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的鲜活表达——以《档案里的中国——红旗渠就是纪念碑》文献纪录片为例

发布时间:2024-03-06 13:35:55被阅览数:311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文/朱桂玲 陈瑞

  2023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安阳的重要指示和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河南省档案馆、河南省安阳市档案馆、河南省林州市档案馆主动服务大局,在国家档案局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北京卫视推出文献纪录片《档案里的中国—红旗渠就是纪念碑》,生动诠释了“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民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该纪录片作为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档案里的中国”系列作品,为重大主题的创新表达作出了有益探索,一经推出,就引发强烈反响和观看热潮。截至11月15日,全网总阅读量(含播放量)近5000万次。

  化无形为有形,以具体物象诠释精神丰碑

  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该纪录片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红旗渠就是纪念碑”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挖掘档案中的鲜活事例,讲述真实生动的修渠往事,再现了党领导林县人民苦战十个春秋的艰辛历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尤其创新形式、活化利用,借助代表性的人、代表性的事、代表性的标志,生动解读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架起一座联通过去、直抵现在、展望未来的桥梁。

  1.以“碑”为主线串联,感知历史巨变

  “何以勒石为记,立传树碑?只为铭刻历史,砥砺未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林县人民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在红旗渠沿线建造了很多纪念碑。这些纪念碑无声地记录着刻骨铭心的苦难、坚持不懈的探索和战天斗地的热血。创作组巧妙地聚焦这一历史印记,在经过大量考证的基础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荒年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红英汇流纪念碑、红旗渠沿线纪念碑、责任界碑等为支点串联起整个主线,在碑与碑的演变中再现过往艰辛岁月、力论当下时代使命、砥砺不断奋进之志。

  2.以地标为轴推进,感知修渠往事

  一锤、一钎、一双手,30万林县人民苦干十载,生生在万仞壁立的太行山腰上开凿了一条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如何有效凸显在这漫长过程中如履薄冰的决策、巧夺天工的设计、劈山凿崖的较量,纪录片选取了一些关键而又为世人所熟知的地标进行连通,层层推进。比如,从“渠首”艰辛找水到“分水闸”通水庆典中群众响彻山谷的欢呼场面;从“鸻鹉崖”突破天险到“青年洞”再次开山架渠谱写新的奇迹;从“红英汇流”两韵一渠到“白家庄空心坝”河从坝上过、渠在水中游的和谐共生;从“盘阳村”举旗定向到“山碑”不朽红旗渠精神永远震撼人心,将熟悉的场景脉络化,更易感知红旗渠的气魄和伟大。

  3.以青春对话呼应,感知奋斗不止

  纪录片在红旗渠大道学校青春学子朗诵愚公移山的场景中拉开帷幕,又以红旗渠大道学校对未来更加美好的期望中结束,坚定的声音、蓬勃的面貌,无不昭示着红旗渠精神将引领一代又一代中国儿女奋勇前行。

  大量运用档案文献,还原真实生动的修渠往事

  十年修渠不仅孕育形成了红旗渠精神,还留下了上千卷弥足珍贵的档案资料。一直以来,红旗渠档案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许多光辉闪亮的历史记忆、触动人心的生动画面依然被深埋在档案中。纪录片用档案的独特视角铺陈篇章、精选细节、阐释精神,开辟了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的新路径。

  1.利用档案丰富且形式多样

  创作组通过梳理上千卷红旗渠专题档案,筛选出30多件体现决策、动员、勘测设计、施工管理、通水庆典、英模事迹等各个方面的档案,用档案内容勾勒出了十年修渠历程。纪录片在丰富的档案支撑下,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效果。在形式运用上,不仅有文书档案,还有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实物档案等,其中多件为首次公开。此外,还巧妙地利用个人档案、家庭档案打造了系列短视频《我最珍视的档案》作为纪录片的衍生产品和同步宣传产品,通过红旗渠总干渠通水时盛水的竹篓、“红旗渠号”专列首发的照片、特等劳模的奖状等,生动讲述了大量修渠过程中的鲜活故事,充分印证了红旗渠档案是学习传承红旗渠精神最珍贵鲜活的教材,是研究和弘扬红旗渠精神最基础性的文献。

