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0 17:37:43被阅览数:93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网 作者:安徽省黄山市档案发展中心 李贝贝
2024年以来,安徽省黄山市档案馆将全市非遗档案工作列入重点工作清单,扎实有序推进工作进度,非遗档案工作初见成效。
一是组织一次工作调研。为进一步推进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保护和传承,规范“非遗”档案归集移交等工作,提升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市档案馆、市档案局、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开展了非遗档案专项检查调研。调研组一行全面考察了黄山市非遗保护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以及市非遗档案存量、整理、归档情况和非遗档案发掘、征集和保护工作的有效方法、存在问题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项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程大位珠算法、黄山毛峰制作技艺、太平猴魁制作技艺、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4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8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3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4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97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20个,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5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122个等。
二是有序推进非遗档案采集工作。截至目前,市档案馆联合市非遗保护中心共同建立的非遗档案采集小组,已采集徽墨制作技艺以及徽派版画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非遗档案,累计采访非遗传承人11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5人,市级传承人3人;访谈录像、录音等数据600多GB、照片441张;发布相关口述档案专题信息9条等。
三是出台一份指导性文件。2025年1月6日,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和市文旅局共同制定实施“非遗”档案归集方案,明确相关职责和任务,联合出台《关于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非遗”档案工作。要求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非遗保护机构和项目保护单位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整合资源、强化管理、完善制度、抓好队伍,下大力气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确保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下一步,市档案部门将有序推进非遗档案归集工作,全力做好非遗档案归档指导、开发利用等工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黄山篇章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