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三千孤儿入内蒙”专题口述历史采集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2024-07-11 19:13:42被阅览数:68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马广荟

  初识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巴音敖包苏木的孟根图雅是在包头市档案馆。她来是为巴音敖包苏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查阅档案资料,而我们在筹备“三千孤儿入内蒙”口述历史采集。

  20世纪60年代初,在党和政府关怀下,3000多名孤幼儿从上海等地被送到内蒙古自治区,在草原牧民抚养下长大,写就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一段历史,他们因此被称为“国家的孩子”。她的母亲敖登高娃便是其中一员。

  从档案里看到“国家的孩子”初到包头时的生活印记和成长记录后,她给我们讲述了其父母、姐妹,以及抚育她们的那片草原的故事。和草原上的姑娘一样,她眼里有光,笑容灿烂;和草原上的姑娘不一样,她的性格除了源自草原的豪迈,还有一份来自母亲的温婉。

1.jpg包头市档案馆馆藏迁移证

  “三千孤儿入内蒙”已成历史,但其传奇仍在延续。如果说,档案人是在记录和留存这段历史,图雅姐妹则是这段传奇的讲述者和传承人。我们把图雅姐妹列入口述历史访谈名单,因为记录血脉延续和精神传承也是此次专题口述采集的应有之意。

  从包头市档案馆到百灵庙镇再到巴音敖包苏木,颇有些距离。经过4小时车程,我们来到敖登高娃的家。看到孟根图雅领着我们进来,她的三姐阿拉腾图雅展露笑颜,放下手头的工作和母亲一起忙活起来。煮奶茶、切手把肉,款待客人的佳肴摆了满满一桌。

2.jpg

“三千孤儿入内蒙”口述历史采集现场

  图雅姐妹很早就知道母亲是“国家的孩子”。“那时还小,对此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对远方多了一份期待,想知道草原的尽头是什么,想去看看外面的山和远方的海。”带着这份期待,她们走出草原,走向更大的平台,以更广阔的视角去看世界,又透过世界重新审视自己。她们在别人的故事中一次次回望,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一次次回响:“他们把自己家乡的故事讲得这么美,那草原的故事、达茂的故事、额吉的故事又由谁来讲述呢?”

  外面的世界越精彩,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心情就越迫切。最终,她们决定放弃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扎根基层。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基层的工作繁杂而琐碎。要俯下身子倾听牧民的需求,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让每一项惠民政策落在实处……

  从千头万绪到游刃有余的过程并不容易。其间,有过彷徨,也时常感觉疲惫。幸而在如流水般逝去的时光里,正如她们从不曾忘记家乡一样,家乡也在用理解和爱护温暖治愈着她们。

  “在别人的故事里,我是人群中擦肩而过毫不起眼的过客,而对于这片草原,我是独一无二的孟根图雅。”通过走进“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达茂人民迁敖包 齐心协力建包钢”“草原英雄小姐妹”“守边人”的故事,她愈发认识、理解了达茂旗的性格、定位和历史使命。她和同事们成为红色教育基地的义务讲解员,一次又一次哽咽地、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文字写不尽的血脉相融,图片道不尽的守望相助。

  “我们生长于斯,却从未像现在这样贴近大地,贴近支撑起这片草原文化的有机细胞。最初以为是我们在讲述达茂旗的故事,现在想来却是这些故事在重塑我们。”讲故事的人变成了故事中的人,历史与现实之间,跨越时空的力量在延续。

  访谈结束时,外面下起了大雨。这是图雅姐妹期盼已久的一场雨。久旱逢甘霖。看到她们难掩兴奋地冲进雨中,这一刻,这片草原的旱涝、牧民们的冷暖也变得与我息息相关。

  谁是“国家的孩子”?他是包钢的建设者,她是草原的守护者,他们是城市精神的传承者。你看,一场期盼已久的甘霖过后,雨水和种子都已不再是原本的模样,而是共同孕育出了最美的花。时间和共同的经历让“你我”变成“我们”。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7月11日 总第4160期 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