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濒危档案文献资料的保护对策

发布时间:2024-04-26 19:23:18被阅览数:213 次信息来源:《档案天地》

  ■程洁

  民族的文化特征是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生产实践的产物,不同民族的历史经历不同,其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也存在差异,这一文化差异逐渐成为民族间的特有标识,在综合国力中占有重要地位。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记录,成为国家或民族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既有历史属性同时也具有民族属性。档案文献资料作为兼具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的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世界的记忆”[1],它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变迁、重大科技成果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的忠实记录者,也是历史馈赠给全世界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我国作为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存世的档案文献资料数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登记在册的档案文献超过2.8亿卷(件),其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被各大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机构所收藏。近年来,档案文献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各类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的力度逐年增加。但相对于我国海量的档案文献资料,目前各方面的投入还是略显不足。其中相当数量的珍贵档案亟需采取个性化的抢救措施加以保护。因此,针对目前档案文献保护的现状,从档案濒危的原因分析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对于我国档案文献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濒危档案文献的定义及特点

  (一)濒危档案的定义

  史学界、文献学界乃至管理学界对于“档案”的定义各有侧重、不尽相同。早在1954年,吴宝康[2]在论述档案工作的意义时,就将“保存在档案馆(室、库)已处理完毕的一切文件材料”视为“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将档案定义为以文字、声像、图表等形式保存的、对国家、社会具有价值的各类历史记录。《档案学概论》一书将此概念进一步阐述为“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3]”。而对于濒危档案的认识,业内部分专家、学者也开展了一定的研究。齐玲等[4]曾撰文《抢救濒危档案之我见》,该文中将濒危档案定义为面临危险的档案;万秀萍[5]在《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一文中指出,濒危档案应当具有以下三点特征:一是档案本身所记载的历史记录应当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二是此类档案存世稀少,濒临消失的危险;三是该档案破损严重,如不加以有效保护将彻底灭失。马翀[6]从载体濒危和所载信息濒危两个层面出发将濒危档案定义为“载体材料濒临损毁或档案所载信息濒临灭失的历史档案”。

  从上述研究现状不难看出,对于濒危档案的界定,应从档案制成材料濒危以及档案所载信息濒危两方面考量,无论档案的哪个方面出现濒危状态,都会严重影响档案资料的妥善保存和有效利用。

  (二)濒危档案的特点

  首先,濒危档案应当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档案文献资料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有效载体,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进行追溯的有效途径。对于濒危档案所载信息不但要求内容真实,同时还应对所记录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民族间的融合发展、经济状况、科技进步等相关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濒危档案开展深入研究,持续挖掘其史料价值,有助于深刻理解当时的社会形态、解决疑难历史问题。

  其次,濒危档案应该具有稀缺性特点。对于稀缺的定义应从所载信息和表达形式两方面考量。少数档案所记载的历史事件较为特殊、所载信息独一无二,亦可称为孤本。该类档案的灭失即意味着记忆的泯灭和传承的断失,此为所载信息稀缺。另一方面,相对于较为传统的纸质档案来说,布帛、东巴纸等特殊材质的档案数量相对稀少。以东巴纸为例,它是东巴象形文字传承的重要载体,以纳西族生活区特有植物丽江尧花为原材料,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而成。此类档案因其材质特殊而显得相对稀缺。

  最后,濒危档案还应当具有受损严重的特点。通常情况下,濒危档案大都年代久远,由于管理或自然老化等原因都会使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不进行抢救性保护则会有濒临灭失的可能。这种档案的灭失包括多方面内涵,比如纸质档案的纸张絮化、霉变、虫龁鼠伤、酸化褪色,影像档案的信号失真、图像褪色、底片霉变,布帛档案自然腐败等,这些都会使档案所载信息难以准确读取,丧失其史料价值。

  二、档案文献濒危原因分析

  (一)内因分析

  首先,不同时期档案文献制成材料的差异性较大,主要有各种材质的纸张、布帛、胶片、磁带、兽骨、金属器皿等,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载体会因构成材质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变得不稳定。例如,录音类档案的金属模板长期遭受大气中水分侵蚀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导致的锈蚀、胶片类档案的片基常温下缓慢分解、纸质类档案的纸片脆化、霉变,以上载体原材料的损坏都会导致档案资料的濒危。

