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7:49:44被阅览数:237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网 作者:洞头区档案馆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档案馆坚定扛起“两个先行”担当,深耕为基层服务责任担当,档案的社会文化教育功能、档案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档案文化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取得长足发展。先后获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温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市级社科之家”等系列称号。
一、围绕渔村群众需求,做实档案基础
不断强化民生档案收集,数字化赋能,打通档案查询通道,满足海岛群众档案查询、利用需求,不断提升档案服务中心、服务群众能力。一是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目前,全馆馆藏档案数字化率100%。其中民生档案占比馆藏总量73.7%,民生档案全面实现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双套进馆,构建了类型丰富、形式多样、内容完整的档案资源体系。二是推进档案征集实时化。探索开展档案“隔年进馆”工作,建立“一月一归、一年一编”资料征集机制,定期开展区委区政府重大活动、重特大事件专题档案收集,实时征集社会各界提供的实物档案、重要人物档案等,做到“随时归档,用时可查”。圆满完成机构改革、村社规模优化调整、村社组织换届选举、脱贫攻坚等各个重要时期档案处置归集工作。三是推进档案查询一体化。依托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馆室一体化功能,谋划“查档‘一件事’集成办理”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整合区档案馆和各单位档案室的档案业务,系统归集各单位分散的文书档案、照片档案、行政审批电子文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疫情档案等。开通“机关查档直通车”,在区档案馆与进馆机关单位之间建立档案互查协查机制。打造“全区政策性文件无障碍查阅平台”,以点对点形式共享区委、区政府等102个全宗46万条数据,完成率100%。有效推动全区馆室协同共进,形成各单位档案数智共享工作新格局。
二、围绕海岛乡村振兴,做活档案馆藏
深挖档案文化资源,唤醒沉睡档案历史记忆,为海洋非遗传承,海岛乡村振兴持续提供助力,彰显档案服务乡村发展能力。一是挖掘地方特色档案元素。探索档案事业向民间延伸,协调各方力量利用民间档案共同构建社会记忆。在形成具有地方特色风俗档案、非遗传承档案等数据库的同时,对具有一定历史年代的“老照片”“老物件”等藏品的背后故事档案进行整理、编辑。《岁月留痕—洞头老物件》《百岛寻宝》《民国时期档案微故事》等,从档案人的视角,将洞头记忆信息准确阐述到位,达到了存史、教化作用。洞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纪录片,富有地方特色的《海岛记忆》系列专题片多次被新华社及新华社海外版采用。二是注重深化档案文旅整合。随着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为吸引更多的游客留下来,去了解洞头的过去及人文地理,洞头区档案馆充分利用“千村档案”数据库文字、图片成果,制作各具不同的古村视频,向广大游客进行推介。精心设计档案文化宣传品装饰画,让档案走进民宿,在为民宿环境添彩的同时,也传播了洞头文化。写实书籍《远去的村影》、公益广告《创业兰台》、微纪录片《鹿西纪事》从不同角度,让在外游子了解洞头的过去和风土人情,用乡愁唤醒回乡创业的激情,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三是推进档案服务优质便捷。坚持让档案走出“深闺”、走向社会、走近大众。依托档案查询中心、省域数字档案智慧服务平台“档案查阅服务”、长三角民生档案在线查档共享平台等线上线下载体,贯通“现场查+网上查+掌上查”服务链,实现一网查档。推进服务群众便利性改革,走进基层、走进工程、走进民宿、走进家庭,助力基层党建、重点工程、“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化改革、家庭档案建档等工作,大力推广自助查档、掌上查档、预约查档等,满足企业、个人查档服务需求。
三、围绕海洋文化育人,做优档案宣教
推进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海洋产业、海岛发展、海霞精神等特色专题档案梳理,将档案的历史基因与文化要素显性化,不断提升档案育人效果。一是构筑档案服务共享格局。打造“三厅三廊一平台”。洞头区档案馆立足主责主业,以馆藏档案资源为素材,着力打造“城市规划展示厅”“党性教育展示厅”“洞头印记展示厅”“记忆洞头”“走进档案”“辉煌百年•红动百岛”及智慧党建综合信息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档案文化精神内核,推进档案文化资源的共享、开放与利用,吸引社会公众参与档案文化活动。发挥档案馆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社科普及基地、红色记忆展厅的阵地宣传教育作用,与各部门联合共筑职工党史教育基地、巾帼红色教育基地、大学生思政教育基地、“海霞红女工之家”。二是彰显档案文化传播力量。从“五大主题十大载体”入手,梳理出台档案宣传工作意见,扩大档案工作影响、提高档案工作地位。从最初的“为洞头人民打造记忆之城”“共同的记忆”寻访活动出发,到借助微信公众号、移动短信、党史讲堂等载体,不断推出“洞头记忆”“党史周刊”“档案红色故事”等。优化提升“记忆洞头”品牌,深化“记忆洞头”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作用,在公众号增设“城市记忆”“历史上的今天”等栏目,每周定期发布2期内容,持续刊载馆藏编研作品。寻求多方合作,扩大档案文化传播覆盖面。与区融媒体中心开展专题档案宣传长期合作,拓宽档案史料编研成果有效传播渠道。在广播“听见行走的洞头”栏目讲述“解放洞头口述史”“洞头70年70事”;以音图文形式在“洞头融媒”微信公众号上推出《民国时期档案微故事》等;在洞头新闻网开辟“这里读档”版块,设置“记忆洞头”“历史上的今天”两个固定专栏;借助“百姓茶坊”专访栏目,宣传区档案馆整体工作成效等。近年来,洞头档案工作在《中国档案》、中国档案网、浙江在线、《浙江档案》、浙江档案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电视直播)、温州新闻综合频道(快点温州)等平台都有不同程度的报道。三是构建红色档案教育网络。利用“海霞”等红色专题档案数据库,编撰出版《砥砺奋进的五年》《解放洞头口述史》《洞头70年70事》等档案编研作15种,在村居文化礼堂和百姓书屋、城市书房设立档案史料专柜,激活档案文化建设纵深拓展。推出《档案带你看沧海巨变》《追溯红色记忆 传承海霞精神》《档案见证百年党史》等20余个微视频,组织开展“记忆洞头”“筚路蓝缕,逐梦前行”洞头党史事件图片巡回展、“洞头发展70周年荣誉展”“民国时期珍贵档案展览”等,以档案的视角讲好故事、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