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时代下档案开发利用的新模式与新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4-09-10 19:42:24被阅览数:40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   者:窦海燕

  摘   要:档案作为承载和凝结人类社会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产的优质载体,在数字人文理念和研究方法的驱动下,档案开发利用的创新转型迎来新机遇。在识别与分析数字人文环境下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新需求与新特点的基础上,提炼档案开发利用模式创新的新思路,探索推动档案开发利用变革的新路径。在数字人文时代,档案开发利用呈现数字化和语义化的资源深加工、知识图谱驱动的语义关联组织、虚实融合的情境化呈现、众创众包的社会协同利用等新模式。推动档案开发利用变革与转型,需要从构建数据基础设施、建立跨学科研究服务团队、深度运用前沿数智技术、拓展虚实融合服务空间、打造“档案+数字人文”品牌等方面统筹谋划、协同发力。未来,档案工作要以开放创新的视野,积极投身数字人文实践,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档案新价值。

  关键词:数字人文;档案开发利用;模式创新;发展路径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正深刻推动人类社会快速向数字文明迈进。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掀起了人类内容生成范式的一轮新革命,深度神经网络消除了泾渭分明的多模态信息边界,由现实世界映射或超越现实世界的元宇宙打造了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1]。人文社会科学在新一代数智技术的深度赋能下,催生出数字人文这一新兴研究领域,文化遗产与人文精粹历久弥新,正借助新兴技术走向数字浪潮之巅,焕发出强劲的生命活力。档案作为承载和凝结人类社会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产的优质载体,在数字人文理念和研究方法的双重驱动下,档案开发利用的创新与转型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数实共生的数字人文时代实现全面深刻的价值挖掘、高质量的开发利用与创新发展、深层次的传播传承与开放共享,更好地服务学术创新研究、红色基因弘扬、历史文化传承与公众生活需求,是档案工作与档案实践亟待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2]。

  综观国内外档案界开展数字人文研究和实践的现状,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已初步形成理论体系和应用模式。例如,欧盟的CENDARI项目已建立起一个研究基础设施,提供的工具和服务包括档案资源排序、组织、搜索、做笔记、注释、抄写,以及网络和时空关系的分析与资源共享。国内档案数字人文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数字人文案例的介绍、数字人文与档案学科关系的阐释上。实践探索则侧重于文献资源数字化、知识元标引、语义关联等数据建模方面[3]。总体来看,档案数字人文发展还缺乏系统性与规模化,研究内容和应用场景有待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本文拟在厘清数字人文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科发展的特点,立足新时代档案工作的职责使命,对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开发利用的创新发展进行系统化梳理和前瞻性思考。一方面,分析数字人文环境下档案资源开发的新需求、新特点,提炼档案开发利用模式创新的新思路;另一方面,顺应技术创新与学科融合的趋势,探索推动档案开发利用变革的新路径,旨在为档案工作适应数字人文时代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

  1  数字人文时代档案开发利用的模式创新

  数字人文的兴起与发展为档案开发利用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技术手段,推动档案工作模式不断创新,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数字化加工、知识化组织、多元化呈现、社会化利用等一系列新模式。新模式的形成,一方面源于数字技术在档案资源数字化转化、知识组织、情境再现等方面的深度应用,另一方面得益于开放、共享、协作等数字人文价值理念对档案社会化利用的引领和规范,切实增强了档案开发利用的效能,更好地服务于数字人文研究和社会文化传承[4]。

  1.1 档案资源加工新模式

  在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资源数字化处理已从基础的影像扫描,发展到语义标注、知识关联等深加工阶段,档案资源在信息检索、关联分析、知识发现等方面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通过制定基于档案资源特征的文本、图像、音频、影像等数字化规范,形成适用于数字人文研究的多模态、跨媒介、可共享的档案数字资源库。通过建立覆盖档案资源内容特征的语义标注体系,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档案资源的智能语义化描述。通过利用知识抽取、知识推理等人工智能技术,以本体、知识图谱为载体,深度挖掘档案资源内在的知识联系。

