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7 19:17:50被阅览数:105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文/李财富 王硕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已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档案馆智慧化发展态势日趋明显。简要介绍信息生命周期理论及相关研究概述,信息生命周期分为信息的收集、组织、保管、利用和处置,与档案馆中理解和分析档案信息流动和变化的框架具有相通之处。从信息生命周期视角出发,阐述人工智能应用于档案馆全流程智慧化建设路径,结合人工智能在档案馆中应用的技术优势提出:档案信息的全方位收集→档案信息的自动化组织→档案信息的安全型存储→档案信息的智慧化服务→档案信息的鉴定后处置这一生命周期,对人工智能基于这一全新周期在档案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人工智能;信息生命周期;档案馆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指出:“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中的应用,推动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优化升级。积极探索知识管理、人工智能、数字人文等技术在档案信息深层加工和利用中的应用。”[1]由此可以看出,档案馆作为档案材料的最大汇集地,在高新技术背景下,面临巨大的机遇。档案馆中保存的众多档案,在保存历史记忆、支持研究利用、促进文化交流、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要实现进一步发展以及智慧化管理,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化应用成为档案馆转型的重要方向。
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 如OCR技术和中文分词工具、数据分析算法、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专家系统等在档案信息的收集、档案价值的开放鉴定、档案智慧型组织、档案自动著录以及档案智慧化服务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从政策和技术两方面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在未来档案馆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信息生命周期理论为人工智能在档案馆的全流程赋能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从这一视角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信息各生命阶段运动全流程的应用前景。
1 人工智能与信息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概述
人工智能最早提出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沃伦·麦卡洛克(Warren McCulloch)与数学家沃尔特·皮茨(Walter Pitts)于 1943 年首次提出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及人工神经元的数学模型[2]。在之后几十年的发展中,人工智能作为二十世纪的热门学科之一经历了三次浪潮,在第三次浪潮中深度学习逐渐兴起,人工智能进入深入发展阶段[3]。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逐渐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个手机小程序,大到无人生产车间,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程的重要力量。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学者主要研究人工智能应用于各个行业的情况,形成了众多行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交叉领域。焦建利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助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4],郑满宁探讨了人工智能下新闻传播业的嬗变、转向与应对[5],张夏恒提出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政府管理中[6]。
生命周期是指事物从产生到应用直至失去使用价值为止的过程,最早在生物研究领域兴起。一般信息生命周期包括信息的收集、组织、保管、利用和处置。伴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的对象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一般认为适用这一理论需要符合两个特征,即具有生命特征和存在的有限性。吕小康等将健康谣言传播根据信息生命周期分为产生期、评价期、传播期,根据不同时期特点建立了谣言的长效干预机制[7]。贺金艳基于数据生命周期视角将省级数据生命周期分为数据规划、数据创建与采集、数据组织与处理、数据存储与归档以及数据使用与增值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重点内容及目标[8]。吴亚芸等依据信息生命周期理论,从文献资源获取与收集、文献资源描述与组织、文献资源服务与推广三个角度对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提出建议[9]。胡晓庆基于信息生命周期视角将治理理念、治理技术和治理工具融入档案数据治理工作中,释放档案中蕴含的数据价值[10]。档案馆中的档案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从收集到应用的全过程具有鲜明的生命特征,遵循信息生命周期的一般规律。在档案信息运动过程中,不同的阶段,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方式与侧重点不同。因此,基于信息生命周期视角,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档案馆建设中,深入挖掘档案信息的潜在价值。
2 人工智能应用于档案馆智慧化建设的技术优势
2.1 多技术融合自动档案搜集
