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档案抢救修复规范第4部分:修复操作指南》标准解读

发布时间:2024-02-23 14:33:08被阅览数:532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文/李冰  秦睿

  近年来,随着现代修复理念的发展和传统技艺与科技手段的融合,纸质档案修复逐渐由经验修复向科学修复转变,但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仍存在档案修复工作规范程度、修复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纸质档案的抢救工作流程、更好地满足纸质档案修复工作的实际需求,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与中央档案馆档案资料保护部共同对档案行业标准《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第4部分:修复操作指南》(DA/Z64.4—2018)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将其转化为国家标准《纸质档案抢救修复规范第4部分:修复操作指南》(GB/Z42468.4—2023,以下简称《修复操作指南》)。《修复操作指南》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3年3月17日发布,自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制定背景与意义

  在纸质文献保护修复方面,国内已先后发布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GB/T21712—2008)、《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WW/T0025—2010)、《馆藏纸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WW/T0026—2010)、《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WW/T0027—2010)等标准。然而,档案修复与古籍修复在修复理念以及字迹保护、装订方式等修复方法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前文所述标准形成年代较早,修复技术已有更新,因此需制定专门适用于档案修复的标准规范。

  《修复操作指南》是针对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工作总体流程的指导性规范,对于规范纸质档案修复流程与操作、确保纸质档案修复质量、避免由于不当修复对纸质档案造成二次破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制定该标准,目的是帮助修复人员在纸质档案修复工作中厘清修复工作思路、明确主要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并提供关键技术方法作为参考,使其更好地发挥指导和规范作用。《修复操作指南》作为指导档案修复工作的标准规范,填补了档案修复在国家标准建设方面的空白,为实现档案保护修复工作科学化管理奠定基础,为推动档案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编制依据

  《修复操作指南》根据《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1—2020)要求编写,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20要求,编制内容符合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逻辑框架完整。引用该系列标准的前3部分《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第1部分:破损等级的划分》(GB/T42468.1—2023)、《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第2部分:档案保存状况的调查》(GB/T42468.2—2023)、《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第3部分:修复质量要求》(GB/T42468.3—2023),更加体现了该系列标准的关联性与协调性。同时,将《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18894)、《信息与文献纸张上书写、打印和复印字迹的耐久性和耐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GB/T32004—2015)、《纸张脱酸工艺的有效性》(ISO/TS18344)等多项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作为编制依据,使得《修复操作指南》内容更加详实充分、更具有严谨性。

  标准主要内容

  《修复操作指南》在档案行业标准DA/Z64.4—2018的基础上,对标准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从修复理念、工作流程、技术方法3个层面,对纸质档案修复工作进行全流程规范和指导,主要包括纸质档案普遍发生的破损情况所涉及的常规修复方法,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及其他纸质档案保存机构的纸质档案修复工作。

  1.调整适用范围与相关术语,提高标准系统性、科学性

  (1)调整“范围”表述

  《修复操作指南》在“范围”中指出:“本文件确立了纸质档案修复的原则、基本准则,以及修复前准备、修复实施和修复后工作的修复流程,描述了修复方法。”相较于档案行业标准DA/Z64.4—2018,更加明确了标准的编写逻辑和主要内容。同时在该标准的适用对象上也采用“其他纸质档案保存机构”这一简明表述,即纸质档案保存机构均可参照该标准开展修复工作,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2)删减“术语和定义”部分条目

  《修复操作指南》中条目“3术语和定义”部分未定义“纸质档案”“字迹”“霉变”“粘连”等在国家标准《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的第1部分~第3部分(GB/T42468.1—2023、GB/T42468.2—2023、GB/T42468.3—2023)之中已有的术语,并改为以规范性引用的方式进行界定,体现了《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系列标准之间的系统性、协调性和科学性。

  2.完善修复流程、提升标准规范性、合理性

  (1)调整修复流程

  在《修复操作指南》的修复流程中,增加了“除尘”步骤及方法,并将“修复后拍照”调整到“验收和质量评估”步骤之前,使档案修复流程更加科学合理、完整全面。

  在《修复操作指南》条目“6修复”中增加“6.2除尘”步骤及相应操作方法。近年来,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档案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日常工作环境与档案保存条件均有所改善,但档案库房环境中仍不可避免会积累一些灰尘。这些灰尘颗粒常常附着霉菌孢子,若不先去除档案载体上的污垢就直接修复,档案的质量及寿命将大打折扣。因此,除尘作为纸质档案修复的最基本步骤不可或缺,并且应在字迹加固、脱酸、纸张加固等修复步骤之前开展,以达到更佳的修复效果。

