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档案开放审核人才队伍的建设策略

发布时间:2024-10-22 09:11:59被阅览数:222 次信息来源:《四川档案》

  作者:刘金霞
  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政策性、专业性极强,因此,对档案开放审核人员也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各级综合档案馆档案开放审核人才匮乏,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素质也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日益艰巨繁重的档案开放审核工作任务。档案形成单位或者移交单位更是严重缺乏熟悉档案开放审核的业务人员。人才已然成为制约档案开放审核工作的瓶颈。加强档案开放审核人才队伍建设,是解决档案开放审核工作诸多问题的关键之举,也是长久之计。
  1   档案开放审核队伍的构成及现状
  档案开放审核队伍的构成,从狭义上讲,主要包括档案馆档案开放审核专职人员,档案馆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委员会(或专家委员会)成员;档案形成单位或移交单位档案开放审核人员;提供辅助服务的第三方机构业务人员等。从广义上讲,还应包括档案主管部门组织指导监督档案开放审核的相关人员,以及参与领导管理、组织协调、审核审批的相关负责人员等。
  1.1  审核人员不足
  档案开放审核人员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档案馆开放审核人员和档案形成单位或保管单位开放审核人员。
  据笔者调研,机构改革后,受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因素影响,各级综合档案馆大多没有设置专门从事档案开放审核业务的处(室),而是把档案开放审核职责依附于某个业务部门,或是在保管利用部门,或是在收集整理部门等,也没有设置专职人员和岗位从事开放审核工作。新修订的《档案法》将档案开放期限从30年缩短至25年,档案封闭期限缩短所带来的待审核的档案数量激增,同时,变“卷”为“件”的精细化审核方式更使得开放审核任务的几何级增长。  在现阶段的开放审核主要靠人工逐卷逐件逐页审阅的情况下,需要消耗大量人力。档案审核人员缺乏已是档案审核工作滞后的最大瓶颈,尤其是区县级综合档案馆,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难以有效支撑开放审核。
  新修订的《档案法》明确规定,馆藏档案的开放审核,由档案馆会同档案形成单位或者移交单位共同负责。尚未移交进馆档案的开放审核,由档案形成单位或者保管单位负责。无论是对馆藏档案还是拟进馆档案,档案形成单位或保管单位都责任重大。档案形成单位或者保管单位虽具有熟悉档案内容的专业优势,有助于提高档案开放审核的专业性和准确性。但很多单位因工作繁忙人手不足而无暇顾及“额外”的开放审核任务,更有甚者,一些单位将开放审核工作视为机关档案室职责而交由档案员单独完成,审核质量更是不能保证。
  1.2  业务能力有待加强
  现阶段,在国家档案开放标准较粗的情况下,各级综合档案馆档案审核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缺乏开放审核工作经验和业务素养,工作开展难度大。而档案形成单位或者保管单位尽管有专业优势,但审核人员大多并未从事过档案开放审核工作,业务素养及审核经验还远不及综合档案馆的开放审核人员。业务能力的欠缺导致档案开放审核质量参差不齐,审核人员或因理解上的差异和宽严程度的不同,客观上造成同一内容宽严不一的现象,或因担心开放档案导致失泄密事件的发生,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从严予以控制。
  1.3  缺少专家型人才
  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责任主体、多个工作流程、多个管理环节,技术复杂程度和难度都很大,亟需专家型人才研究解决。如加强理论层面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的档案开放审核理论,提高档案理论的解释能力和对实际的引导能力;加强实践层面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的档案开放审核标准,解决审核人员对审核标准理解不透、把握不准的困难;加强人工智能辅助审核的研究,提升开放审核质效,解决海量审核任务的难题等等。目前,各级综合档案馆到期待审核档案数量巨大,审核人员忙于繁重的审核任务而无暇对档案开放审核工作从理论、机制、制度、标准、细则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问题都需要专家型人才才能完成,高水平、高层次档案开放审核人才的缺乏直接阻碍了档案开放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档案开放审核人员的素质要求
  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档案开放审核工作质量的高低,档案开放政策把握的程度等,取决于档案开放审核人员的素质,不论广义还是狭义的档案开放审核人员,都需要既是专家又是通才,具备相应的政治素养、法律素养、专业素养、政策水平和研判能力,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2.1  政治素养
  政治性、机密性特点,决定了很多档案不能一经生成就可以进入社会公共领域被广泛利用,因而有了档案封闭期的概念。档案工作承担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这就要求档案开放审核人员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坚持“档案工作姓党”,把牢开放审核工作的政治方向。档案开放审核人员首先要考虑开放档案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有利于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是否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特别是要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确保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2.2  法律素养
  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应依法依规,与档案开放审核相关的法律法规可分为三类:一是档案开放审核方面的法律法规。它们是档案开放审核的主要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机关档案管理规定》等。二是与档案开放审核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档案馆开展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应符合政府公开法规,做好档案开放与政府信息公开的衔接。三是档案降解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国家秘密解密暂行办法》等。其中,《国家秘密解密暂行办法》明确了解密主体、解密条件、解密程序、解密后的管理,是定密单位降解密工作的具体依据和工作标准,也是档案开放审核的前提,涉密档案必须先完成解密工作后才能做开放审核。档案开放审核人员应该熟知这些法律法规。
