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30 19:48:51被阅览数:206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 者:陈露
摘 要:数字人文领域的发展为非遗档案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聚焦音乐领域非遗档案资源,探讨在数字人文视角下的非遗档案资源开发路径。回顾相关研究和实践进展,并对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开发在理念、形式、方向等方面存在一定误区。为此,提出面向数字人文的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开发新路径,即协调多元参与主体、打造虚实演绎空间、推动知识服务转型,以期在保护和传承音乐类非遗文化的同时,展现其独特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数字人文;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开发;原生态
数字人文由人文计算发展而来,是将信息技术融合于人文社科领域,为人文社科领域的复杂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一大研究领域[1]。数字人文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推动了图书情报学、档案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等从内容研究到外部理解与全景呈现的进步和学科化。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模式和文化属性具有独特性,表现形式主要为现场演唱或演奏,同时在表演者与当地风俗礼仪相融合的文化场景中传递丰富的知识、价值观念以及情感体验。随着社会环境变迁带来的文化更替,许多音乐类非遗面临着生存环境收缩、传播范围减小以及传统技艺流失等严峻挑战。
音乐类非遗档案是整理和记录了音乐领域非遗的文件或资料,涵盖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类型,包括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等内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学术研究价值。对音乐类非遗档案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还能够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宝贵的实证资料。然而,目前音乐类非遗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严重不足,其资源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1 研究与实践回顾
1.1 研究综述
以“数字人文”和“档案资源开发”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剔除无关文献,并对筛选结果中的文献进行全文阅读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学者对于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档案资源开发的研究在总体上呈现出对具体路径的探讨和塑造趋势。例如,牛力等[2]基于技术记忆视角,分析了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转型,主要表现在档案开发从表征向深度复杂计算转型,档案利用从单一向高阶多维价值发现转型,关键技术从分布离散应用向融合协同创新转型三个方面。张卫东等[3]从主客体的视角出发,探究用户研究分析、反馈协作体系构建、档案资源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建设、档案可视化及虚拟现实服务等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资源利用新路径。在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中,不乏学者将档案资源与特定领域相结合,探究垂直领域档案资源的精细化开发路径,具体包括工业档案、红色档案、口述历史档案、奥运档案、抗战档案等。例如,陈慧等[4]将数字人文技术引入工业遗产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构建“资源层”“管理层”“利用层”“技术层”四层结构组成的档案资源活化利用模式。高建辉等[5]利用数字人文技术提出了基于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关联数据优化技术、文本可视化技术和虚拟展览技术的滇西抗战口述档案开发策略。
然而,尽管当前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领域的研究已将焦点转向垂直领域的档案资源,但在音乐领域非遗档案的开发方面仍相对欠缺。
1.2 实践进展
在国际范畴内,档案领域已经产生了一系列知名的数字人文项目,例如威廉•布莱克档案项目、查尔斯•布罗克登•布朗的电子档案及学术版本项目,以及欧洲的威尼斯时光机项目。威廉•布莱克档案项目是对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威廉•布莱克的手稿、绘画作品、书籍等珍贵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将其保存在数字平台中,以便公众进行访问。查尔斯•布罗克登•布朗的电子档案及学术版本项目则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其手稿、信件、日记等文献资料进行保存和管理,并为数字化版本的资料增加学术注释和相关资料链接,这不仅保护了查尔斯•布罗克登•布朗的相关档案,同时还为全球研究者和文化爱好者提供支持。威尼斯时光机项目致力于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扩展现实技术手段,重新呈现威尼斯的历史场景和文物实体,为公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方式。
国内也有一些相对成熟且影响力较高的实践项目,如“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和“世界的记忆——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等。“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是依托1.7亿幅数字化馆藏档案资源,综合运用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知识图谱、数据库等技术,将档案知识图谱和时空地理信息系统、流媒体故事系统等有机融合,打造一个独具海派特色的档案文化传播和档案查询平台。“世界的记忆——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是面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公益性音频资源数字平台,是通过对不同类型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进行数字化抢救而形成的中国传统音乐录音专业数据库,该平台以共享共建的开放性服务模式为学术研究、文化传承提供第一手学术资源。
2 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2.1 开发理念趋向主流化
目前,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开发理念呈现出明显的主流化趋势,即对音乐类非遗档案的原生态文化属性进行剥离,通过二次改造使其迎合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具体表现为顺应市场需求、紧贴社会热点、迎合娱乐需求等。主流化是以满足社会大众的信息偏好、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档案资源开发理念,该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音乐类非遗的表现形式,扩大了音乐类非遗的传播范围。然而,这种商业化、大众化、娱乐化的开发理念往往忽视了音乐类非遗的“原生态”属性,导致音乐类非遗在档案资源开发环节中容易被过度改编,使其文化内涵被稀释、淡化甚至扭曲。
2.2 开发形式过于表面化
