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档案馆以“四个确保”高质量完成2024年度档案接收工作

发布时间:2025-02-11 17:28:29被阅览数:111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网  作者: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档案馆 马倩

  为高质量推进全县到期档案接收工作,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提升服务水平,推进全县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进程,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档案馆主动作为,优化服务,依法开展档案接收进馆工作,为优化馆藏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推进工作进度,确保年度目标圆满完成。根据历年接收情况和全县各机关单位室存实际确定档案接收计划,及时印发《关于2024年接收部分单位到期档案进馆的通知》,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明确档案接收内容、接收要求和进馆时间,督促各单位做好本单位职能活动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图表、声像、科技、会计、实物等各门类各载体的立卷归档工作,并及时完成本单位全宗介绍、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编研等材料,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移交进馆。

  二是狠抓归档质量,确保业务指导落实落细。秉持服务下沉、指导前置的工作理念,为提升全县档案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县馆分期分批分片区组织开展档案专题培训10余次,以档案人员学习需求和工作实际为导向,累计培训达500余人(次)。结合填报《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国有档案资源普查》工作,摸清机关单位室藏档案管理现状,切实掌握档案数量、档案门类等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各单位室藏档案“底数清、情况明”,对统筹推进各类档案接收进馆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和质量保障。同时指派业务骨干深入各单位全程跟踪指导,确保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档案接收进馆质量和效率。

  三是把牢进馆标准,确保移交接收依法依规。采取分批移交、有序进馆的方式,对移交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推进档案移交接收进程。开展建立移交单位和档案馆共同审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对照档案移交接收标准规范要求,对移交档案进行逐卷(件)检查,对不符合进馆质量标准的档案立行立改,做到档案接收进馆工作有序推进。

  四是丰富档案门类,确保馆藏资源逐步优化。2024年度共指导完成并移交进馆16个全宗单位。接收范围包括撤并乡镇及机构涉改单位的文书、会计、科技档案及土地确权、党纪学习教育等10个档案门类,共计接收17454件、90463卷、215张照片。对进一步强化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丰富馆藏资源和结构,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及总结经验、探寻规律、工作查考及研究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一步,县馆将持续做好到期档案接收进馆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档案服务新思路、新模式、新手段,进一步打造馆藏丰富、结构优化、门类齐全、特色突出的档案资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