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时代烙印 凝聚奋进力量——记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北京市朝阳区档案馆

发布时间:2024-07-30 19:52:29被阅览数:88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文/戚柏兴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北京市朝阳区地处朝阳门外,从700年前的国东门胜地到如今的首都中心城区和经济发展大区,京杭大运河入京门户通惠河、打开世界之窗的北京CBD、展现中国温度的“双奥之城”主承载区......这片热土始终涌动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折射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朝阳档案,更是成为印刻“五宜”朝阳的特色符号、印刻首都发展脉络的鲜明标签。

  北京市朝阳区档案馆成立于1965年5月,新馆总建筑面积40070平方米,于2023年6月9日正式开馆运行。目前,馆藏全宗203个,历史跨度280余年,各门类档案、资料98万余卷(件、册)。作为朝阳发展探索史、实践史、成就史的记录者和守护者,近年来,朝阳区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四个体系”建设,按照“打造区情区史教育主阵地、城市文化交流新地标”的目标定位,努力将档案馆打造成为富含朝阳元素、突出档案特色、整合各方资源、覆盖各类人群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文化空间,打造成为各界了解朝阳、读懂朝阳的“第一站”和“新窗口”。2024年1月,朝阳区档案馆再次荣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服务大局,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局馆协同,提升为党管档能力。发挥局馆长“一肩挑”优势,加强局馆在发展规划制定实施、业务标准修订完善、档案业务培训、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工作、新馆建设等方面的一体管理和工作协同,各司其职,共同推进任务落地落实。联合区档案局出台《区委办公室(区档案局)、区档案馆协同开展档案工作机制》,建立档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讨、推动全区档案工作重大事项、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联合建立全区档案工作分片联系服务机制,将立档单位划分为7个联系服务协作组,“包组负责”做好各协作组日常沟通指导工作。对基础薄弱单位、承担重点工作单位和新成立单位开展“一对一”指导,推动各部门、各领域、各行业档案资料形成齐全完整、收集及时有序、管理科学规范。

  强化“四重”档案归集,提升为国守史能力

  全方位收集反映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重点工作和特色亮点领域的档案,系统、鲜活地记录和反映区域发展成就,为全区重大决策落实、重点工作推进、工作经验总结提供有力支撑。联合区档案局修订《北京市朝阳区档案馆档案收集范围的规定》,出台《关于做好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活动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累计接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各类国家级创建活动等“四重”档案3万余件。开展区域历史文化、先进典型人物、优秀工作经验等特色专题档案库建设,区域名人专题档案库累计收集文书、照片、实物等档案2.1万余卷(件),馆藏数码照片档案专题库收录各时期区域情况照片近10万张,对背街小巷治理、旧城改造、拆迁腾退等城市更新工作纪录片实时接收进馆。有针对性地征集朝阳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档案,先后征集到北京炼焦化学厂建设、北京工人体育场建设、首都机场建设、全国运动会举行等珍贵影像和实物档案资料。

  强化民生导向,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持续优化馆藏资源结构,不断提升民生档案资源比例。目前,馆藏公证、婚姻、知青、招工、环保、土地确权等33类专题民生档案和专业档案占馆藏总量比例近40%。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共享利用。依托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北京数字档案馆系统—跨馆利用系统”等开展档案跨馆查询,与多家档案馆签订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协议,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开辟残障人士查档专用通道,提供手语、英语等查档服务。将查档窗口延伸到家门口,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入户,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视频认证查档绿色通道服务,解决特殊群体查档难的燃眉之急。

  凝聚共识,推进资源建设多元化

  实施“朝阳记忆”工程,推进基础资源拓面升级。联合区人大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各系统工委等开展口述历史档案采集,采访“两代表一委员”、榜样人物、行业代表、劳模、名师、朝阳群众等各阶层典型人物,累计形成口述音视频1.2万余分钟。联合多部门举办“兰台杯·朝阳符号”摄影征集大赛和“翰墨颂朝阳”主题征集活动,累计征集摄影摄像作品1.6万余张、410分钟,书画100余幅。培育专家志愿团队,依托各街乡摄影爱好者协会,建设一支长期关注、支持、参与档案工作的摄影爱好者队伍,跟踪拍摄全区重点项目建设、环境整治、河道治理、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变迁,累计拍摄照片1.5万余张、视频超过500GB。持续聘任了解朝阳区区情、热心档案事业发展的人士担任“荣誉馆员”,更全面、更广泛地了解和收集区域档案资源。