  将“修复后拍照”这一步骤调整到“验收和质量评估”之前。纸质档案修复完成后,宜先对其进行拍照,及时记录修复后的效果,再根据不同单位的要求请相关专家或负责人对修复后档案进行验收和评估。调整后的条目顺序更贴合实际工作要求。

  (2)进一步明确“脱酸”基本准则

  第一,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建议“纸张pH小于6.0”的档案宜进行脱酸,GB/T42468.1—2023中规定档案纸张pH小于6.0时是中度破损或严重破损,对于中度破损或严重破损的档案应及时进行脱酸处理,以免纸张纤维素酸性水解反应持续加强,同时纸张酸性继续加强,导致档案发生更为严重的老化现象,与此同时也体现了该系列标准之间的协调性。

  第二,在宜进行脱酸的档案中排除了“晒图蓝纸、双面有光纸等涂布纸”。由于晒图纸的特性,其纸张必须呈酸性,因此不能进行脱酸,若强行脱酸会生成带色的氢氧化物沉淀,改变档案原貌,有违档案修复原则;双面有光纸等涂布纸在脱酸过程中可能会使造纸过程中添加的特殊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字迹洇化或扩散。因此,为保证脱酸操作的安全性,应强调对于某些涂布纸档案在脱酸前需进行特殊处理。

  第三,脱酸后的纸张应保证在纸张中能够保留足够的碱储量,以尽可能中和后续可能生成或接触的酸性物质,延缓档案的酸化。而ISO/TS18344中对碱储量有明确的规定,因此采用规范性引用ISO/TS18344标准,增强了该标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3)删除部分方法、试剂和工具等

  《修复操作指南》未采用用于去污的“氧化法”。“氧化法”在实际修复工作中存在使用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故而不推荐使用这种方法。此外,相较于DA/Z64.4—2018,删除了“汽油”“熨斗”等存在安全隐患的修复试剂和工具,以保证该标准中所列方法、试剂、工具等均是经过修复工作长期检验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合理性。

  3.突出重点方法,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

  (1)简化“检测分析”步骤

  “检测分析”是使用相应试剂、材料、设备等对档案修复前的纸张和字迹基本情况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与DA/Z64.4—2018中的“分析测试”相对应,采用“检测分析”一词表述更为准确。“检测分析”主要包括“纸张pH测定”和“字迹溶解性测试”两项内容,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具体的检测分析步骤,避免引起歧义。该标准的重点在于规范修复主要流程和具体方法,此处的简化处理更加体现了标准内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细化“平整干燥”的具体方法

  《修复操作指南》给出了“平整干燥”的方法,详细表述了包括“夹吸水纸撤潮压干”“上墙挣平干燥”“加热压干”“晾干”“局部压干”5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一方面,针对不同实际工作情况为修复人员提供了相应的可供选择的干燥方法;另一方面,与“揭粘”“去污”“脱酸”等步骤在结构上保持一致,体现了标准制定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相较于档案行业标准DA/Z64.4—2018中“平整干燥”条目,明确了该步骤的具体方法,在实际修复工作中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参照性。

  (3)明确拍照工作的具体要求

  《修复操作指南》对于修复前、后档案的拍照工作进行了明确,建议对重要、特殊、有代表性的档案进行修复前后拍照,同时修复关键环节或步骤也需进行拍照。既突出重点,又可避免统一全部拍照造成的浪费,更便于实际操作。

  (4)增加部分流程的可操作空间

  该标准将给出的修复流程及操作方法所涉及的具体时间、长度等要求设置为区间范围要求,如“脱酸”中的“浸泡法”条目规定“浸泡约20min~30min”,“整理装订”条目中将修复后档案多余废边的裁切尺寸规定为“让出1mm~2mm”。便于修复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自由裁量,增强了规范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吕晓芳,张美芳,黄丽华.《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第4部分:修复操作指南》解读[J].中国档案,2019(6).

  [2]郑丽新,陈炳铨,施文正.纸质档案去酸引起纸张色变问题浅析—以浙江省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修复项目纸张样本为例[J].浙江档案,2021(9).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中央档案馆

  责任编辑:黄佳音