档案馆中的档案资源大多具有纷繁复杂、多源异质的特点,因此融合多元数据采集、智能转录、自然语言处理、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自动搜集系统,能够实现搜集信息的高效性、便捷性。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射频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可以建立不同的档案群,与档案信息数据进行比对,其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能够处理多模态档案信息,探索档案信息的深层次含义。
2.2 智能信息技术分类优化
人工智能在精准收集、排列和存储数据方面表现出色,有助于提升档案馆的管理效率,使得档案信息的组织和存储更加有序和高效;人工智能可以运用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算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和整理;通过对档案信息的内容、特征、来源等进行分析,人工智能可以完成档案的分类、编号、排序等工作,大大提高整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3 云空间智能扩充与监控
通过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可以对档案信息进行高效存储和自动备份,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建立智能化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的自动著录、检索、查询、借阅等功能,提高档案管理的便捷性和效率。
2.4 检索流程智能自动化升级
传统的档案检索依赖于人工查找和翻阅,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和智能问答技术可以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快速、精准交互检索,满足用户对于档案的个性化需求。用户只需要输入或口述查询关键词,人工智能就能自动分析并定位到相关的档案信息,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
2.5 用户体验个性化满足增强
基于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可以分析用户的查询历史、浏览记录和兴趣偏好,绘制用户画像,为用户推荐与其需求高度匹配的档案信息。这种个性化推荐服务可以大大节省用户查找信息的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
3 信息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人工智能赋能档案馆建设
目前,有不少档案馆已经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例如,厦门市档案馆将馆内的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扫描和OCR技术将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文本,该档案馆同时采用了云脉文档管理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图像处理、OCR识别、智能检索等功能[11]。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档案馆采用了智能采集系统,用于档案整理工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系统能够自动对档案进行分类、排序和整理,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12]。福建省档案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档案开放审核,提高了档案开放审核的效率[13]。这些应用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与档案工作的深度融合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但是档案馆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某一步骤或阶段的单流程应用,未实现全流程智慧化应用。
在高新技术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档案馆建设应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未见到从信息生命周期视角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档案馆建设中应用的相关研究。上述信息生命周期理论概述表明,该理论为档案信息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档案信息在运动的不同阶段,档案馆的信息管理的方式与侧重点不同,信息生命周期贯穿于档案信息运动全流程。因此,基于信息生命周期视角,将人工智能技术全流程融入档案馆建设中去。在信息的收集阶段,应该保证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和高效性,在收集过程中注重档案价值的开放鉴定,为后续档案的组织以及智慧化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档案的组织阶段,人工智能主要侧重于智能化分类和整理著录;在档案的存储阶段,人工智能侧重于保证存储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档案的智慧化服务阶段,人工智能注重档案的智能化检索和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4 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档案信息生命周期
信息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信息的创建、收集、组织、保管、利用、处置这几个方面,档案馆中存储的主要对象是档案信息,因此前置档案信息的创建主体不是档案馆,本文所讨论的信息生命周期从档案信息的收集开始。由此提出的信息生命周期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创新定义(见图 1),包括档案信息的全方位收集→档案信息的自动化组织→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存储→档案信息的智慧化服务→档案信息的鉴定后处置。
图1 档案信息生命周期