  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夯实数字档案资源底座

  高标准建设新馆数据中心机房和网络安全系统,建成档案管理服务平台,以“区县级数字档案馆系统平台建设难题及对策研究”“智能技术辅助档案鉴定实现路径研究”等科研课题研究带动系统平台建设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建成馆藏数字档案资源专题数据库38个,电子目录近520万条、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副本近2500万页,数字化率达92.6%。以数字档案资源全面整合、高效利用全面提升馆藏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效能。建设全区统一的数字档案室管理系统,实现档案室日常管理、接收进馆一体化管理,推动全区档案管理数字化、智能化。

  打造朝阳文史专家队伍,推进人才资源转型升级

  以“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为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形成事业转型升级和人才转型发展的双向促进和良性循环。搭建成长平台,梯队培养专业化干部队伍。分批将业务骨干、年轻干部送至北京市档案馆、区融媒体中心、中国档案报社等部门学习档案保护技术、视频编辑制作、办报规范等专业技能。充分发挥全国档案系统“三支人才队伍”和北京市档案人才“131工程”专家骨干的经验优势,着力培养新馆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展陈活动策划、综合管理等复合型人才。加强专家型讲师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批能策划、能宣讲、能培训、善于讲好朝阳故事的金牌讲解员,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出成果、出精品的能力水平。

  聚焦发展,推进文化供给品牌化

  讲好朝阳故事,打造朝阳高质量发展展示平台。近年先后举办“双奥朝阳”专题展、“时代征程砥砺前行”——建区65周年区情区史专题展、“丹凤朝阳成长与跨越”——朝阳区区情区史展、“永不竣工的工程”——“宜商”朝阳建设成就展等多个展览,展现朝阳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首都意识,践行首善标准,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举办“兰台杯·朝阳符号”摄影征集大赛历届作品展、前进中的朝阳档案方志事业专题展等,以贴近民生的小切口展现区域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变迁的大主题,将爱国主义教育转化为鲜活的、可感可及的“乡音乡语”。为区属各单位开展科普宣传、成果展示、文化宣传等公益活动提供载体平台,集聚“公益能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

  讲好大思政课,不断深化区情区史教育

  以进党校、进学校、进网络、进社区(村)“四进”工作为主抓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助推朝阳文化软实力建设。作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朝阳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题教育现场教学点、党史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持续发挥馆藏区情区史资源和红色资源的聚集优势,打造全区区情区史学习教育平台。与区委党校联合开发《走近朝阳历史,感悟奋进历程》现场教学课程,为党校主体班学员提供区情区史教育。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结合中小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推进《学思想、践理想、共成长》专题研修教学指导手册编制和现场教学示范课开发,将档案馆打造为全区中小学研学基地。

  讲好流量故事,构建档案文化立体传播矩阵

  与区融媒体中心联合策划制作全区首档专题文化类节目——《档案里的朝阳》区情区史系列视频,以小切口、烟火气、文化性、趣味性吸引“网络流量”,2023年6月上线播出以来,累计点击率超百万,先后获评北京市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北京市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优秀成果、2023年度北京市优秀广播电视节目纪录片类优秀作品、第33届(2023年度)北京新闻奖等奖项。持续加强档案文化和业务品牌建设,编印《档案参阅》《朝阳兰台》《朝阳五大工业基地考》《朝阳区大事记汇编》等,强化资政参考作用的发挥。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笃定前行,功不唐捐。新征程上,朝阳区档案馆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夯基础、强功能、树品牌、出特色,继续忠实记录好、守护好“朝阳正朝阳”的时代强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朝阳实践、建设向世界展示中国高水平开放的窗口、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贡献档案力量!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档案馆

  责任编辑: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