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多少人,考哪些内容,获何学历学位——全国首个档案管理专业硕士项目报考要点一览

发布时间:2024-10-17 19:03:14被阅览数:95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艳方

  10月15日起,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正式开始。作为我国首个档案管理专业硕士项目,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管理专硕(MAA)项目于今年正式启动招生,首批学生将于2025年秋季入学。招生计划多少?有何报考条件?考察哪些内容?获何学历学位证书?项目有何特色?本报就考生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院长刘越男教授。

  记者:多年来,档案领域专家学者持续呼吁并推动档案管理专硕项目落地,旨在解决哪些问题?

  刘越男:作为新的专业学位项目,MAA在我国档案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

  其旨在适应和服务档案工作数字化、数据化、数智化转型和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面向档案行业和产业当前及未来的人才发展趋势,坚持“厚管理思维与方法基础、重档案管理应用实践”特色,培养精通数智时代档案管理工作,能够胜任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岗位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档案管理精英,为档案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加快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管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知识体系作出有价值的探索。

  记者:该项目填补了我国档案管理专硕项目设置的空白,其设计论证和正式获批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刘越男:为更好地满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档案管理人才的多元需求,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一直在探索MAA的设置问题。2022年5月,组织召开档案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专家论证会。同年6月,项目通过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2023年9月,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2024年3月正式启动,2024年10月正式纳入中国人民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开始招生。

  MAA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推动档案学科建设,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合作,开展档案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落地的具体成果。从策划、立项到最终纳入招生计划,前后召开了数十次专家咨询会,共有来自国家档案主管部门、高校、档案科研院所、全国各级档案部门和档案学会、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的上百位专家、学者为此建言献策。这是一个汇聚了政产学研用力量的全国首个档案管理专业硕士项目。

  记者:请介绍一下招生计划、培养方式、学制、学费,以及学历学位证书情况。

  刘越男:MAA项目2025年招生计划15人,报考专业代码:1259S1。培养方式为非全日制,学制3年,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学费为每生每年4.6万元。

  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可授予研究生学历证书(非全日制)和档案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记者:有哪些报考条件?如何报名?

  刘越男:教育部印发的《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中国人民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5年档案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明确了报考的基本条件。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报考点选择、网上报名、确认等要求详见招生简章。

  记者:初试考察哪些内容?有无专业课参考书目?

  刘越男:报考MAA,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和报名时间安排,初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初试内容为:科目一,思想政治理论(科目代码:101);科目二,英语(二)(科目代码:204);科目三,档案管理基础(科目代码:645);科目四,档案信息化(科目代码:865)。

  MAA专业课不指定具体参考书目。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官方网站发布的《关于2025年硕士研究生部分招生考试科目的说明》,对MAA初试的两门专业课考试内容作了说明。档案管理基础(科目代码:645)考试内容包括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信息化(科目代码:865)考试内容包括电子文件管理、数字档案馆,以及档案工作数字转型议题。

  记者:复试入围范围如何确定?复试的形式和考察内容是怎样的?

  刘越男:MAA复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专业课和综合素质考核、外语能力考核(含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复试的具体考核形式、科目组成、分值及合格标准由我院根据专业特点确定,并在复试前另行通知。

  记者:请介绍一下该项目的培养目标、方向、特色,以及师资、专业课程设置等情况。

  刘越男:项目立足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以“培育奋进在时代前列的档案管理精英”为目标,设置档案信息化、企业档案管理、档案智慧服务、档案管护技术4个培养方向。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师资。开展双导师制和主辅导师制融合培养。实行双导师制、主辅导师制相融合的机制,每名档案管理硕士生由学术导师与行业导师联合指导。学术导师由本院具有研究生招收资格的专业教师担任,我院档案教师队伍中有1名国家一级教授、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名国家级档案专家(其中6名为领军人才)、5名全国青年档案业务骨干。行业导师按照《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制度(试行)》聘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和领军人才。

  二是课程。设置以问题为导向的场景化课程体系。采用CDCE课程体系,设置4门核心课(Core courses)、12门方向课(Direction course)、2门案例课(Case study)、不少于5门选修课(Elective courses)的四大模块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课程内容。

  三是实践。采用学研用共促的多元社会实践体系,指导学生在学期间参与行业及学术研究活动、实习与报告写作、行业及学术会议和讲座等。

  四是论文。突出应用导向,可在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范围内,选择与档案管理有关,兼具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的选题。呈现方式多样,包括研究论文、项目设计、政策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可根据实际情况任选其一开展学位论文写作。

  该项目坚持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发展机制,优化规模结构,夯实支撑条件,不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知识能力和专业化程度,期待为档案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10月17日 总第4200期  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