  其次,档案文献的字迹材料多样化如染料、墨汁、墨水、印台油等,不同字迹材料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差异较大,对水、热、光、酸、碱的耐受程度也不同。历经多年后档案材料内字迹模糊、油印扩散等现象时有发生。加之部分纸质在生产过程中掺入了不同程度的氧化剂、明矾、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这都会进一步加速档案内字迹的受损。此种情况下即使其信息载体的保存状况良好,仍旧会导致档案资料的濒危。

  (二)外因分析

  档案文献的老化和损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渐进过程,当外界环境(如温湿度、光照辐射、生物污染等)不利时会加速老化的进程。相关研究表明,温度的高低对化学反应的速度有直接影响。不同纸张的膨胀系数不同,当档案存放温度上升20°C时,纸张的老化速度最高可增大8倍。高湿环境会加速材料的酸化水解,而湿度过低时则面临失水干裂的风险。湿度不稳的情况下,部分材质纤维因频繁吸水、脱水而变形,对文献的长久保存同样不利。

  档案载体材料多为有机化合物,其内部以价键形式联结而成,化学键的断裂会导致有机物的分解,其纤维强度将大幅降低。光具有波长越短能量越大的特性。一方面,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具有足够破坏有机物化学键的能力,导致档案载体酥脆、变黄、老化。绝大部分字迹材料在紫外线灯连续照射16小时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褪色。另一方面,可见光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虽然能量相对低,但同样会带来热辐射能量。长期被红外线辐射的档案文献因热能的上升产生内应力,档案载体材料翘曲、龟裂、脆化。

  档案文献的生物污染包括虫害和细菌两方面。虫龁鼠伤、打洞产卵会造成档案文献物理层面的伤害。而霉菌繁殖伤害更大,不但加速了档案载体材料的降解,同时还会分泌特定的有机酸,增进水解促粘连,造成材质的霉变。同时霉变会污染档案造成档案信息的可读性严重下降,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库房温湿条件控制不佳时,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会进一步加剧霉菌繁殖,生物污染成为导致档案濒危的最重要原因。

  此外,档案文献形成时间久远,在历史变迁过程中难免会经历战乱、水灾、火灾等不可控因素的损害。加之社会动荡的特殊时期对档案的保护意识、人员以及资金投入的力度均不足,管理上的缺失导致档案失窃、虫蛀鼠咬等危害档案现象。部分档案馆库房对于基本的环境控制措施(温湿度、光照等)也未达标,不利于档案文献的妥善保管。

  三、濒危档案文献资料保护对策分析

  (一)技术层面的对策

  加强存档馆库的环境控制是从技术层面上为档案创造良好的保存环境,延缓其自然老化的过程,使未濒危档案远离濒危状态、使已抢救完毕的濒危档案处于相对稳定的理化状态、延缓已处于濒危状态档案的灭失速度。需要加强控制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湿度、光照、空气质量以及生物污染四个方面。

  不适宜的温湿度是导致档案资料材质老化的主要原因。《档案馆建设设计规范》对于存档馆库的温湿度有明确要求(表1),对照该规范的温湿度控制标准来看,我国绝大多数城市自然气候环境并不满足档案文献资料长期保存的要求。基于此,按照表1要求,采取恰当的温湿度控制手段是存档馆库标准化管理的一项重中之重。实践中最常用的控制温湿度措施包括中央空调、增湿器、除湿器、恒湿器等,其中效果最好的当属中央空调,在维持存档馆库恒定温湿度的同时还能消除空气中的有害粉尘。

表1   存档馆库温湿度标准

1.jpg

  光作为一种能量具有波长越短能量越大的特性。前文述及,过大的光能对档案载体材料具有不可逆的损伤。馆库中常见的光源形式主要有自然光、荧光灯和白炽灯。所有形式光源的光谱都可划分为紫外线(波长300~400nm)、可见光(波长400~760nm)和红外线(波长760nm以上)。相关研究[7]表明,自然光中紫外线占比约为5%,荧光灯光源紫外线占比约为1%,而白炽灯光源中紫外线占比不到0.1%。因此,存档馆库光源形式应尽量选择白炽灯为主。同时采取安装百叶窗、遮阳板、毛玻璃等方式降低室外自然光的射入。

  存档馆库空气中的污染物多样,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氯化氢、甲醛以及粉尘微生物等。部分污染物可以与空气中水分子结合生成相应的酸,对影片类档案的片基、乳剂层造成损害,降低影片类档案的稳定性。酸沉积在纸质文献上造成纤维素的酸性水解,进一步加剧纸张的变质、损毁。对存档馆库进行空气质量检测、明确馆库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以及浓度,是降低空气污染物对濒危档案危害的前提。降低空气中污染物的常用手段包括馆库外围设置结构性防尘装置、馆库内定期除尘、气相过滤、安装空气净化系统等,以上措施往往多种方式综合使用。其中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是气相过滤,他是利用一种或多种化学介质(活性炭、氧化铝等)有效吸收空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甲醛、臭氧等有害气体。