  1.2 档案知识组织新模式

  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需求组织档案知识,需要突破传统档案编目体系的局限,构建基于语义关联的知识组织新模式[5]。知识图谱通过对档案资源内容进行结构化表示,揭示档案实体之间的语义关系,为用户提供多维度、动态关联的知识链接与推荐。语义网在更大范围内集成跨机构、跨领域、跨门类的分布式异构档案知识资源,以统一的知识表示框架实现资源的语义组织、关联、集成与共享。例如,由上海图书馆开发的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采用本体建模等方法对馆藏家谱资源进行知识组织,并与其他类型的档案资源相互关联,打通了档案知识发现和利用的壁垒。

  1.3 档案内容呈现新模式

  数字人文注重从人的感知和感受出发,创造性地呈现人文内容。档案学界也逐渐尝试运用数字叙事、可视化、虚拟现实等多元化手段,创新档案资源的呈现形态和传播模式[1]。数字叙事依托于数字化档案资源形成的独特叙事空间,利用超文本、多媒体等数字技术手段,打破档案文献的线性叙事局限,以立体的视角和新颖的方式讲述鲜活生动的档案故事。可视化方法是从海量档案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要素与关联规则,通过图表、地图、网络、时间轴等直观生动的形式揭示隐藏的历史发展脉络、空间分布规律。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引入营造了全新的沉浸式档案体验,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走进虚拟档案展厅,与数字化档案文物实时交互,与悠久的历史档案建立跨时空对话,提升了档案资源呈现的生动性和传播影响力。

  1.4 档案开放利用新模式

  数字人文倡导开放性和参与性,与档案工作推动档案开放、加强社会协同的目标和理念高度契合。档案部门通过与社会力量广泛合作,创新性地形成一系列档案众创、众包、开源协作的利用新模式。例如,“盛宣怀档案抄录”项目通过在线平台让公众参与文档的转录工作,提高了档案的可访问性和利用率[6];档案部门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的“档案记忆工作坊”众创教育活动,让公众亲手接触并整理档案,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对档案的系统认识。利用开源技术合作推进档案数字化项目,如“开放档案信息系统(OAIS)”,采用开源软件和标准,实现档案管理的降本增效。社会参与的档案利用新模式,有效汇聚了社会力量,实现了档案部门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让社会公众成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力量,拓展了档案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2  数字人文视角下推动档案开发利用的新路径

  在数字人文时代,档案工作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多措并举,主动顺应数字人文发展趋势。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以创新思维、前瞻视野探索推动档案开发利用的新路径。通过构筑坚实的数据基础设施、组建跨界融合的研究服务队伍、深度运用前沿数智技术、拓展虚实融合的服务空间、塑造“档案+数字人文”的品牌效应,多维度、精细化、全方位推进档案的开发利用变革,不断开创档案工作实践的新局面,开拓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境界[1]。

  2.1 构建高质量、多层次的数据基础设施

  数字人文研究依托于高质量、关联化的数据基础设施,通过构建多层次数据基础设施,为开展档案数字人文研究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一方面,档案部门要立足数字人文视角,统筹规划档案数字资源建设,分门别类,制定档案文本、图像、音频、影像等资源的数字化标准规范,健全元数据方案,扩充跨媒介、跨领域的数字档案资源库,保证数据质量与关联分析潜力。另一方面,档案部门要集中整合档案目录、档案大事记、人物传记资料库等,构建开放共享的档案知识库,支持跨馆际、跨学科数据的融合与集成。此外,引入语义链接、时空坐标等技术,打通档案资源与其他数字人文数据的壁垒。

  2.2 建立跨学科创新研究与服务团队

  数字人文研究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质。档案部门要主动走出机构和学科边界,积极汇集与整合档案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数字出版等多学科、多领域的智慧与力量,建立跨领域的档案数字人文研究与服务队伍。研究团队负责档案数字人文项目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推广,引领档案数字人文研究方向,攻克档案大数据挖掘、知识关联、可视化呈现等技术难题,形成档案特色数字人文研究范式与服务模式。服务团队深入了解数字人文项目需求,为教学科研、数字出版、艺术创作、社会文化服务等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档案知识服务。通过“档案+”的跨界融合,实现档案服务从资源导向到需求导向、从被动应答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2.3 运用前沿技术以提升智能化水平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智技术是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支撑与有力保障。档案部门要顺应和掌握数字人文前沿技术,将大数据分析应用于海量多源异构档案数据的关联挖掘,揭示档案记载历史文化的发展规律与演进脉络[7];利用知识表示与推理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增强档案资源语义关联和智能检索能力;运用区块链技术,破解跨机构档案资源共享中的安全性与互信障碍;借助5G等新一代信息网络与通信技术,构建高速泛在的数字人文研究云平台,实现异地档案资源与工具的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通过数智技术的创新应用,增强档案开发利用的智能化、精准化、网络化和个性化水平,切实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2.4 融入元宇宙等虚实融合数字空间

