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非遗档案价值再造研究

发布时间:2024-08-05 19:51:10被阅览数:116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文/王康媚

  摘 要:聚焦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非遗档案价值再造的路径与策略值得深入探讨。通过深入分析非遗档案的概念、现存价值及其保护现状,探讨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加强非遗档案的数字化工作,提出了非遗档案在数字环境下的价值再造路径。旨在探索非遗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如何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发挥出新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对促进我国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文化数字化;非遗档案;档案价值

  数字化时代,文化的保存、传承与创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已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于 2022 年发布《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将文化数字化战略作为国家级文化发展计划,旨在积极应对互联网快速发展给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民族文化的灵魂,承载着历史、艺术、知识和技能等无形的文化价值。然而,由于全球化的冲击、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传承人口的减少,许多珍贵的非遗面临着消失的风险。文化数字化战略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将非遗档案数字化,不仅可以永久保存其原貌,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数字平台,让全球观众随时随地了解和体验这些独特的文化,极大地提高了非遗的传播效率和影响力。

  1  相关概念与研究

  1.1 非遗档案价值

  非遗档案是指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展示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记录材料集合。非遗档案通过记录非遗项目的历史背景、传承过程、实践活动、相关人物、社会功能等方面的信息,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物证和数据支持。锅艳玲[1]定义了非遗档案价值,将其视为非遗客体能满足主体在寻求凭证或参考等方面需求的意义;探讨了非遗档案的价值构成,包括原始记录性、知识性、文化性等客体属性,以及不同主体(档案管理者、社会公众等)对非遗档案的多维需求。为了有效发挥非遗档案的价值,国内学者针对非遗档案化保护和非遗档案数字化进行了阐述。非遗档案化保护不仅能够保留非遗的原始状态,还能为其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和传承的平台。白洁等[2]在档案记忆观指导下阐述了非遗和档案共有的属性并指出非遗档案的重要性,其中包括非遗的活态流变性、民族地域性、综合性与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之间的相互交融。聂云霞等[3]分析了当前非遗档案数字化的现状,包括使用的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提出了通过增强数字技术能力、完善法律法规和促进公众参与等方式,加强非遗档案的保护和利用。

  1.2 文化数字化战略

  国家文化数字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响应党中央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决策部署,面对互联网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强调推进文化自信,通过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建设使中华民族基本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明确提出了到“十四五”时期末和 2035 年的主要目标,包括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以及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此外,还详细列出了重点任务,如构建中华文化数据库、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促进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和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等[4]。周林兴等[5]探讨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档案文化建设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路径,并强调档案领域应主动融入国家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路径和策略,目的是推动档案文化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2  非遗档案数字化的基本路径

  在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非遗档案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实现非遗价值再造的重要途径。在面向非遗档案的数字化转型中,数字化技术和方法是核心环节,该环节不仅涉及非遗档案的数字化扫描和存储,还包括非遗档案的传播和再利用方式的创新。

  2.1 非遗档案的数字化扫描

  非遗档案的数字化扫描是数字化背景下非遗档案价值再造的首要环节。非遗档案的数字化扫描技术集合了从高分辨率摄影和摄像、3D扫描、高质量音频录制到光学字符识别(OCR)、激光扫描、无人机摄影和多光谱成像等一系列先进、多元化的方法。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使得精确捕捉非遗表演的微妙细节、保存丰富的口头传统和音乐表演成为可能,而且能够深度记录传统工艺的复杂过程和文化活动的空间环境。借助这些技术,无论是细腻的手工艺技巧、复杂的舞蹈动作,还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传统仪式和习俗,都能够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全面捕捉和记录非遗文化。

  有效运用这一系列技术,能够极大提升非遗档案的质量和完整性,为非遗档案的长期保存和有效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通过数字化技术,非遗档案不仅更易于存取和分享,而且能够提升公众对非遗文化的可访问性和互动性。同时,清晰、准确、丰富的非遗档案还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原始材料,促进非遗相关教育的发展。

  2.2 非遗档案的数字化存储

  非遗档案的数字化存储是非遗档案价值再造的关键环节。在文化数字化背景下,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和区块链技术在存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基于其强大的数据存储能力,能够兼容处理多种数据格式,如文本、图片、视频和音频等,这能够确保非遗档案数字化的内容完整性和形式多样性。同时,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可以为非遗档案受众提供高效检索和分享功能,使非遗档案能够便捷地被检索和访问,从而提高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区块链技术为保护非遗档案的安全性与真实性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路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账本特性,能够增强数据存储的透明度及不可篡改性,通过对存储与更新记录的加密处理,可以构筑一条可追踪、不可逆转的数据链。这种机制显著降低了非遗档案内容被非法修改或伪造的风险,为档案的长期保护提供了附加的安全层。区块链技术的引入进一步促进了非遗档案共享体系的形成,借助智能合约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档案使用权限的自动化管理与执行,为非遗档案的合法使用与共享开拓新途径。