在这一档案信息生命周期中,档案信息的收集阶段,强调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使档案馆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实现全方位、多维度、智能化。首先,档案馆中存放的除了自动无偿提交的档案之外,许多散放在各地的历史档案、古籍档案、非遗口述档案也是重要的收集对象,应通过全方位收集尽可能充实所收集的档案内容。收集过程中,为了保证全面性、准确性,档案价值的开放鉴定也至关重要。档案数据数量之大、来源之广使档案馆在管理与建设时有着非常大的难度,因此实现档案馆中档案信息的自动化组织、智能化分类著录,对于后续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在进行档案信息存储过程中,需要扩充档案馆的存储空间,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云计算技术实现这一点。云空间存储不仅可以扩充存储空间,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实现历史档案、绝密档案的安全保管,激发档案的潜在价值。利用人工智能Agent技术实现档案信息检索交互、智能问答,同时利用算法分词探索不同用户的档案信息需求,实现档案信息的智慧化服务。档案信息存储具有有限性,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进行档案信息价值的开放鉴定,智慧判断档案价值,在不知具体价值的前提下,判定已有档案在未来的作用,支持档案处置的决策规划。
5 人工智能技术全流程赋能档案馆的实现路径
5.1 档案信息的全方位收集
在收集信息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的有关规定,档案信息形成单位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向档案馆递交档案信息,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协议接收、主动选择购买以及主动生成等方式来充实馆藏资源。信息来源与信息内容多种多样,档案馆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构建自动化的信息搜集系统来收集信息,这能够避免人工收集过程中繁琐、重复性工作,极大地提高信息收集的效率,保证档案收集的全面性。同时,可根据不同档案形成单位的特点制订档案收集指标,使用指标对档案信息进行评估,大大减少档案馆收集时出现档案缺少、档案混乱的现象。对于纷繁复杂的档案信息可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如自然语言处理技术、OCR技术、中文分词工具、DFA搜索算法、t-SNE算法、深度学习感知器二分类算法等,不断挖掘、归类数据特征,以实现特定关键词特征查询、开放词与敏感词识别、敏感全宗识别、自动分类、片段信息相似性判读等功能,进而实现所收集档案价值的开放鉴定审核。
口述档案是档案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直接口述或者录音等方式记录下来的语言声音和文字材料;口述档案的存在和发展既是社会记忆构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件,也是对传统档案记忆属性的丰富与延伸,其中较为重要的非遗口述档案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档案馆实现智慧化转型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口述档案的内在价值。非遗口述档案的收集采用的是录音录像的方式,例如对于具有研究意义的表演声音可以进行录音录像,还可以在访谈过程中通过引导式询问与受访人谈话进行录音录像以获取保存在讲述人脑海中的档案记忆。口述档案的收集可以采用录音录像的方式,为了保证稳定性,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语音转文字技术将口述档案转化为文字留存。口述过程不比书写过程,表达的含义仅依靠转文字记录不免产生歧义,人工智能技术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可以理解讲述人讲述内容的一些深层次含义,使得档案的收集更加全面准确。口述档案采集的规范化评估是对口述档案价值的鉴定和质量的认定 , 间接检验了人工智能采集规范化水平[14]。因此,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从口述档案的形成规律中总结制订档案采集规范化指标,评定所采集档案内容是否合格、对于档案记忆的陈述是否完整。
5.2 档案信息的自动化组织
档案馆的工作流程应不止于档案信息的收集,档案馆对于形式复杂、来源多样的信息进行组织分类序化工作也至关重要。档案信息在进行组织序化分类时,可以分为档案实体序化分类与档案信息序化分类。
首先,对于档案实体的序化分类,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信息化,对于档案实体进行标签化,通过标签的外置或内置处理进行标签的序化分类引导实体实现序化分类。档案实体标签化有助于实现对档案的自动著录,在著录条目时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扫描页面进行版面分析,自动判断档号、题名、责任者等著录字段,自动提取相应的信息完成条目著录。同时,射频技术可以有效识别标签,有效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以及准确性。档案实体信息化可以与档案信息的处理相互结合。建立智能档案管理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档案管理系统的软工程设施。智能档案管理系统能够将涵盖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多模态档案信息的特征表示映射到同一个空间,使不同形态的档案信息与相应实体或概念关联,形成跨形态的档案管理知识库[15]。
其次,对于档案信息的序化分类,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档案进行关键词提取、文本分类和主题分类等自动化著录处理,将具有相同特征以及信息的档案归为一类;由于档案馆中档案信息的多样性,档案的分类体系繁杂,实现分类需要依据在档案信息中提取到的细节信息,根据不同的细节信息划分多层次的信息管理模式,根据指定的管理模式开展智能化分类[16]。在进行档案信息的分类时,其分类的完善程度受制于档案信息本身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古籍档案经常会出现内容缺失;由于年代久远,古籍档案上的有些字迹、图像已经看不清原来的样貌。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中的AI技术来复原古籍档案。同时,档案馆中有很多手写档案,有些手写档案在进行人工识别时难度较大,可以利用OCR技术识别其具体的内容,对具体的手写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的序化组织。
5.3 档案信息的安全存储
对于多方面、多来源的档案信息进行收集序化组织后,就要对其进行存储,保证安全性。对于数量较大的档案信息,档案馆需要应对两个挑战:存储空间的保证和存储安全的保证。档案信息安全存储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图2 档案信息安全存储示意图
5.3.1 档案馆存储空间的保证