  馆库中的生物污染源主要来自档案害虫和霉菌。对存档库房严格执行卫生清扫管理制度、有效控制库房的温度(20±5°C)和湿度(<60%)都可以有效抑制虫害的发生和霉菌的繁殖。库房中的有害微生物主要是借助空气进行传播,国内部分大型档案馆引入了高效空气过滤器(内装0.3μm的醋酸纤维素),实验表明,过滤后的空气无菌度超过了99.97%,可以进一步降低濒危档案文献发生生物污染的概率。

  (二)管理层面的对策

  在管理层面上加强对濒危档案文献资料的保护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入手。宏观维度是在国家层面上为濒危档案文献资料的保护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撑、政策支持和标准化管理策略。微观维度则是从实际档案文献管理者的层面上对濒危档案实施个性化的保护措施。

  我国对于濒危档案文献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能做的、要做的还远远不够。从国家层面来看,未来应强化政策、法规的宏观指导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完善针对濒危档案文献保护的法律法规。198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于档案的管理和保护,但仍然存在不足,表现在对于档案文献的定义不清晰、可操作性不强、涵盖面不广、体系不健全等多个方面。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首次提出了要“鼓励和支持档案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对于在档案整理、保护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予以表彰。这对于档案保护的技术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如何鼓励、谁来表彰以及资金支持等各方面配套措施并无深入涉及。依法治国理念下,法制的缺失会导致档案文献的保护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相关法律、规章的完善可以对(濒危)档案的界定、分级、保护措施、保护原则、经费来源、人员权责、抢救办法等作出明确规定,将濒危档案文献的保护与抢救工作进一步深化、细化并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是制定濒危档案的长期保护策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层面上针对濒危档案文献的保护始于1996年由国家档案局牵头成立的“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委员会,由此开始对我国濒危的档案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性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2000年启动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建立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开始系统性加强对于濒危档案文献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在国家政策的主导下各地区随后也陆续跟进,启动了相关配套性工作,如广西2006年启动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旨在挖掘、抢救广西地区的濒危重点档案。各大档案馆、相关科研院所积极参与濒危档案的修复、保护技术研究。未来工作中应积极借鉴该模式在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长期保护策略,倡导各地区相关部门积极参与进来,制定、完善濒危档案文献保护体系的组织架构及发展规划。加强濒危档案文献资料保护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濒危档案的保护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通用标准。

  作为档案文献的具体管理者,各档案馆、博物馆需要根据所保管濒危档案的个体情况制定具体的保护策略。首先是制定并落实存档库房的巡检制度,加大对濒危档案文献的关注。档案文献的老化损毁是渐进过程,修复后的濒危档案仍旧存在出现新问题的概率,必要的巡检制度是提高濒危档案关注度的重要举措。其次是制定系统的应急预案。濒危档案保管、利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突发各类异常情况,直接或间接影响档案文献的耐久性。管理者应增强危机意识,分析各环节中存在的危险并据此制定科学严密的应急保护抢救预案,对其进行预防性保护。最后,可以针对重点保护的濒危档案文献提供特殊的管理方式,必要时建立“档案特藏室”,利用先进的设备对特别珍贵的濒危档案加以抢救并集中存放。

  四、结语

  档案文献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人类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承载的信息对于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具有巨大研究意义。对高史料价值的濒危档案文献进行保护,需要结合存档馆库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馆库的建设情况,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两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本文为进一步做好我国濒危档案文献资料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王玉珏,施玥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遗产保护政策体系研究[J].图书馆建设,2022(2):120-130.

  [2]吴宝康.论档案工作的意义及目前存在的问题[J].山西政报,1954(12):87-89.

  [3]冯惠玲.档案学概论[M].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

  [4]齐玲,高春禄,张洋铭.抢救濒危档案之我见[C]//中国档案学会.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2:47-48.

  [5]万秀萍.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J].兰台世界,2009(10):22-23.

  [6]马翀.试论濒危历史档案的界定及其划分标准[J].档案学通讯,2007(1):67-70.

  [7]熊贤礼.环境科学与文物保护[J].中国博物馆,2000,17(2):85-87,92.

  作者单位:烟台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