  2.挖掘档案细腻且视角独特

  创作组十分注重挖掘和讲述档案中生动具体而又鲜为人知的事例。比如,为凸显领导工程建设的党员干部所承受的压力和责任,纪录片采用了档案《红旗渠大事记》中这样的一段描述:“十四点,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叮铃铃响起来,啊,原来是水利局副局长靳林年同志打来电话,说今天下午,杨贵书记和水利局的同志,要来工地确定渡槽的位置。”随之,纪录片讲述人围绕这个“啊”字说出了疑惑:“当年写下这件事的人,为什么要在日记中写一个‘啊’字?”在多份关于工程事故档案的佐证下,纪录片讲述人说道:“直到我们将所有的大事记翻看过后,心中才有了答案。在所有的大事记的记载中,电话机突然响起,很多时候是发生了严重的事故。当年写下这段文字的人,在得知只是领导要来而非事故后,也不免松了一口气。”可见,一个“啊”字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红旗渠修建的艰辛危险和党员干部日复一日的紧张状态,同时也体现了纪录片创作组的用心,在几十万字的《红旗渠大事记》、几千卷的红旗渠专题档案中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啊”字。而像这样细致地挖掘运用档案、以独特的视角呈现档案,在纪录片中比比皆是。在讲述林县、平顺两地群众关系时,纪录片选用了《关于最近林平关系的报告》中的一段记载,“对当地群众的病人,医生也亲自登门上户进行治疗,共治疗人数达441人。群众感激地说:‘柿树根,枣树根,林县平顺一家人,医生上门来看病,啥时也忘不了这个恩’,青草凹的张汉成老汉收到林县民工的3封慰问信后高兴地说道:‘我这么大年纪,就没人给我来过信,这一天收到3封信’”。正因为有了这些具体而又生动的档案故事,才让纪录片有了“活”的灵魂,让观众能够“跨越时空”感受鲜活而又生动的修渠景象,实现情感上的共鸣。

  3.档案前后佐证非孤立存在

  为了打造出科学严谨、高度还原历史的文献纪录片,创作组进行了反复推敲、认真核实,确保讲述的史实都有多件档案证、多个角度证。比如,为证实“引漳入林就是林县人民的根本大计”,纪录片选用了林县当年15个公社修建碑文的底稿,15份碑文虽内容不尽相同,但都有“引漳入林从根本上改变林县面貌”的表述;为证实引漳入林计划不仅只是为林县引入珍贵的水源,更是从整体出发构建了一整套系统工程,为林县人民的未来谋篇布局,纪录片选用了1960年《河南省新乡专区林县引漳入林灌溉红旗工程设计书》和1965年《杨贵同志在庆祝红旗渠通水典礼大会上的报告》相互映证。档案无声却有力,只有这真实的史料才能深刻地诠释出林县人民的渴望和倔强,才能形象解说出红旗渠何以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创新讲述风格,实现画中游故事讲档案证的艺术结合

  众所周知,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是国内首创并唯一拥有自主讲述类纪录片模式的品牌栏目,主持人戴着白手套进行揭秘性讲述的方式更是深入人心。为了使栏目与红旗渠的特色完美结合,在打造该片的过程中又实现了很多新的突破。

  1.沿渠实景讲述,在巧设悬念中层层推进

  在沿用“档案”栏目主持人在录影棚内讲述的方式的基础上,特邀红旗渠干部学院9位年轻教师沿渠而上进行探寻,在关键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前驻足考察,抛出疑问和悬念,随之依据档案内容进行解答,给观众以更好的思想启迪和心灵触动。比如,为展现咽喉工程青年洞修建的艰苦卓绝和智慧巧妙,在太行山巍峨险峻的画面中,讲述人乘船进入洞内,缓缓流动的渠水与坚硬如钢的石英砂岩壁瞬间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讲述人乘势抛出问题:“岩壁上这些大大小小的窗口是做什么用的呢?”随后在画面的定格中讲述人娓娓道来:“原来616米长的隧洞按现有速度至少要五六年时间才能凿通,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青年们在洞外壁上开凿出5个旁洞,把整个工程分割成六段,双向施工,并创造了三角炮、连环炮等爆破新技术,才得以使青年洞历经一年零五个月建成。”

  2.穿越时空对话,历史和现实相互交融

  一方面,邀请多位修渠亲历者讲述当年的故事,比如在再现总干渠通水庆典现场观礼群众漫山遍野看不到尽头的壮观场景时,跟随拍摄红旗渠修建十年的《河南日报》记者、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摄影)获得者魏德忠在鲐背之年依然难掩激动和震撼。另一方面,注重选用档案中的人物话语,采用当事人第一视角与观者直接对话,通过盘阳会议中杨贵关于把工程改名为红旗渠的介绍、决心书中青年们热血沸腾的誓言、《干部深入开展五同工作搞得汤水不漏》报告中东姚公社支部书记刘老二关于“五同”工作经验的分享等,使渠上时光、洞中岁月更加真实可触、直抵人心。此外,纪录片的结尾展现了当代有关红旗渠精神的雕塑、标语、标识等城市景观,彰显着在红旗渠精神的引领和红旗渠水的孕育下,林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用“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的创业曲,接续谱写着红色源流和传承的故事。

  唯有接续努力,才是对精神最好的传承,红旗渠的档案故事还远没有结束,国家重点档案开发项目“红旗渠档案系列开发”还将继续深耕红旗渠档案,编纂出版《红旗渠档案史料选编》系列著作,为红旗渠精神的弘扬和红色基因的传承注入鲜活力与持久力,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谱写绚丽的篇章!

  作者单位:河南省档案馆

  责任编辑: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