档案馆的智慧化建设需要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保证档案存储空间上的应用。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档案馆优化档案存储,包括确定最佳的存储位置、备份策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预测哪些文件可能具有更高的价值或更频繁地被访问,从而将它们存储在更可靠、检索更快速的存储介质上。为了扩充档案的存储空间,档案馆需要增加云计算技术,对数量较大的档案信息和档案实体进行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档案信息进行分类、索引和压缩,将海量档案信息存储在云端或虚拟存储空间中,减少档案信息在物理介质中的存储,从而节省大量物理空间来存储实体档案信息。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智能算法对于存储空间中档案信息的自动化管理也有一定作用,通过自动扫描、识别档案信息,对海量档案信息进行快速整理、分类存储,大大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存储空间的扩大还需要人工智能技术对空间进行优化管理,实现动态分配和调整,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存储需求。
5.3.2 档案馆存储安全的保证
档案馆中存储的档案信息需要保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安全性。档案信息安全性的定义有很多,本文将档案信息的安全定义为通过档案信息的物理存储环境来保证档案实体的安全以及通过虚拟存储环境防止信息泄露的安全。对于实体档案的存储环境来说,需要保证档案存储物理环境适宜。一般来说,实体档案的最佳存储环境应该是温度为 15 ~ 20 °C、湿度为 40% ~ 60%,光线柔和,无污染物侵蚀。此外,为了保护档案的安全,还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防火、防盗、防虫等。例如,海岚盛智能档案库房由档案智能储存系统、环境智能控制系统、RFID智慧管理系统和档案安全实时监测平台构成,实现档案人员对库房存储的精细化管理和库房环境的科学监管,同时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让智能库房管理信息系统与数字档案馆系统共享“VR库房”功能模块[17]。因此,要保证档案实体的耐久性,可以建立智能库房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档案保管环境进行实时监测。
对档案信息进行妥善保管以防泄露丢失,要对档案信息进行及时备份,严格履行制度,同时在档案信息传输时对其进行加密处理和访问控制。例如,江苏省太仓市建设的智慧档案馆利用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的门禁系统以及监控跟踪系统提高馆藏档案的安全性[18]。档案馆可以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系统,但是对于人工智能系统也要进行及时的风险评估,以保证档案在此系统的监测保管下实现妥善处理。在档案馆中存放的个人隐私信息,其安全性也是重要保护对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文本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档案中的个人隐私进行准确识别并实现加密处理。在档案馆的馆际交流中进行档案信息的共享传阅时,机密和隐私信息要进行保护处理,减少用户档案隐私泄露的风险。用户在进行档案信息借阅时,在借阅过程中如何保护档案自身的安全也是档案馆提供服务时关注的重点。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能安全监控系统,对档案库房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档案资料安全和完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综合运用多种安全技术和措施,在扩充档案信息存储空间的同时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档案馆中智能系统的防御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4 档案信息的智慧化服务
实现档案信息的科学化利用是档案馆提供服务的重要方式。一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深入挖掘档案信息的潜在价值,以实现档案信息本身的科学化,另一方面也需要从用户的需求入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中人机交互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在智慧档案馆建设领域的应用进行智能档案开放利用服务[19]。
5.4.1 档案信息的智慧化检索
档案信息的智慧化检索,即对收集整理序化后的信息实现智慧化检索,使检索得到的档案信息可以更加贴合用户需求,满足其使用目的。在“AI+ 档案”模式下,利用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在馆藏档案数据库中进行自动检索[20];同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下的交互引导虚拟机器人,制定轻量级语言模型实现信息的交互检索,与用户进行互动,实现智能问答,改变传统档案馆人工查档调档的单一输出性,达到人机交互的目的。人工检索档案信息由于受到主观因素影响易导致检索深度不够深、范围不够广。人工智能可以从来自不同主体的数据中汲取信息建立学习模型,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数据库,以此实现档案信息全方位检索,使档案检索的准确率以及覆盖面得到显著提升,以激发档案信息的生命力。
5.4.2 档案信息的智慧化陈展
档案信息要实现服务用户的目的。智慧陈展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当下,智慧陈展已经广泛应用于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中,通过物联网智能感知、观众行为分析、展项知识脉络发现等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使数字展陈具备了普通展陈所没有的智能化优势。在智慧档案馆的建设中,要让档案“活”起来,对极具历史价值的档案进行保护,充分发挥其价值。数字展陈是实现档案价值的重要方式,通过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可视化技术以及对档案进行3D建模的方式,将档案内容以更为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得参观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档案背后的故事和价值。这不仅增强了档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还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档案工作的认知和关注度。