  随着元宇宙等虚实融合数字空间的发展与创新,档案的开发利用迎来了拓展服务疆域的新契机。档案部门要将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成果导入虚拟现实平台,构建沉浸式的虚拟档案馆,打破实体档案馆的时空限制,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档案体验。同时,与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等建立馆际交流与紧密协作,在元宇宙中共建跨机构、跨学科的数字人文资源中心,聚合多源异构的数字人文数据资源,为用户一站式检索、调用、分析档案资源创造条件。

  2.5 打造“档案 + 数字人文”特色品牌

  品牌建设是提升档案服务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在数字人文时代,档案部门要找准服务定位,发掘特色档案资源的数字人文研究价值,打造“档案+数字人文”服务品牌[8]。例如:围绕红色档案、名人档案资源,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数字人文成果展示与线上展览,提升社会公众参与档案事业的热情。聚焦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创作出反映地域发展历程的数字人文产品,增强社会认同感。面向青少年群体,设计寓教于乐的档案数字人文教育活动,扩大档案文化影响力。通过系统规划、匠心打造,塑造档案数字人文服务特色品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档案数字人文的全面价值与服务口碑。

  3  结语

  应对数字人文时代档案开发利用的新需求,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拓展格局,以开放创新的视野主动拥抱数字人文,加快档案开发利用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具体而言,要统筹规划数据资源建设,夯实档案数字人文研究的数据基础。要建立跨界融合的研究服务队伍,汇聚多学科智慧创新。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增强档案开发利用的智能化水平。要主动融入元宇宙等数字空间,打造沉浸式档案体验。要以特色资源和专题服务为抓手,塑造档案数字人文服务品牌。

  随着数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与时俱进,档案数字人文研究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空前的发展机遇。随着人工智能、知识图谱、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迭代革新,逐渐实现为档案语义标引、智能检索、立体展示等环节深度赋能,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生动的档案知识服务。此外,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档案在家谱、古籍等特色文献资源数字人文研究中不断发挥其独特价值,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档案力量。未来,在社会实践层面,应拓展档案数字人文服务的场域和内容,将服务延伸至数字出版、创意产业、文化消费等领域,创新档案开发利用的价值转化和社会效益的呈现方式。在理论研究方面,亟须构建中国特色档案数字人文理论体系,形成档案学、历史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融通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为档案数字人文实践提供理论指引。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中国档案事业正迎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档案工作要立足馆藏资源,创新技术方法,秉承创新基因,把握前沿脉络,着眼发展大局,以高质量的档案开发利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精细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红,陈晶晶.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馆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时代价值与路径选择[J].档案学研究,2022(3):68-75.

  [2]丁家友,廖丽萍,倪乐贤.数字人文视域下书条石档案开发利用研究[J].山西档案,2023(6):25-33.

  [3]周耀林,吴化.数字人文视野下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2(5):123-129.

  [4]张海,陈宇轩,王东波.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数字人文研究特征、研究体系及构建路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4(2):70-76.

  [5]陈雨,陈海玉,李文惠.数字人文视域下东巴历史档案资源知识聚合与服务研究[J].山西档案,2023(4):100-109.

  [6]陈建,丁越.档案众包模式中信息交流的逻辑架构与完善进路[J].山西档案,2023(5):76-82.

  [7]郑慧,刘思含.人工智能与档案开发利用:应用、愿景与进路[J].山西档案,2022(5):5-10,28.

  [8]朱彤,王兴广,陈贺琪.数字人文视域下红色档案传承红色基因路径探析[J].档案学研究,2023(3):112-118.

  【作者简介】窦海燕(1972—),女,汉族,江苏淮安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现代化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档案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