领全省档案事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荆楚篇章贡献档案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湖北省档案馆

  责任编辑: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