5.4.3 档案信息的精准化服务
在利用档案信息的过程中,其处理对象不仅仅是档案信息,用户的需求数据同样重要。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的档案使用信息和轨迹进行深度分析,可以了解用户的需求偏好,绘制用户画像,得到用户所收集档案的知识图谱。人工智能将档案信息实现可视化,多模态信息的系统处理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智慧化的服务,打破仅仅依靠文字来提供档案的服务现状,依据用户需求,为用户打造沉浸式、可视化的档案服务场景。在分析用户的需求数据后,实现档案信息与需求数据的精准匹配。
完成档案信息以及用户数据的分析处理后,以其为主体构建档案智慧化服务平台。人工智能代理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日志评价反馈信息,表达出用户的信息需求 , 制订科学的信息服务方式和策略 , 向用户提供精准化的信息和服务;在服务前置端利用智能语音识别技术,通过语音导航和智能问答来询问用户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智能机器人是档案信息与用户实时交互的重要工具,可以根据语音指令提供档案服务。用户在说明档案信息需求时会有表达不清楚、目的陈述不准确的问题,人工智能支持下的交互机器人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解决此类问题,提升用户体验,同时智能问答的形式摆脱了文字输入的限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视障群体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服务满意度。
5.5 档案信息的鉴定后处置
档案馆中存放的档案信息有一定存储年限,一般可以将档案馆中保存的档案分为永久保管的档案、长期保管的档案、短期保管的档案。对于保密期满的档案应当及时进行解密,对于少数撤销单位形成的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可移交给同级或所辖地区的综合档案馆保管。对于需要销毁的档案,应该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档案安全和完整。根据《档案法》的有关规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同时,档案馆应当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制度,配置安全保护设施,防止档案破损、篡改、丢失。对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档案馆应当永久保存;对于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档案馆应当进行销毁。
当档案信息已经被鉴定为无价值时,需要对档案信息进行销毁处置,从而节省档案馆的实体、虚拟存储空间。但是在对档案信息进行处置时,档案价值的鉴定是重要的前置工作。判断档案是否需要销毁处置时,一般会有如下标准:第一,档案在一段时间内价值会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的价值会逐渐降低,导致档案不再具有时效性;第二,档案内容重复性高,或者档案本身的价值低于档案保管价值,此时对于档案的保管就不再有意义;第三,存在一些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可能涉及机密的档案,这些档案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销毁或保密处理。
需要根据档案的内容、时效性、重复性、保管成本等标准来鉴定档案是否具有价值,仅仅通过人工鉴别会因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判断失误。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价值的鉴别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首先,利用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和识别,对档案信息中的关键文本进行识别分析,将其与当下信息进行对比,判断其时效性;其次,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对档案内容进行重复性检测和相似度比对,判断其是否重复或可替代;再次,档案信息的保管成本也是判断档案信息是否具有保管价值的重要依据,借助人工智能数据预测和决策支持技术对档案的保管成本进行估算,估算结果可以为档案馆的存放决策提供参考;最后,鉴定档案信息是否合规合法以及是否涉密时,可以通过智能推理和逻辑分析技术对档案内容进行法律合规性和安全性检测。而档案信息是否需要进行处置,基于人工智能的上述判断可以大幅度增加档案处置决策的准确度。这对于促进档案馆、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扩充档案馆存储空间都具有重大意义。
6 结语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档案馆作为传承档案记忆,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是档案信息古为今用的重要场所。档案馆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实现智慧化、科技化的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馆建设中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要大力推行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馆中的应用。本文基于档案信息生命周期视角,结合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使其渗透到档案信息的整体流转过程中,初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档案馆中的应用体系。档案馆因为人工智能的加持在收集档案信息时更加全面深入;档案的整理序化工作效率更高;实现档案馆实体、虚拟存储空间的扩充,确保档案存储的安全性;档案馆在利用档案信息为用户提供档案服务时更加人性化、专业化、智慧化;档案信息的鉴别处置更加精确,但是人工智能在档案馆中的应用仍然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实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J]. 中国档案 ,2021(6):18-23.
