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力 全面提升——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档案工作面貌一新

发布时间:2024-08-01 19:23:21被阅览数:214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苏海敬

  顺利通过首批全省档案信息化“六级联动”省级试点验收,区档案馆获评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区纪委监委、区审计局获评省档案工作业务建设示范单位,区财政局、信发街道等8家单位获评全省档案工作业务建设先进单位……这既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2023年档案工作的“成绩单”,也是近年来全区高度重视档案工作,不断强化组织保障、加大财力支持、优化基础设施、锻强工作队伍,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绩的生动缩影。如何全面提升档案工作效能?茌平的实践证明,要在5个方面下功夫。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和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管档案工作”基本原则,将档案工作列入区委常委会议事范围,制定出台《“十四五”聊城市茌平区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为档案工作开展明确方向、提供指引。全区各级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将档案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配齐配强档案工作人员和场所设施,为档案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保障,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馆室协同、各方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特别是2023年6月,投资4400万元建设的区档案馆新馆正式揭牌启用,标志着全区档案事业发展迈入新征程,为更好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夯实资源基础,全面提升档案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开展档案工作联合检查指导,局馆联动对全区各立档单位贯彻落实档案法律法规、建立完善档案工作制度、档案工作队伍建设和场所设施配备以及归档文件规范整理等情况进行联合检查指导。2023年以来,共开展检查指导78次,对工作较差的单位当场下发督办整改函23件,督促整改问题57项。

  实施全区档案工作规范提升行动,制发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各立档单位的主体责任和工作职责、档案整理的内容范围和标准要求,以及应移交进馆档案的进馆时间和流程标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立档单位档案资源增量约1.8万卷3.5万件,新移交进馆档案0.8万卷2.6万件,收存数字化副本174.2G,馆藏档案达10.3万卷,全区档案资源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践行为民宗旨,有效满足基层社会治理和人民群众需求

  抢抓有利时机,深入实施档案信息化“六级联动”省级试点创建工作,以“在鲁查档”平台为支撑,在重点涉农部门、乡镇(街道)、新村(社区)等便民服务窗口设立档案查询专区40个,打通国家、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六级档案数据资源,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档案馆”,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有效解决了异地查档难题。

  创建工作中,累计印发“六级联动”查档指南1000份,制作宣传立牌44个、宣传海报22张,在村(社区)公开栏张贴,有效提升群众知晓率,服务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相关经验做法还形成了典型案例,并入选省档案馆《档案信息化服务“六级联动”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座谈会先进经验材料汇编》。

  聚力走在前列,争做改革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以争创全省新型农村社区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区为目标,规范做好农村新型社区档案工作,指导新村(社区)健全档案工作制度,规范档案整理,邀请省、市专家授课指导。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培训指导6次,着力打造小刘、耿店两个新村(社区)档案工作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区新村(社区)档案工作整体规范提升。

  将数字档案作为“数字茌平”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创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为抓手,做好新馆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搭建智能调档系统、数据库系统及综合管理平台,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扫描,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90%以上。

  压实各方责任,切实筑牢档案安全防线

  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切实筑牢档案安全防线。加强档案法治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全区档案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档案法及其《实施条例》,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9”国际档案日开展档案安全教育,累计开展档案法治安全宣传活动7次,干部群众对档案安全之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显著提高。

  健全完善档案移交、保管、利用、数字化等重点环节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督促全区各单位完善档案基础设施设备配备,提高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坚决防范失泄密事件,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绝对安全。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8月1日 总第4169期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