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7 17:26:04被阅览数:159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李晓薇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作为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祖国边疆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延边曾是抗日战争的东满根据地,解放战争的可靠后方,抗美援朝战争的前沿阵地。“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是延边大地上一批批革命先烈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州档案馆坚持“用档案发声、让档案说话”,利用弥足珍贵的红色档案,讲述发生在延边土地上的红色革命故事,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带领延边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用力挖掘,归集红色档案
红色档案记录和见证着历史。州档案馆依托延边深厚文化底蕴和光荣革命历史,扎实开展红色档案收集整理和挖掘抢救等工作。通过拓展收集范围、加大接收力度、主动上门服务、举办捐赠仪式、颁发捐赠证书等方式,陆续征集一大批红色档案进馆。据统计,目前已征集到各类刊物、票证、邮票、荣誉证书等100余件、照片1000余张,为系统性展示研究延边红色记忆提供了珍贵史料支撑,更为常态化征集历史档案积累了经验。与此同时,加强红色档案资源管理,对当前红色档案资源的数量、内容及保管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做到“家底清”。此外,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管理水平,配备恒温恒湿系统、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等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切实筑牢档案安全防线。
用心研究,解码红色文化
州档案馆深入挖掘馆藏红色档案资源,编撰完成《解放档案1945.10—1948.03》《胜利档案·抗战延边》《峥嵘岁月 砥砺前行——延边各族人民早期奋斗历程》《延边抗战英烈人物录》《红色传承》《延边州档案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档案画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重要文件材料汇编》《民族团结进步足迹》等一批编研成果。组织拍摄制作历史档案文献专题片《青春“燃”边》。召开红色档案新闻发布会,从馆藏档案中精选一批红色档案向社会公布。这些成果不仅有效推动了馆藏抗战档案资料的保管、保护和开发利用,更为社会各界深入研究延边革命老区的红色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用心布展,铸牢红色信仰
在夯实业务基础的同时,州档案馆结合重要历史时间节点,倾力打造“百年延边”档案文献展和“延边记忆——馆藏历史档案资料特别展陈”,全方位展示延边各族人民取得革命斗争胜利、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团结奋斗史,真实展现了先烈们坚定理想、矢志献身的伟大胸怀。2024年,为展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新作为,深入挖掘延边“四个共同”“四个与共”历史文化资源,运用档案仿真复制、数字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以档案视角倾力打造“石榴红”档案文化室,生动讲述了延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实。
用心演绎,讲好红色故事
为用好用活红色档案,州档案馆积极搭建馆校合作交流平台,让红色档案走出“馆门”、走进“校门”。与延吉市北山小学建立馆校爱国主义教育共建机制,通过举办档案开放日、互聘“小小讲解员”和校外辅导员、开展暑期红色研学之旅等活动,让学生们从生动的档案文献和图片中了解延边红色历史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据统计,州档案馆已接待学生和家长参观打卡7000余人次。2024年,与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签署合作协议,设立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旨在发挥馆藏档案资源和高校专业人才优势,不断推动馆校互动、交流培训、课题攻关和教学实践,让红色档案成为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载体。通过珍贵的历史档案,高校师生能够近距离感受延边革命斗争史的艰辛,进一步增强高校实践课程的代入感和吸引力。
用智呈现,复活红色记忆
作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州档案馆坚持数字赋能,力求高效有序推进红色档案资源数字化工作,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延边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解放的史实,收集整理大量珍贵档案资料,深入开展红色档案资源专项摸底清查,建成革命历史专题档案数据库。坚持共建共享,围绕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延边州庆70周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时间节点、重要工作、重大纪念活动等,充分利用专题数据库,积极参与延边州各类文化陈列布展、史料编撰等工作,通过深入挖掘馆藏资源,为相关单位提供了大量的珍贵红色档案,生动再现延边人民不畏强敌、奋力前行的精神风貌。
档案,镜鉴沧海桑田。昂首奋进新征程,用红色档案传承红色基因是时代命题,更是时代使命。新征程上,州档案馆将持续深耕红色“沃土”,让红色历史在延边的广袤大地上深深烙印,发出具有延边特色的档案强音。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1月16日 总第4239期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