[2] 林尧瑞,魏宏森 .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及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J]. 国外自动化 ,1981(1):25-31.
[3] 郑慧 , 刘思含 . 人工智能与档案开发利用 : 应用、愿景与进路[J]. 山西档案 ,2022(5):5-10,28.
[4] 焦 建 利 .ChatGPT助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时代学什么与怎么教[J].中国远程教育 ,2023(4):16-23.
[5]郑满宁.人工智能技术下的新闻业:嬗变、转向与应对:基于ChatGPT带来的新思考[J].中国编辑 ,2023(4):35-40.
[6] 张夏恒 . 类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数字政府治理 : 价值、风险及其防控[J]. 电子政务 ,2023(4):45-56.
[7]吕小康,刘欣,杨婷婷,等.健康谣言的干预策略: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 ,2024(4):664-676.
[8] 贺金艳 . 基于数据生命周期视角的省级政府数据治理问题研究[D]. 长沙 :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9] 吴亚芸 , 戴清杰 , 刘桂锋 .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的特色馆藏资源实践与探索[J]. 新世纪图书馆 ,2021(2):39-43.
[10] 胡晓庆 .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的档案数据治理策略研究[J]. 山西档案 ,2020(6):58-61.
[11]中国档案报.厦门电子档案移交接受实现“一站式”管理[EB/OL].(2021-01-27)[2024-04-01].gaunthttps://www.saac.gov.cn/daj/c100298/202101/941ee8f564f4029b0b9eb93919db58d.shtml.
[12] 国家档案局办公室 . 青岛市智慧档案馆投入试运行[EB/OL].(2015-08-02)[2024-04-03].https://www.saac.gov.cn/daj/c100302/201508/e3f7cca60c2147b08ccfa80ae37f2a53.shtml.
[13] 中国档案报 . 福建省漳州市档案馆人工智能鉴定辅助系统使用初探[EB/OL].(2024-03-27)[2024-04-03].https://daj.fuzhou.gov.cn/zz/daxw/yjdt/202403/t20240327_4799396.htm.
[14] 古琬莹 , 吴建华 . 基于管控视角的口述档案采集规范化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0(1):87-90.
[15] 陈栩杉 . 人工智能与档案管理:进展、愿景与挑战[J]. 中国档案 ,2022(11):30-32.
[16] 孙琳 , 陈着 , 刘谨铭 . 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建档案管理中的可能应用场景及推进策略[J]. 档案与建设 ,2023(7):68-70.
[17] 王兰 , 路好琨 .VR库房:智能档案库房与数字档案馆的连接器[J]. 档案记忆 ,2022(12):54-55.
[18] 马怡琳 , 李宗富 . 赋能·助力·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解密与开放审核工作中的应用探索[J]. 山西档案 ,2022(4):112-118.
[19] 高丽春 .“人工智能 +”的医院档案智慧服务体系建设探究[J]. 兰台内外 ,2023(27):69-71.
[20] 刘婉君 . 人工智能在数字档案服务中的应用研究[D]. 哈尔滨 : 黑龙江大学 ,2020.
【基金项目】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档案学史研究”(项目编号:20AT Q009)。
【作者简介】李财富(1965—),男,汉族,安徽池州人,安徽大学江淮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档案学基础理论与历史、档案信息服务、档案文献编纂等;王硕(2000—),女,汉族,安徽宿州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