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红源 忆初心 惠民生 ——安徽省六安市开展档案利用服务一瞥

发布时间:2024-06-11 19:03:52被阅览数:229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江振秀

  围绕“赓续红色基因血脉、建功六安赶超发展”目标,安徽省六安市档案馆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提高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和民生档案服务水平。“兰台映初心”党建品牌被评为市直机关第二批“十佳党建品牌”,“记忆六安——六安历史发展档案陈列展”获批“六安市第二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直机关首批“先锋微课堂”党员教育基地和第四批“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

  溯红源,收集档案赓续红色血脉

  开展红色档案征集。先后前往六安市金寨县,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新县等地,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实地开展红色档案资源保护利用调研。加强与各级各类档案馆的沟通联络,前往中央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及各县(区)档案馆,收集各个时期六安相关历史档案347件,为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打造城市精神提供更多档案支撑。

  建立红色专题数据库。围绕弘扬大别山精神,印发《六安市红色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方案》,整合全市8家综合档案馆革命历史档案目录1万余条,初步实现信息共享互通。围绕淠史杭专题,收集全市范围档案目录,建立专题数据库。积极寻访红色历史亲历者、红色家庭等,建立口述红色档案数据库,录制红色故事7个。

  提高红色档案数字化率。梳理馆藏红色档案资料,建立专门台账。发挥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的优势,对红色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整理、扫描馆藏皖西三地委文书档案55件、淠史杭水利工程档案6096件,数字化实物档案222件,切实提高红色档案信息化水平。

  忆初心,开发档案服务党员教育

  开设“先锋微课堂”。依托“记忆六安——六安历史发展档案陈列展”,以馆藏资源和征集到的红色档案为主教材,选取陈列展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展品进行讲解,面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群众开展红色教育。其中,“先锋微课堂”自2023年7月开课以来,共接待44家单位898人次参观学习。

  讲述红色档案故事。编印《六安红色档案故事》,收录红色故事15篇,让社会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接受红色教育。组织年轻干部参加各类比赛,分别在省“学习党史知识 讲好档案故事”、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 奋进绿色振兴新征程”宣讲比赛、“以案为戒清廉说”主题征文比赛中斩获奖项。

  举办红色展览。引进“书信家国 尺牍情深——弘扬伟大精神”长三角档案联展,展出长三角地区百余件手迹档案。展览自2023年9月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36家单位677人次。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强军伟业 光辉历程”主题展览等,参观总人数超6000人次。

  惠民生,利用档案提升服务质效

  构建跨馆、跨地区利用服务体系。发挥国家级数字档案馆作用,锚定“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利用网络化”目标,构建数字档案利用体系。与霍邱县、金安区档案馆签订民生档案数据共享协议,初步实现数据共享。依托安徽省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和市县(区)民生档案资源共享利用,方便群众异地查档。依托“安徽政务服务”和“皖事通办”平台,提供在线利用服务。近年来,已为千余人次提供档案查询利用服务。

  提高民生档案数字化率。扩大民生档案接收范围,现有公证、公积金、破产改制等民生类档案近20种,占馆藏总量近80%。持续推进数字化工作,完成馆藏退役军人相关档案数字化,通过查找电子档案,为百余名退役军人完善个人信息、享受国家政策提供支撑。推动破产改制企业会计档案数字化,整理淠河化肥厂等27家破产企业档案,著录电子条目4.2万条,扫描档案1.65万页,为数千名破产企业职工核定工龄、工种,办理提前退休提供重要依据。开展公证档案数字化,指导公证处对万卷专业档案进行整理。探索建立出生医学证明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机制,细化《六安市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管理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出生医学证明档案接收与数字化工作。

  建立联创共建长效机制。发挥党建联盟和“兰台志愿服务队”作用,扎实开展与裕安区小华山街道华府社区、独山镇六里冲村结对共建工作。设置“兰台惠民服务站”,通过组织互联、党员互动、干群互助,有效整合机关与社区、共建村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结对社区和共建村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时,及时抽调党员干部下沉村、社区,充实一线工作力量。积极搭建党组织和党员互动交流平台,围绕创建文明城市、弘扬传统文化、关爱妇女儿童等主题开展志愿服务。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6月6日 总第4145期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