  2.3 非遗档案的数字化传播和再利用

  在当前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非遗档案的广泛传播和创新性再利用已成为非遗档案价值再造的关键任务。利用人工智能(AI)和虚拟现实(VR)技术,可以更高效地推广和再利用非遗档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新途径。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工具来标注大量非遗数据,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分析非遗的传承模式、文化趋势和社会价值,从而为非遗保护和传播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策略建议。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非遗领域最常用于开发智能导览系统,通过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观众提供定制化的非遗文化解读服务。除了开发智能导览系统以外,还可以开发以非遗档案为数据库训练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自动生成非遗内容的描述和解释,以及识别和分类非遗图像和视频资料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升非遗档案的可访问性和互动性,促进公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同时,虚拟现实(VR) 和增强现实技术(AR) 为非遗文化的体验和学习提供了创新的平台。VR 技术通过构建沉浸式虚拟环境,使用户能够全方位体验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仿佛身临其境。而 AR 技术将数字化的非遗内容融入真实世界的场景中,通过增强的视觉效果增强用户的感知和认识。这两种技术不仅拓宽了非遗教育和传播的途径,还激发了新一代用户对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

  3  非遗档案价值再造方法和对策

  3.1 加强非遗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与保护

  构建和完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是促进非遗档案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这一系统应支持高效的档案数字化流程,包括扫描、索引、存储和备份,确保非遗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访问性。为实现档案的统一管理和跨平台访问,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还应兼容多种数据格式,同时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和备份技术,确保档案数据安全。通过类似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技术和方法,非遗档案可以得到系统化管理,学者、教育工作者和公众也可以轻松获取所需的非遗信息。

  3.2 深化非遗档案的知识挖掘与学术研究

  通过应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方法论,能够对非遗档案进行细致且深入的知识探索及学术性分析。借助自动化技术从档案资料中抽取核心信息与知识元素,构建非遗领域的专业知识库及知识图谱,提升非遗档案的学术价值和研究实用性。此外,鼓励跨学科合作也是非遗档案价值再造的重要途经,将非遗档案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相结合,探索非遗的深层次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可以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学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3.3 拓展非遗档案的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

  通过开发以非遗档案为基础的教育及文化传播应用程序,例如在线展览、虚拟博物馆以及互动式教育平台等,将非遗档案转化为既是学术研究对象又是教育资源与文化产品的多功能实体。这类应用的开发不仅旨在提升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兴趣,而且致力于促进文化遗产的广泛传播。通过整合数字化技术,如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以提供更为生动与互动性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从而深化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价值的理解与认同。有效运用此系列的技术和方法,可以促进非遗档案价值的传播,对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4 提升非遗档案的情感共鸣和文化共享

  通过充分发挥数字媒介的表达潜力,采用叙事和故事讲述的形式,可以将非遗档案转化为更为生动的多媒体体验。这种转化可以通过开发数字故事书、互动网站、微电影、动画等多样化的媒体形式来实现,使得非遗文化的展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静态展示,而是成为一种能够激发观众情感共鸣和理解的动态体验。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用户提供沉浸式非遗体验,或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非遗元素融入现实世界中,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此外,鼓励非遗传承人、艺术家及社区成员积极参与数字化叙事的创作过程,贡献其独特的视角和真实的故事。这种参与不仅能确保非遗故事的真实性,还能为传承人和社区成员提供表达自我和传播文化的新平台。通过这些第一手的叙述,非遗档案的展示将更具文化的吸引力和教育的价值,同时促进文化的共享和理解,展现文化多样性中的多元声音。

  参考文献

  [1] 锅艳玲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价值与开发研究[J]. 档案学通讯 ,2016(6):57-60.

  [2] 白洁 , 马嘉悦 . 档案记忆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研究[J]. 山西档案 ,2022(6):74-80.

  [3] 聂云霞 , 龙家庆 , 周丽 . 数字赋能视域下非遗档案资源的整合及保存 : 现状分析与策略探讨[J]. 档案学通讯 ,2019(6):79-86.

  [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EB/OL].(2022-08-18)[2014-01-03].http://www.ccipic.org/h-nd-783.html.

  [5] 周林兴 , 崔云萍 .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档案文化的建设路径探析[J]. 档案学通讯 ,2023(2):10-17.

  【基金项目】2021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黎族传统图式的数字化设计研究”[课题编号:HNSK(YB)21-60]。

  【作者简介】王康媚(1981—)女,汉族,海南文昌人,琼台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