目前,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开发的主流形式是利用扫描技术、资源组织与存储技术、资源管理技术、可视化呈现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建立集成化数据库。受限于集成化数据库的统一管理标准和分类体系,同一音乐类非遗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差异难以区分,限制了音乐类非遗多元化特征的呈现。此外,音乐类非遗深植于特定的文化空间,而文化空间是影响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等呈现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的开发形式多侧重于通过数字化处理实现音乐类非遗的记录和存储,这种表面化的开发形式忽视了其对文化空间的依赖性,导致数字化开发的结果割裂了音乐类非遗的内容与场景的同生关系。
2.3 开发方向强调社会化
在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的开发中,当前的方向主要侧重于提高其社会认知度,以此推动音乐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包括将其应用于教育培训材料,为技艺创新提供素材等。然而,这种社会化的开发方向存在一定局限。音乐类非遗有别于其他非遗,因复杂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大众对其理解和欣赏具有较高门槛。例如,传统音乐、戏剧、曲艺等都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和音乐素养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单纯通过增加曝光度来提高社会认知度,往往只会让音乐类非遗在大众视野中短暂地“亮相”。这种社会化的档案资源开发方向,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导致音乐类非遗仅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短暂存在于大众的记忆中,其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和情感价值难以触达大众内心深处,未形成持续的关注度和深远的影响力,难以达成预期的文化传播效果。
3 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开发策略
3.1 协调多元参与主体,实现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的社会价值
当前,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的开发主要由单一主体主导,限制了其社会价值的发挥。例如,目前典型的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平台“世界的记忆——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单独建设的,缺乏多方协作。《“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推进多元协同是推动档案事业建设的重要路径”。因此,在数字人文视角下,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的开发应加强局馆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和行业协同,鼓励、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开发事务。档案局与各级档案馆应共同合作,整合资源,推动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的数字化与共享;文化、教育、科技等相关部门应联合制定政策,为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的开发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其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不同地区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求同存异,共同提升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水平;促进音乐、艺术、传媒等行业积极参与,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丰富音乐类非遗档案开发的形式和场景。通过这些多元协同,能够有效促进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的保护、传承和传播,进而提高其社会价值。
3.2 打造虚实演绎空间,发挥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的文化价值
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的开发应遵循场景化原则。音乐类非遗在诞生之初就离不开其所在的演绎场景,其文化价值深受表演环境的影响。扩展现实技术(Extended Reality,XR)为还原演绎场景并充分发挥音乐类非遗的文化价值提供了可行路径。通过构建虚拟场景,为观众提供“原汁原味”的音乐演绎现场,有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类非遗的魅力。此外,还应提取音乐类非遗档案中的历史价值、文化背景和艺术特色等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内容分析、信息间关系的整理,为实际的音乐演出构建现实场景。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丰富音乐类非遗档案的展示形式,还能够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和展示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的文化价值。
3.3 推动知识服务转型,传递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的学术价值
运用数字人文领域的信息技术,对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中记录的原生态技艺的相关内容信息进行精准提取和系统整理,并将分散的档案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结构化、系统化的数据体系,以此构建音乐类非遗专题数据库。专题数据库不仅要聚焦音乐类非遗本身的内容,还需要涵盖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演绎场景、人物故事、演奏乐器等丰富的多维度信息。构建多维度、全方位的专题数据库有利于为学者研究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中时代、人物、乐器和场景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资料支撑。同时,通过对音乐类非遗档案中的信息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揭示隐藏在大量档案数据中的潜在知识和规律。基于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以“完整性”为原则开发的音乐类非遗数据库,有利于提高对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挖掘深度,推动音乐类非遗档案的知识服务转型,促进跨学科合作与创新,从而推动音乐类非遗档案资源在学术界传播范围的扩大和学术价值的充分发挥。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非遗档案资源开发的路径和范式也将不断演进。在数字人文动态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信息技术对于非遗档案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还要注重细分领域非遗档案资源的特点与信息技术的契合度,在遵循各类非遗文化独特原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数字化赋能。
参考文献
[1] 陈雨.数字人文视域下科技名人档案知识化开发探析[J].档案学研究,2023(4):99-107.
[2] 牛力,刘慧琳,曾静怡,等.数字时代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重新审视[J].档案学研究,2019(5):67-71.
[3] 张卫东,于湛.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资源开发方式与利用路径探究[J].兰台世界,2020(5):27-32.
[4] 陈慧,刘赛楠,陈文景,等.涅槃新生 重焕生机:工业遗产档案资源活化利用模式探索[J].山西档案,2023(6):14-24.
[5] 高建辉,朱思嘉.基于数字人文技术的滇西抗战口述历史档案开发研究[J].山西档案,2023(3):104-109.
【作者简介】陈露(1988—),女,汉族,河南商丘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