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7:52:50被阅览数:29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瑞环
“过去,我们很少从文献遗产角度来看档案工作,今天才认识到文献遗产的重要价值,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要积极参与申报,加强工作统筹、资源统筹,更好挖掘区域档案文献资源,更好讲述区域故事和中国故事。”“培训班既有工作思路介绍,又有经验分享,更有手把手的辅导,而且这样的辅导来自富有申报经验的一线专家乃至世界记忆名录分委会委员,可以说是最高水平的。”“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业务指导司和交流合作司联合培训,通过业务的互通互融,协同将档案价值不断放大,将孵化更多优秀项目,在国内发光发热,在国际舞台绽放魅力。”……
金风吐睿,锦囊探计。正值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申报前期,紫金山下,六朝古都,一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与《世界记忆名录》申报宣介培训在江苏省档案馆火热进行。“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作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下一步工作打算是什么?”“新时代如何开展档案宣传?”……会场屏幕上的幻灯片不断翻页,与会人员聚精会神,仔细聆听思考。透过宣介培训这扇窗,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被传得更远更响。
与此同时,大家也更关心——从“我们的记忆”到“世界的记忆”,这条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出发:从地域的到民族的
“我们馆藏一位老先生多年来的生活收支档案可以申报吗?”“怎样才能增加申报成功率?”“我们申报的川菜档案文献存在一个特殊的时间跨度,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处理?”……在这场“面对面”的培训中,各种提问层出不穷,而这些问题不仅是各地档案部门立足自身实际申报情况的内在诉求,也是着眼于未来申报工作的前瞻思考。
我国早在2000年便启动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评选工作,至今已20余载,共完成5批申报。从无到有、由少变多,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类型不断丰富,保护经验不断积累。2021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国家将着力开展“档案文献遗产影响力提升工程”。2022年,在组织第五批申报时,国家档案局专门将申报途径从经省级档案主管部门推荐进一步扩展到经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推荐,并要求地方档案主管部门加大对档案系统外,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文史馆等单位历史档案文献的挖掘力度,不断扩大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覆盖面,进一步与世界记忆项目接轨。另外,全国各地档案部门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参考《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遴选标准,许多省市出台了珍贵档案文献的评选办法。如,浙江、湖北、山东、福建等地建有本区域的“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并且组织了区域文献遗产的申报和评选。
在全国范围内的申报日趋白热化的同时,各地档案部门内部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由此也带来了档案工作的新气象。“好的申报项目就像藏在蚌壳中的珍珠,既需要慧眼发掘,也需要精心打磨。有成都老茶馆档案成功申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的经验在前,我们坚持‘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大力挖掘馆藏,通过办公室统筹安排,明确所有业务处室均可参与申报,充分激发全馆干部的申报热情和积极性。这一过程中不断储备新的申报选题,形成‘重馆藏向重开发利用转型’‘保管员向研究员转型’的工作氛围。”来自成都市档案馆的贾燕妮告诉记者,“与此同时,由于所申报的档案文献大多沉淀在民间,在四处走访协调征集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珍稀历史影像以及罕见的大师手稿等,极大地丰富了馆藏资源。以申报为契机,我们的征集工作也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在甘肃,这样的竞争同样热火朝天。在培训班上进行案例展示的冯丽莉告诉记者:“甘肃省档案馆高度重视申报工作,在整理馆藏阶段,全馆就对具有特色的档案进行归类和特别标注。当接到预申报通知后,全省上下积极准备,仅在摸排阶段就有12家单位申报了13个项目,最终选中5个进行申报。”据她介绍,目前甘肃省档案馆很多档案文献遗产都具备申报条件,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社会公众对珍贵档案文献的了解程度极其有限,申报人员对申报评选办法不熟悉,以及人才、资金缺乏导致发掘力度不够等原因,申报项目的质量和数量一直上不去。“以此次申报为例,我们前期和兰州大学等单位合作挖掘馆藏,同步研究申报文本的撰写。但因经验不足,对评选的具体标准把握不准,在撰写申报文本时常常会陷入思维定式,有很多‘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而这次仅在提交演示资料阶段,国家档案局专家的几句修改建议,就让我们茅塞顿开。”
为了统筹好两个名录的申报工作,国家档案局于6月下旬建立起项目专项工作机制,并围绕两个名录的培训宣介内容、宣介对象和工作分工排定宣介日程表。培训前进行宣传预热,如在媒体上开设专栏,通过对《世界记忆名录》入选项目单位负责人的系列采访报道,宣传申报的意义,交流工作经验。“按照专项工作机制,我们参照《世界记忆项目》的申报要求,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申报要求进行修订,进一步增强名录的信度和规范性。同时,为了提升培训质量和效益,坚持把培训与项目预申报、预审工作相结合,要求各地带着拟申报的项目参加培训,努力把培训班变成一个申报辅导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国家档案局的精心组织、各地方的悉心准备,在这场双向奔赴的互动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地方档案部门从“守株待兔”式的“被动申报”到“主动出击”式的“提前准备”,还有地方档案部门从申报“参与者”到产业发展“助力者”的大步跨越。贾燕妮告诉记者:“在申报过程中,除了考虑文献本身的稀缺性外,还关注其背后的产业,希望通过档案为各行各业赋予文化价值,让档案价值被更多人认知、珍视。”
宣介培训既是一次聚焦问题的精准动员辅导,也是对各地档案部门申报准备工作的一次检验。专家们的现场点评,就像配置了专业标准评定的放大镜,不仅发掘了申报项目的优点和潜力,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症结。
“在阐述申报档案文献的意义时,要兼顾其形成地区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从区域意义、国家意义、历史意义等层面进行阐述。同时,还应紧紧围绕申报标准,对申报文本内容进行提炼,对文字进行精炼。
“申报的项目要有站位意识,对档案文献涉及的‘中国之最’进行深度挖掘。从之前的申报实践来看,申报成功的单位在申报前后做了大量具体工作。同时,要做好研究和宣传推广,并确保所申报档案已完成开放审核。”
……
“这些点评都是我们申报中的‘急难愁盼’点,帮助我们‘跳出此山看此山’,丰富了对申报实践的认识,也能更好地梳理申报项目。”冯丽莉说。
来自北京市档案馆的赵力华深有感触:“我们申报的档案文献也或多或少存在类似情况。通过零距离观摩兄弟单位的案例演示,挖掘其申报中的‘闪光点’‘经验值’,为我们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专家的点评同样给贾燕妮留下深刻印象:“档案文献遗产申报不仅是文献遗产保护和价值阐释的过程,也是社会公众了解、认同的过程。通过此次联合申报,我们对馆藏档案进行了有效梳理,打算边宣传边申报,不断扩大影响力和传播力。”
来自陕西省档案馆的张静告诉记者:“跟着专家的点评,能让我们站在更高维度看申报,并重新审视申报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陕西省几个市馆、县(区)馆都有黄河鱼鳞册档案,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稀缺性和历史价值,但各馆单独申报、资源分散、缺乏协同性,没有将档案的价值和申报成功率发挥到最大,而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档案馆、兰溪市档案馆以及安徽省休宁县档案馆跨省跨馆联合申报的鱼鳞图册,已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带着问题来、带着思考学、满载收获归。“我们将严格对照申报工作的重点、标准和注意事项,对省馆预申报的档案文献进行再梳理、再研究、再审核、再完善,切实做到申报前‘应有尽有’,申报时‘应无尽无’。”冯丽莉说。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11月18日 总第4214期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