  2.3  专业素养
  档案开放审核前需要过基础业务关,档案开放审核面临着大量需解决的基础工作。首先,熟悉馆藏,各级档案馆收集了本级单位形成的档案,档案形成单位众多,涉及广泛,档案开放审核前,应了解档案来源、历史沿革,文件形成的一般过程等。其次,熟悉档案整理工作,对拟开放审核档案的全宗整理情况详细了解,在对实体档案进行开放审核时,我们会发现前期实体档案整理有大量不规范的情况,案卷质量较差,如分件不准确、重复文件、页码漏编错编、著录错误等,这些本应在档案进馆之前就解决的案卷质量问题遗留至今,使得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步履维艰。
  2.4  政策水平
  档案内容涉及广泛,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民族、宗教、外事、军事等各个领域,面对包罗万象的档案内容,开放审核工作不仅涉及档案价值实现的问题,而且涉及知识产权、信息安全、信息知情权等法律关系。因此,对于档案开放审核人员来说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应该熟悉或了解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的方针政策、工作常识,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各类档案开放后是否存在风险。
  2.5  研判能力
  一份档案能否公开,需要多维度考量,包括国家安全、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相关联的负面影响等,需要审核人员具备多方面素养,如档案管理方针政策、档案法律法规、档案形成的时代背景、档案基础业务、相关事件的披露对当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的影响等。开放审核人员应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在审视档案时,可以从档案的来源、内容、载体以及与其他档案的联系上权衡它的价值及敏感度,把这份档案或这个案卷放到一个全宗甚至更大的领域去考虑它的安全性,全面地、历史地、客观地分析评价一份档案是否开放。
  3   档案开放审核人才队伍建设策略
  高素质档案开放审核人才队伍,是做好档案开放审核工作的根本保障。档案部门应把加强档案开放审核人才队伍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大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作风扎实、业务精湛的专业审核人才队伍。
  3.1  多渠道培养提升档案开放审核人才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国家档案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包括档案开放审核人员在内的档案专业人才培养培训系统方案,既解决当前之需,又着眼长远储备,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二是鼓励开设档案专业的高等院校以及档案中职学校,增设档案开放审核专业课程,并加强实训实践,培养一批既有理论功底,又会实践操作的档案开放审核专业人员队伍。三是通过档案继续教育或档案业务培训机构,组织档案开放审核专题培训,围绕档案开放审核业务学习、交流、研讨,提高档案开放审核人员的专业素质。四是开展馆际交流,互学互鉴。加强各级档案馆之间、同行间的交流,通过参观、座谈、学术研讨等形式,使档案开放审核人员拓宽思路,取长补短。五是激励审核人员主动钻研业务,学习档案理论,学习政策法规,学习历史知识,探求档案开放审核的特点和规律,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3.2  建立档案开放审核专家库
  从国家、省级、市级层面,分别建立档案开放审核专家库,负责研判档案开放审核中的专业问题,实时解答、探讨疑难案例等。当档案馆与档案形成单位或者移交单位存在审核意见分歧时,专家参与审核把关工作,最终形成统一、专业、准确的开放审核结果。
  3.3  稳定档案开放审核队伍
  与档案业务工作的其他环节不同,因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具有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复杂性等特点,优秀的档案开放审核人员的培养是需要经验和时间积淀的,应保持审核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3.4  建立容错免责机制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时增加“尽职免责”条款,可考虑建立开放审核考核监督和免责机制,在明确奖惩的同时,对开放审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一概而论,对审核人员依法依规、按程序完成的审核结果,如果因情势变化或其他原因导致审核结果出现偏差或问题时,应实事求是区分责任,不应由审核人员承担的要启动免责机制,以便解决审核人员的后顾之忧,更好地激发工作动力。
  3.5  探索培育第三方档案开放审核力量
  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本应是档案馆、档案形成单位或者保管单位的主责主业,但由于封闭期届期需要做开放审核的档案数量巨大,是一项人力需求大的专项工作。在新形势下,可探索引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培育第三方档案开放审核力量。为加快档案开放审核进度,部分档案馆尝试业务外包,通过项目招标,由项目公司协助档案馆做一些基础性的、辅助性的档案开放审核前期工作。为解决仅靠审核人员人工逐卷逐件逐页审核的困境,市场上涌现出较多的智能辅助审核软件公司,如江苏联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汉王数字档案开放利用划控鉴定服务、中国人民大学的开放审核规则库等等,项目公司通过开发人工智能软件,建立敏感词库,通过关键词、敏感词、上下文语义分析,初步判断开放与控制,档案馆开放审核人员在此基础上复审,大大加快审核速度。因此,各级综合档案馆可探索培育第三方开放审核力量,辅助档案开放审核工作。
  参考文献
  [1] 管先海, 程媛媛. 谈馆藏档案的开放鉴定问题[J]. 档案, 2021(07):61-64.
  [2] 陈文, 梁振丽. 成都市武侯区档案馆推进档案开放审核工作中的思考与建议[J]. 四川档案, 2022(01):41-42.
  [3] 闫静, 谢鹏鑫, 张臻. 新《档案法》背景下机关档案室开放审核权责探析——基于机关档案室开放审核情况问卷调研[J]. 档案与建设,2022(02): 14-21.
  [4] 曾毅, 常晓玥. 当前档案开放鉴定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J]. 兰台世界, 2020(S2): 13.
  作者单位:四川省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