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 “合”力赋能档案事业取得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18 19:14:01被阅览数:187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凤华

  本报讯 今年以来,安徽省宣城市档案馆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在转型赋能上下功夫,在协作共享上做文章,在宣传精准上齐发力,为社会和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成效的利用服务,“合”力赋能档案事业取得新发展。

  为加快数智转型,市档案馆积极推动信息资源和数字利用能力建设,实现“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馆内永久和长期文书档案全部实现数字化、新接收进馆档案一并接收数字化副本,完成从“纸间”到“指尖”的转变。对劳动调配、知青安置等查档需求量较大的民生类档案优先进行数字化,形成了多个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通过建设全市档案信息化系统,有效整合资源,实现档案的在线“收、管、存、用”。积极探索数字档案馆应用场景,推动事业向“数字档案”“智慧档案”转型升级。深度开发资源,让资源建设与文化传播更加“接合”。

  与长三角地区部分市级档案馆加强联系,将异地查档申请受理拓展到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加强与市直立档单位档案室、县(区)综合档案馆的协作配合,畅通业务沟通渠道,推进管档用档紧密衔接。通过进一步完善内外协作共享机制,做到市外异地联动查档、市内整合利用,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坚持制度先行,大力优化利用流程,制定“热情接待、首问负责、即来即办、百查不厌”的服务标准,推行社保卡“一卡通”便民服务,统筹档案利用查阅和政府公开信息查询,提升服务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提升宣传质效上,市档案馆整合长三角红色档案素材,举办宣城红色档案展,推动红色档案走近群众、服务群众。结合宣城市红色老区的实际,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红色档案,并建立红色档案目录数据库。向“新”求“质”,做好本市范围内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等专题档案归集,充分挖掘有地域文化的城市档案和地方特色档案,让资源开发与精准宣传更加“契合”。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4月18日 总第4124期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